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东临黄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小桥流水的江南水色,有精巧雅致的古典园林,有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有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寝,有历史悠久的千年名刹,景色优美,人文丰富,是旅游的好去处。

支那内学院

支那内学院

支那内学院是依托于金陵刻经处的佛学院,由欧阳竟无等人于1922年南京创立。1924年支那内学院创办《内学》年刊,是中国最早的纯佛学学术刊物。

了解更多>>

郑和公园

郑和公园

郑和公园,在滇池南岸晋宁县昆阳镇的月山,距昆明60公里。原名月山公园,因昆阳是郑和故里,其父马哈只墓又在月山上,故于1979年改为今名。250余亩林园中,松林,柏林,果林郁郁葱葱;登高远望,景象开阔。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公元1371年生于昆阳。郑和的祖父与父亲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他幼小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闻。明初,入宫做宦官,后在北京服侍燕王。在燕王朱棣起兵与建文帝朱允争夺帝位的斗争中有功,成为明成祖身旁要人。明成祖派郑和带队,以景弘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62艘,远航西洋。他们于1405年从苏州刘家港(今太仓东浏河镇)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苏门达腊、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至1407年返国。以后又于1408──1411年、1413──1415年、1417──1419年、1421──1422年、1403──1433年出海远航,前后28年,7次远航,历30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所乘的船只,最大的长约148米宽约60米,可容1000人。这些航行比西方的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行早半世纪以上,舰队的规模与船只之大,都远远超过了他们。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丝绸、瓷器、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的特产,“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不可计量)”。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派使者随船来到中国,促进了国际间的交往。

了解更多>>

震泽

震泽

镇内名胜古迹众多,方志上记载震泽有八大景观:即慈云夕照、飞阁风帆、复古桃源、虹桥晓眺、张墩怀古、普济钟声、康庄别墅、范蠡台。 但在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中,最为古老,最具影响的是慈云寺塔、师俭堂、王锡阐墓等,并已列入省重点保护古迹,另有吴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禹迹桥,思范桥、致德堂等13处。

了解更多>>

珍珠河

珍珠河

珍珠河位于南京城内,北通玄武湖,南至浮桥与内秦淮河相接。传说南朝时期,陈后主陈叔宝携妃子们在河上泛舟游乐,宠妃张丽华佩戴的一颗珍珠掉入河中,陈后主派人打捞,没有收获,便下令抽干河水,最后也没有寻到,只弄得河里许多珠蚌因缺水干涸而死,“珍珠河”便由此得名。珍珠河上珍珠桥,因1931年九一八事变学生举行爱国游行示威曾发生珍珠桥事件。

了解更多>>

招隐寺

招隐寺

招隐寺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32)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原为戴顒私宅戴公仙逝后其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遂名招隐寺。唐宋以来寺庙几经兴废。太平天国时期毁...

了解更多>>

张云鹏故居

张云鹏故居

张云鹏故居为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仓巷69号的一处近代民居建筑群,建于清末民初,主人张云鹏为民国时期镇江的著名中医和收藏家,现仍为其后人居住。

了解更多>>

云泉山庄

云泉山庄

云泉山庄是集餐饮、住宿、会议、商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涉外四星级旅游饭店。地处古彭城徐州风景秀丽的云龙湖畔,云龙山南麓,泰山和泉山自然保护区之间,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政务接待、商务洽谈、旅游度假、举办会议的首选之处。山庄占地约5万平方米,为中国园林式建筑,古色古香。店内树茂竹秀,绿坪如茵,景致典雅秀丽。深厚的人文底蕴、凝练的园林精华、卓绝的生活品味在这里悄然融合,深深浸润中西文化的不尽韵味

了解更多>>

越城桥

越城桥

越城桥位于市郊石湖东北岸,跨北越来溪,西距行春桥数十米,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桥位于石湖风景区,登桥远眺,湖光山色,田野村舍,别饶情趣。 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元至正,明永乐、成化,清康熙、乾隆和道光年间均有整修之举。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为一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全长33.2米,净跨9.5米,矢高4.8米,中宽3.6米,花岗石砌筑。 明柱镌有联句,北面是“碧草平湖青山一画”,“ 波光万顷月色千秋”;南面是“一堤杨柳影接行”,“十里荷花香连水”。 因年久失修,桥身倾斜,后又被过往船只碰撞,部分拱券石脱落,明柱断裂,出现险情。1993年又重新修建并照原样修复一新。

了解更多>>

袁枚藤

袁枚藤

随园仙吏剧风流,        写作又凫旧时游。        吏解钞书官荷锸,        古藤蔓作两蛟虬。   这是清代诗人吴少槎,面对大诗人袁枚亲手栽植在沭阳县衙院内的紫藤树而写下的诗句。这株袁枚手植藤, 距今已近300年,仍然生机勃发地立在沭阳县政府院内。   藤树根部约五尺粗细,攀缘古槐而上,一条条藤蔓犹如盘龙绕梁,十分壮观。每当大地回春、紫燕剪柳时节,整个紫藤嫩叶吐翠,繁花盛开,翠绿葱茏的藤条摇曳于微风中,犹如一片紫色的云雾,又似一把绿色的大伞,给人以旺发而雅致的感觉。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