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的名胜古迹很多,有岳阳楼、洞庭湖、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炎帝陵、天心阁、凤凰古城、桔子洲、韶山毛泽东故居、新民学会旧址、清水塘革命纪念馆、自修大学旧址、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刘少奇同志故居、杨开慧同志故居、雷锋纪念馆等,另有衡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6月-10月是去湖南自驾游的最佳时间。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又有“芙蓉国”之称。

白水洞瀑布

白水洞瀑布

白水洞瀑布地处丹口镇境内,距县城20公里,一溪流自枧头山断崖壁处倾泻直下,形成宽3米,高130米的飞瀑,在云雾岭举目眺望,有如一条轻盈的垂帘素绢,故有“白水悬练”之称。
特 色: 举目眺望,有如一条轻盈的垂帘素绢,故有“白水悬练”之称。

了解更多>>

白水洞

白水洞

白水洞在县城北部十二公里处的高桥乡境内。白水洞并非山洞,而是一处峡谷风景胜地的总称。峡谷纵深10公里,风景奇特,山峰秀丽,悬崖峭壁,飞瀑流泉,野花满谷,绿树成林,还有深奥莫测的地下溶洞,绿水环抱的高峡平湖,一线天的险景,凌空屹立的美女梳妆台。
据新邵县地名录记载:洞内有铸铁亭,片石庵、吸潮岩、寒碧寺、滴水岩、银涛峡、瀑布泉、镜石、落雁池等,号称白水十景。
南有桃花庵,相传宋代有异僧居此,遍种桃花,历为名胜。白水洞幽深秀雅,丽质天成,水质清冽,风光宜人。

了解更多>>

白沙井

白沙井

江南名泉之一。位于市区贺龙体育场附近的白沙街东,天心阁下。是长沙第一泉,也是江南名泉之一。其井口用大理石砌成,长约67厘米,宽仅33厘米,井口东侧竖有“白沙古井”石碑。泉水清澈,杂质极少,水味甘美,无论冬夏,泉水不溢不竭,随舀随涨,始终保持同样深度。又经地下网纹红土及沙砾无数次过滤,水质特佳。此井虽小,却古今载誉,远近闻名,据清《一统志》载“在县东南二里,广仅尺许,最为甘冽,汲久不竭”。自明清以来,均有石刻,誉为长沙第一井。旧时沙水被挑着沿街叫卖。原只一眼,出水较急,明末水分二眼,出势渐缓,现经过多次修整,扩为四眼。旧时,井旁有一龙王庙,庙中有一幅对联: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说明泉水清澈纯净无比。用它沏茶称“沙水茶”,味浓香冽。长沙名酒“白沙液”,就是用此水酿成的。

了解更多>>

白面石

白面石

白面石:是一巨大花岗岩转石,直立于高山坡上,高45米,最宽处30余米,略向前倾,上窄下宽,呈三角形状,该石因表面呈多条白带,如脸施粉,故得名“白面石”。
特 色: 奇石怪状,可为一观.
游玩线路: 游栗木桥景区,观龙王宫、听法海龟、壮士石、枫林瀑布、木石缘、补天遗石等景点。游船底窝景区,观琼台泄玉、中流砥柱等景点或车赴七星岭,游七星岭景区,看陈真人庙、高山草原等景点。周末晚上还可自由参加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篝火晚会

了解更多>>

白鹿寺

白鹿寺

位于益阳市白鹿公园,创建于唐元和年间,相传裴休曾在此讲经说法,有白鹿衔花出来聆听,故名。

了解更多>>

白龙井

白龙井

位于冲凤峪南口,据传谢公外甥白龙居此。每年三月,白龙激风播雨归省谢公。古迹白龙井,井水清澈,大旱不涸。每年清明节前后,白龙激风播雨,飞上黄山主峰的谢公庙里,为舅父谢公的金身洗涤尘垢。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就泉砌井,深10多米,底装一块石钱,现砖犹在。

了解更多>>

白鹤泉

白鹤泉

湖南长沙麓山寺后,古树环抱,有泉从石罅中溢出,冬夏不涸,清洌甘甜,清澈透明。白鹤泉有“麓山第一芳润”之称。相传古时候曾有一对仙鹤常飞至此因而取名白鹤泉,有趣的是以泉水煮沸沏茶,蒸腾的热气盘旋干杯口,酷似白鹤。曾有寺僧砌石为井如鹤形,刻“白鹤泉”三字于崖上,并建有一石碑。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粮道夏献云在泉上建亭,抗战时被毁,解放后又新建一亭,碧瓦朱栏,颇见风雅。现泉侧建有茶室,用清冽的白鹤泉水沏茶,供游客品尝。交通提示:长沙市市区内可搭乘以下公交车次到达景区: 106路

了解更多>>

八音岩

八音岩

崀山,丹霞地貌与卡斯特溶洞群相衬托,同原始次森林相点缀。其中水庙的“八音岩”,有8层12殿,全长1850米,可同时容纳一万人进宫游览。洞内有一奇特“石琴”,高约10米,用木棍轻敲,可奏出“1、2、3、4、5、第八种音调,余音袅袅,悦耳动听。
特 色: 洞内有一奇特“石琴”,高约10米,用木棍轻敲,可奏出“1、2、3、4、5、第八种音调,余音袅袅,悦耳动听。

了解更多>>

八十垱遗址

八十垱遗址

八十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夹河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属彭头山文化时期,年代距今8500~7500年。遗址内发现有环绕聚落的围墙和围壕,整体呈南北向,南北长210米。遗址内还发现有大量的居住房址,建筑形式以干栏式为主。遗址内发现了大量完整形态的稻谷、稻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为科学完整地认识“古栽培稻”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群体特征与地位,认识原始农业的真实面貌与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特 色: 是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彭头山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聚落形态的起源、发展及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更多>>

八面山

八面山

八面山,坐落在湖南省桂东县西部,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当你走进这座巍峨大山,你就走进了原始、古朴、自然的美丽画卷。随意按下相机快门,就会摄下一幅幅精美的瞬间。
八面山是以纵谷脊岭为主的中山地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主峰为2043米。高山耸峙,气势雄伟,层峦叠嶂,林海苍茫,以“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而闻名。正如清代桂东知县洪钟的诗《过八面山》描述的那样:“峭壁万仞鬼斧劈,鸟道飞悬不盈尺。驱走怪石开鸿蒙,奇幼天生倚空碧。一峰未过一峰横,上天入渊心担惊。饥鹰掠人昼厉吻,哀猿啸侣夜深鸣。平生游历境不到,疑汝凿开混沌窍。胸中五岳森峥嵘,对此何能夸奇奥。百里雷封万笏山,青骢黄绶白云间。但愿五都厚风俗,人心人面莫与此山竟孱颜。”八面山的惊、险、奇由此可见一斑。
八面山除了千年古道有华山之险外,千年铁杉亦有黄山之秀,石笋千姿百态,更有张家界之奇。山顶草场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宛若仙境。山谷中,许多滩流和叠瀑渐次由高处奔流而下,水汽蒸腾,令人神清气爽。春季,杜鹃花漫山遍野,竞相绽放。绵延数里杜鹃长廊,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相思鸟啁啾其间,唱不完的相思情深;夏季,山顶的柳叶箸草丛翠绿如茵,柔软如毯;秋季,绚烂浓艳的红叶在山谷中汹涌弥漫,绿叶似碧玉镶嵌其间,随处可见的荔枝、草莓等各种野果,伸手可及,令人垂涎;冬季,玉树琼枝,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呈现一派冰雕玉砌的景象。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