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东临黄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小桥流水的江南水色,有精巧雅致的古典园林,有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有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寝,有历史悠久的千年名刹,景色优美,人文丰富,是旅游的好去处。

王石古墓

王石古墓

在虞山南麓程家桥(二条桥),环山公路南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石谷(1632-1717年),名??,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因晚年主持绘制《南巡图》,康熙帝赐书“山水清晖”,又自号清晖山人。为清初著名山水画家,虞山画派创始人。出生在常熟四代书画世家,自幼喜画山水,童年师从常熟山水画家张坷,专仿黄公望画。清顺治八年(1651年),太仓名画家王鉴在常熟见到二十岁的王石谷所画山水扇面,极为赞赏,收其为弟子,领回太仓悉心指导其临写书法及历代画迹稿本。 后王鉴外行,又将其引荐给太仓名画家王时敏作弟子。王时敏带王石谷游历山川,并将已藏和各地藏家的宋元名家秘本供其博览临摹。在“二王”的指授下,王石谷画技大进,功力渐深;四十岁后展示出个人独特画风;五十岁后,取南北二宗百家之长冶为一炉,技法丰富精湛,成为画界公认的巨擘,被尊为全国一代“画圣”、“百年以来第一人”(清周亮工赞语)。后人将其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四王”,合吴历、恽寿平为“清六家”。

了解更多>>

王绍鏊故居

王绍鏊故居

自崇本堂向东行百米左右,就是留耕堂。
留耕堂占地十徐亩,堂内屋宇鳞次栉比,内宅兜抄曲折,有东、西、中三条陪弄进出,游人至此大有“侯门深如海”之感。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的王绍鏊,早年就生活在这里。现辟出一楼作为同里历史文物陈列室。
王绍鏊,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生于同里。因受康梁维新思想影响,他年仅十岁就写出《变法论》,提出“世无百年不变之法”的口号。
辛亥革命爆发后,王绍鏊参加章太炎等人组织的中华民国联合会,开始其政党活动生涯。不久,他参加第一届国会议员竞选,当选为众议院议员。1913年,他到上海参加反袁护法斗争。“四一二”政变后,他结识了共产党人黄申芗,并于193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抗战期间,王绍鏊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组织苏南地区的武装抗日活动,参加太湖游击队的组织领导工作。三十年代末,他一度去香港,受潘汉年直接领导,经常来往于敌伪上层,出生人死,为党承担繁重和艰险的任务。抗战胜利后,他又投人如火如荼的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叙伦等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绍鏊先后担任过财政部副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等职。但“文革”动乱之中,王绍鏊蒙受不白之冤,受到不公正待遇,197O年3月含恨病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绍鏊一生都以这两句话鞭策自己,今天当人们走进留耕堂,缅怀王绍鏊的时候,他的爱国精神依然给人感染,催人奋进。

了解更多>>

王安石故居半山园

王安石故居半山园

王安石(1020—1086)生在江西,却与金陵有着不解之缘。他在金陵度过青年时代后,又来此两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后生活了20年,逝世后葬于钟山脚下。1076年,56岁的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不久,与保守派发生争端,遂于是年10月复求罢相,赵顼应允,给王安石一个“判江宁府”的官衔。回到金陵后,王一直没去衙门视事,第二年六月辞官,在城东门到钟山途中的白塔为自己建造了这所居室。因主塘距江宁城东门7里,距钟山主峰也是7里,所谓半途上处,故将居室命名为半山园。在园内,王安石结交了许多高逸之友,包括米芾、李公麟、欧阳修和苏东坡等。有一次苏东坡乘船经过金陵,王安石特地骑着驴子,穿着粗布服到江边去迎接。苏东坡也不冠而敬揖,日:“轼今日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笑着说:“礼岂为我辈设哉1既而两人说佛吟诗,王安石还邀请苏东坡同游钟山,并各自赋诗纪游。可见两个人政见虽不同,但私交和诗文之谊还是非常深厚的。王安石的文章峭拔深刻,卓然自成一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他的诗词,也“与众颇异。要之渊源风雅,洗削浮华,可谓无邪者也。”经粗略统计,他有关南京的诗词作品达三百首左右。1084年,王安石得了一场大病,神宗派国医到江宁府给他治玻病好以后,他上书皇帝请求以自己的住宅改建寺院,神宗赐额“报宁排夺”,又称半山寺。明代亮山国划入皇宫禁地范围内,清道光时两江总督陶澍在半山国故址重建半山寺。咸丰时被毁,同治九年(187年)重建,宣统时重修。

了解更多>>

汪精卫旧居

汪精卫旧居

汪精卫旧居在西康路46号(原颐和路34号),原为褚民谊居所。汪精卫(1883—1944年),名兆铭,字季亲,号精卫,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广东三水。历任南京日伪时期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主席等职。

原颐和路34号建于1936年10月,是原汪伪行政院副院长褚民谊为表忠心献给汪精卫。占地2.3143亩,约1542.8平方米,建有一幢富丽堂皇的西式三层35间洋楼和西式平房10间,汽车房2间等,共计有8幢49间,房屋面积为1218.2平方米。

了解更多>>

万盛米行

万盛米行

从沈宅出来,沿西汇上塘街东行,到南市下塘街向南,就到万盛米行了。这里因叶圣陶的小说名篇《多收了三五斗》而闻名。内陈列有稻作农具、加工谷米的明式器具,集江南农具之大全。

了解更多>>

万亩荷花荡

万亩荷花荡

相传高邮湖本不是湖,而是一繁华都市。明末清初的一个深夜,这座千年古城化为茫茫高邮湖,在湖东岸又诞生一座高邮城。一代文豪苏东坡曾与佛印和尚泛舟湖上,诗兴大发,留下了“酒沽横荡桥头月,茶煮青山庙后泉”的千古佳句。“横荡桥”就是现在的横桥老街,因一河横贯于东西两荡之间,河上有座木桥而得名。老街东南有一座大土墩,郁郁青青,人称青山。旁边有座庙宇,名为“青山寺”。青山寺在唐宋时期香火兴旺,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南有金山,北有青山”之说。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也曾亲临此地。
在金湖举办荷花艺术节之前,这里就有著名的“荷荡十景”。“海市蜃楼”云蒸霞蔚,远望云水之间,一座古城矗立,亭台楼阁隐约可见;“甓社珠光”是湖上奇景,于如墨的夜色中,湖中突显一匾大湖蚌,硕大珍珠光茫四射;“临湖听涛”,荷花荡由数十公里的联圩大堤所环绕,夏秋季节湖水猛涨,如万马嘶鸣号角连营;还有“水天一色”、“东湖观日”、“南湖渔帆”、“西湖晚霞”、“渔歌唱晚”、“绿洲仙岛”、“临湖赏月”……
金湖决定举办首届荷花艺术节,又在万亩荷花荡添置许多浑然一体的景点:大风车旋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百荷园是世界各地各种荷花的集大成者,咏荷碑廊倍添大自然中的人文气息,荷花仙子冰清玉洁意欲飞天,更有水上的茶楼、亭桥汊河、古寺佛光……
融入荷花荡———融入绿色,融入自然。荷花荡愧煞一切亭台水榭。

了解更多>>

万景山庄

万景山庄

万景山庄位于“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山东南麓。这里原来是东山庙遗址,是1982年建成开放的一座仿古建筑园林,为荟萃苏派盆景精华的专业盆景园,盆景之多列苏州市各园之冠。所谓盆景,一盆一个景,又因其建筑高低错落,属山庄类型,故以万景山庄为园名。 进虎丘大门,过海涌桥沿环山路东行百米即至。山庄面积24亩,面临碧波涟漪的环山河,背倚起伏的岗岭。庄内假山瀑布,松林小溪,环境幽雅;堂轩亭阁,回廊曲径,错落有致。和上山道西侧的拥翠山庄一样,万景山庄将自然景观与仿古建筑融为一体,成为虎丘风景区中又一个园中园,为虎丘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

了解更多>>

万佛石塔

万佛石塔

万佛石塔,原名禅师塔,坐落在江苏吴县市镇湖西华装饰的西泾村(西京村)。它面对太湖,隔湖与光福窑上山相望。坚固耐用太湖水患多,而塔是佛的象征,佛是威力无比的化身,为了消灾镇邪,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始建该塔,作为镇湖之物。
  
在明朝成化年间,高僧昕乚将塔进行了洗刷整修。由重建至今,已经历了692年的风风雨雨了。
  
塔由石灰石石块砌成,作单层造。塔体外方内圆,造型简洁,比例适度,坚固朴实。它既不同于汉族传统的楼阁式宝塔,也不同于元代盛行的由印度传入我国的喇嘛塔(瓶型塔),可谓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塔原坐落在江南名刹秀峰附近,坐北朝南,通高11.2米,分台基、塔身、塔刹三大部分。塔朝南辟一近似火焰的塔门,门高2.1米,阔0.72米,正面额上刻有“古塔重兴”四个大字,东西两面均刻有“阿弥陀佛”四字。塔门两侧镌有楹联一副,上联是“造塔功德愿众生”,下联为“发菩提心同成佛道”。塔室似圆形井壁,上小下宽。底部直径2.14米,顶部直径1.65米,壁高3.75米,下部设有0.74米高的须弥座。须弥座正中束腰处有修塔题记:“澄觉精舍记”字样,为考证建造年代提供了线索,左侧刻有“吴门石匠吴德谦昆仲造”,右侧刻“院道者志园同共斡缘”,上枭部饰有“惹草如意头饰”。
  
须弥座上环筑十层武康石块,并刻满一排排浮雕小佛像。佛像高4.5厘米,宽3.5厘米,仅鸡蛋大小,一个个衣冠清晰,五官可辨,结跏趺坐在莲座上。这些小佛像每排平均有180尊,共60排,计10800尊,“万佛宝塔”名称由此而来。正对塔门有一尊高约30厘米,宽20厘米的佛像,它虽不算在,但在这里却是群龙之首,此像为佛祖释迦牟尼,以示万佛端坐恭听佛祖在讲经说法。塔刹是一个石雕葫芦状花瓶,宝珠结顶,下设覆莲、相轮和四角起翘的佛龛,佛龛四周的壸门各镌刻一尊坐佛,安放在由八层宽窄不等的石块所组成的刹台上。
  
据说,元代大书法家、湖州刺史赵孟頫见了这些佛像后赞不绝口,欣然挥笔题写“万佛宝塔”四字。

了解更多>>

万佛古塔

万佛古塔

坐落在吴县镇湖,建干元大德十年(1306年)。石塔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其形既不同于我国传统的楼宝塔,也不同于从印度开始传人我国的瓶形塔(喇嘛塔)。因塔内雕刻着万佛像而得名。
塔呈四方形,高8.5米,都用青石砌成。全塔佛像均为浮雕,全刻有莲花托,衣襟面目尤为清新。可惜过去有人崇尚迷信,以为万佛神灵,取其头煮汤,能治百病,致使很多小佛像,有身无首。
塔前还有一幢平房,墙内嵌有著名书法家赵子昂题“万佛宝塔”碑石一块。元朝宝塔在江苏极为少见,因此万佛宝塔便显得更为珍贵了。

了解更多>>

宛山塔

宛山塔

宛山塔在锡山市宛山上,为明朝建造。宛山塔实心,塔身用不规则石块砌成,用石灰糯米计拌砂浆灌缝,非常坚固。平面呈六角形,5层,每层有石凿的腰檐。塔身上下无一门,亦未凿成假门形式,只在西南面的第三、第五两层及南面的第五层壁上凿有佛像。塔南面的第三层壁上嵌有“大明嘉靖二十六年了未正月吉旦顾与清率男六栋孙男贵寿同建造”的石刻。此塔外形简朴,很像一根大石柱,矗立于宛山之巅,二三十里外都可看到。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