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的名胜古迹很多,有岳阳楼、洞庭湖、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炎帝陵、天心阁、凤凰古城、桔子洲、韶山毛泽东故居、新民学会旧址、清水塘革命纪念馆、自修大学旧址、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刘少奇同志故居、杨开慧同志故居、雷锋纪念馆等,另有衡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6月-10月是去湖南自驾游的最佳时间。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又有“芙蓉国”之称。

城南无底洞

城南无底洞

城南无底洞座落在邵阳市郊区檀江乡曾新村。从洞口入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连环洞,一个洞口进去,数个洞穴相连,有金鸡洞、雄鹰洞、迎宾洞、水帘洞、蟠桃洞。最大的岩洞可容纳数百人,最窄处公可一人侧身而过。往前迈行,又出现一个神奇洞,各种钟乳石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再前持不远,便闻流水潺潺,叮铛作响,如鸣环佩,悦耳动听,循声寻去,转过一道石壁,只见一条河出现在人们面前,河水清澈、鲜亮,缓缓地从岩石中流过,从石壁上落下。鱼虾在水中荡游。

了解更多>>

城南公园

城南公园

城南公园位于邵阳古城区之南,占地区10.76万平方米。1955年秋始建。公园位置适中,环境条件好,园内绿化覆盖率70%,活动场景宽,设施较完善。园内主要景观均为人造的娱乐性设施,有儿童乐园、旱冰场、风雅楼茶室等建筑,配植物造景的喷池花坛群、环园道,点缀着凉亭、躺椅,还有占总面积50%的尚未开发利用的自然型乔灌木丘地,是一处以儿童游乐为主,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爱好的人们憩养、娱乐的场所。

了解更多>>

陈真人庙

陈真人庙

陈真人庙位于湘东第一高峰的七星岭景区,海拔1430米,原名狮子岩,始建于明代初期,1984年被毁,开园时又在原址上重建。是又三面墙和一个石洞组合而成,陈真人就坐立与洞中,祖籍大光洞人氏,以裁缝兼医为业,行善积德。他经常上山采药炼丹,暮宿洞岩,日渐异常,从此很少下山行艺,对地方故方言曰:要在此修庙成佛,不久食欲速减并能神奇般为人治病,被誉为“石观音”显应四方,不久便闭目座立于洞中。这消息传闻去,皇上派钦差专探,即数封为昭显真人,当地百姓纷纷投资献物,用花岗石建成此苗至今五百年,香烟缭绕,盈得地元众信,数载维修保持庙宇完好。洞中清泉潺潺作法,神奇无边,解救了不少善男信女之族患,庙内钟声格外悠扬,为来者赐福,去后吉祥。
特 色: 陈真人坐庙成石,庙内钟声格外悠扬,为来者赐福,去后吉祥。

了解更多>>

陈氏宅院

陈氏宅院

湖南 → 湘西 → 凤凰古城 → 陈氏宅院 → 概况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陈氏宅院位于古城北东吴家弄,这是一幢工艺精巧的封闭式典型四合院建筑。平面布局较为对称,四周有8 米高的院墙。大门内凹呈八字形,用整块磨平的红砂条石砌筑,有岩石雕琢的雀替。入门,便是前后并列的两栋穿斗式木构架楼房,前后两栋间隔5.7米,左右配以偏房连接,构成四合院,形成中天井。后栋距后院墙尚有两米多,形成后天井,有通道从后栋左侧通前院回廊,整个宅院结构严谨,设计匠心独具。雨天,出入前后栋各室均可走回廊.无雨湿之忧,俗称“一脚干”。
院内装饰极为考究。入门青石板路直过院中天井。天井中有金鱼池,金鱼数尾在池中游戏;鱼池旁是假山和花坛,花开时节,花气飘拂、满院闻香。立中天井环视,楼上楼下全部采用半腰花格通窗,后栋堂屋及楼上客厅,均用半腰花格六合门。跑马楼四周用车档花瓶式木栏环绕,古色古香,精美雅致。游人到此,漫步回廊,品味雕花,往往流连忘返。

了解更多>>

辰溪燕子洞

辰溪燕子洞

燕子洞位于辰溪县火马冲,距辰溪火车站一公里,怀化市五十余公里,燕子洞景区属岩溶地貌,山势险峻,沟壑幽深,林木葱茏,溪水淙淙。自然景观丰富优美。人文景巧夺天工,有一线天、燕子洞、高峡平湖、玉龙湖、怡神园。
特 色: 沟、水、洞、林兼备,雄、奇、秀、幽毕集。
游玩线路: 绝壁琴钟、玉清池、三贤鼎立、石坡天惊、天生桥等

了解更多>>

郴州炎帝陵

郴州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的鹿原镇境内。这里洣水环流,古树参天,景色秀丽。
  关于炎帝神农氏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然而陵前“时有奉祀”。
  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67—983年),朝廷将事官虑炎帝陵地僻路险,舟车不便,奏请将炎帝庙迁至茶陵县城南,宋太宗诏许,即移鹿原陂炎帝庙于茶陵县城南五里处。此后凡二百余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均在茶陵县城南炎帝祠庙进行,鹿原陂炎帝庙几近湮没。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没有炎帝庙,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点不伦不类,于是奏请朝廷,废陵前唐兴寺而重建炎帝庙。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析茶陵军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此后,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属酃县境地,隶属衡州府管辖。至淳1248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陈
  宋代以后,元代近百年间,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而未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
  明代,有关炎帝陵庙的修葺,史书记载颇详。较大规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诏命遍修历代帝王陵寝,由此炎帝陵庙也得到了一次全面修葺。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酃县知县易宗周主持。这次重修是在原庙旧址上拓宽兴建,基本上改变了旧庙原貌。第三次是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酃县县令派人于路旁募款,发起重修。新庙规模虽因循旧制,但庙貌大为改观。
  清代对炎帝陵庙的修葺,有据可查的约有9次。清世祖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南明将领盖遇时部进驻炎陵,屯兵庙侧,炎帝陵庙惨遭破坏。是后,当地官民士绅及时进行了补葺,但由于战争频仍,资金缺乏,修葺未能完善。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清圣祖玄烨遣太仆寺少卿王绅前来炎帝陵告灾致祭。王见陵庙栋宇损坏严重,入告于朝,奏请修葺,圣祖准奏。由酃县知县龚佳蔚督工,整修一新,但是未能恢复前代规模。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知县张浚奉文动用国帑,按清王朝公布颁行的古帝王陵殿统一格式重建,陵庙也统称陵殿而正其名。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制,形成了“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寝”的四进格局。整座陵殿为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清朝最大的一次修复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知县俞昌会主持、当地士绅百姓募资捐款所进行的一次重修。重修工程自孟夏开始,年底竣工,费时 8个月有余。这次重修后的炎帝陵殿,高大宽敞,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蔚为壮观,各附属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主殿相辉相映,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为炎陵山增添了无限秀色。
  民国年间,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动,据有关文字记载有4次:第一次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酃县知事瞿燮捐资百元,连同炎帝陵修葺费14元,交人筹措修复,土木将兴,旋因湘军驻陵侧,以至无法施工而作罢。第二次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因连年兵祸,陵庙倾圯在即,酃县政府再次呈文请修,湖南省政府拨款500元,令县长欧阳枚鸠工修葺。第三次是1936年。酃县县长夏礼鉴于“炎陵殿宇年久失修,多已损坏”,于年初组建了修复炎陵筹备委员会。但是半途而废,修复计划未能实施。第四次是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主持的一次大修。1940年日军犯西南,为防患于未然,薛岳拟将省政府迁酃县炎陵山。是年春,拨专款于炎陵山修建省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和员工宿舍,修筑了茶陵至酃县炎陵山的简易公路,同时对炎陵殿宇进行了全面修葺。
  新中国成立后,炎帝陵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焚香烛,引燃殿内彩旗,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礼亭被焚。“文化革命”期间,陵殿及其附属建筑又重遭破坏,除陵墓外,全部夷为平地。
  炎帝陵殿被焚以后,重新修复炎帝陵殿已成为广大炎黄子孙的强烈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修复条件日趋成熟。1986年 6月28日,由酃县人民政府主持,陵殿修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到1988年10月胜利竣工。重修后的炎帝陵殿,规模较前稍有扩大,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836平方米。分为五进:第一进为午门,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主殿,第四进为墓碑亭,第五进为墓冢。殿外修复了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富有民族传统风格。
  史载炎帝神农氏为百姓治病,在湖南采药时因尝了毒草而殁,葬于长沙。历史上曾多数修建炎帝陵,规模不断扩大,现在的炎帝陵是1988年6月修复的,建筑仍按皇宫式样,重修后的陵殿共分五进,前几进为各种殿廊,第五进才是炎帝陵寝。环绕炎帝陵殿,筑有丈余高的红色围墙,附近还有鹿原洞、霞桥、洗药池、龙脑石等名胜,在参天古木和环绕山水的陪衬下,整个陵殿显得气势宏伟,庄严肃穆。逢年过节时,前往拜谒进香的人不计其数。

了解更多>>

郴州训练基地

郴州训练基地

郴州体育训练基地座落在南岭山脉北麓的郴州市北湖公园湖畔,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万多平方米,是一个以排球项目为主、综合发展的体育训练场所。
基地的前身是郴州市体委所在地,曾于1973年建成两个游泳池:一是游泳跳水池,长50米、宽25米、水深1.7—5米,有10米、7.5米、5米跳台,3米跳板;另一个是练习池,长25米、宽15米,水深1.15—1.25米。
作为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始自1978年,当时郴州市体委为承办全省少年女子排球邀请赛,为创造条件邀请中国女排来郴州集训,根据郴州无大冰雪和台风的气候特点,利用本地盛产的楠竹作建筑材料,在省体委拨款支持下,建起面积分别为1392平方米和720平方米、竹木结构的大小两个训练馆,以及宿舍、餐厅等生活设施,于1979年10月迎来了中国女排第一次南下郴州集训。
1980年3月,国家体委在全国体育训练基地工作座谈会上,正式宣布郴州市为国家体育训练基地。4月,国家体委下达“体计基字278号”文件,确认郴州基地为全国10个训练基地之一。从1981年6月起,基地动工新建两个钢筋混凝土训练馆。1982年2月,长30米、宽16米的小馆竣工;1983年1月,长45米、宽35米、室内高度为12.5米的大训练馆落成,其规模为当时国内球类训练单馆之最。

了解更多>>

郴州五盖山狩猎场

郴州五盖山狩猎场

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猎场面积8000公顷,海拔400-1619米,森林覆盖率达70%。山高林密,沟壑纵横,良好地保存着1466公顷的原始森林,里面栖息着水鹿、麂、野猪、獾、狸、兔、白鹇、红腹锦鸡等130多种野生动物。

了解更多>>

郴州万华岩

郴州万华岩

洞外有泉、洞内有天、洞中有洞。

了解更多>>

郴州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

郴州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江湖畔。相传明嘉靖年间,久旱不雨,山岭荒凉。一群白天鹅忽从天飘来,落于山顶。三天后喜降大雨,山上随之生机勃勃,万木葱茏,山名因此而得。园内群峰竟秀,绿树如飞,飞泉流瀑,白鸟争鸣,美丽的天鹅间或从云空缓缓飞国。更有品种繁多的国家保护动物和世界第一银杉群落,名誉中外。好一座如书如画的天鹅山,相依相傍万顷东江湖。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