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名胜古迹很多,有岳阳楼、洞庭湖、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炎帝陵、天心阁、凤凰古城、桔子洲、韶山毛泽东故居、新民学会旧址、清水塘革命纪念馆、自修大学旧址、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刘少奇同志故居、杨开慧同志故居、雷锋纪念馆等,另有衡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6月-10月是去湖南自驾游的最佳时间。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又有“芙蓉国”之称。
南岳庙在衡山麓的南岳镇,唐开元十三年(七二五)始建南岳庙,历经重建、扩建。今存大庙为光绪八年(一八八二)重建,是在五岳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大门书“天下南岳”四个大字,大殿高七丈余,有七十二根石柱,象征衡山石峰,四角飞檐,斗拱和柱头雕龙绘凤,富丽堂皇。在大殿四周石柱上,嵌有144块汉白玉浮雕,刻绘《山海经》故事,栩栩如生。大殿的配殿,左边8个道观,右边8个佛寺,佛道共存和平相处,为其它地方所少见。
了解更多>>
是进入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的标志,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风景名胜区入口的标志。它位于南岳古镇南侧107国道,1989年4月建成,坊高20.4米,宽21.7米,花岗岩石砌体,坊上端均嵌有白色大理石额各一方,正面坊额上“南岳衡山”为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字,上方图案为南岳衡山山徽;北面坊额上“文明奥区”是当代书法艺术家吴作人题字。
南台寺在南岳庙西北四公里处,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唐天宝二年(七四三),僧希迁(又名石头和尚)以此为道场。当时日本僧人梅晓曾来此学法,学成回国。创立了日本佛教曹洞宗。1911年《日本僧藏经纪》碑文中,称日本僧方休为石头和尚42代孙,日本佛教曹洞宗视南台寺为祖庭。现存建筑为清光绪时重建。山门外有北宋文学家石曼卿写的“释迦文佛”石刻,又有见思塔,即希迁之墓。
位于南岳半山亭中心景区,因中国南禅七祖怀让以磨砖作镜之举道顿江西马祖道,故名。现在景区内保存有“祖源”石刻,相传为怀让磨镜之地,怀让墓至今仍存,当代宰相裴休亲笔手写“最胜轮塔”。磨镜台人文荟萃,抗战时期,周恩来、叶剑英在这里举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蒋介石亦数次在此举行军事会议。
麻姑仙境位于天柱峰下,相传为南岳魏夫人侍女麻姑仙山飞天祝寿的地方,它采取“点石成景,引水造景、修路出景、植树添景”的造景气手法,使麻姑仙境成为名符其实的人间仙境。对外开放以来,游客络绎不绝,主要景点有麻姑祝寿、绎珠亭、盗桃石、卧虎石、灵芝石等。
与麻姑仙境紧紧相依,由灵芝涌泉和游泳池组成。栩栩如生的人工造景灵芝将山上的泉水汇集后喷涌而出,十分壮观,是日光浴、森林浴的绝好去处。游泳池是民国时期湖南省省长何键为他女儿所建,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也多次来此游泳。
位于南台寺后侧的瑞应峰,海拔600多米,是我国江南规模最大的高山金刚利宝塔,塔高48米,占地233平方米,楼分九层八面,塔内256级阶梯绕塔壁而上,经国家文物部门和中国佛协鉴定的两枚佛舍利即安奉在顶层。该塔于1993年7月动工,1998年5月15日正式落成,海内外一万余名信士参加了这一盛事。
位于祝融峰巅的青玉坛,坛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可容数十人。岩下有大小两石,小石仅大石半,中有石桥可通,桥极险窄,仅可容步,人多不敢过,故又名试心桥。据道家言,青玉坛是乌青云所创,为第二十四福地,乃群仙聚会之所而名。站在会仙桥,还可望见祝融峰侧有一巨石,宛如乌龟,人称“金龟朝圣”。
回雁峰名称是如何来的?一说相传北雁南来,从秋到春,不再向南飞过这座山峰,在这暖和适宜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季,待春汛到衡阳,仍然往北飞回。所以叫回雁峰。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诗云:“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从此,名声远播,愈为人晓。还有一种说法,是以山峰的形状得名,说它整个地貌,就象一只鸿雁伸颈昂头,舒足展翅,将要腾空飞翔的气势。这两种说法相辅相成,遂使它步入天下名山盛景之列。峰之名实质,始自何年?也是众说纷纭,无可考证。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可见回雁峰之名,在唐时以前已为世人所知。明代诗人陈宗契(衡阳人)《咏南岳诗》:“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是回雁峰作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已早为地方史册记载。清人题衡阳八景,首句即为“雁峰烟雨实堪夸”,“雁峰烟雨”被列为衡阳八景之一,也是潇湘八景之一,即“雁落平沙”所在地方。 在回雁峰北眺城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马喧哗,华灯初上,满缀明珠,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东望湘水、船山浮翠,桃浪泛红、白帆点点,碧波粼粼,长桥卧空,彩虹飞跨;西瞰岳屏,楼台亭榭,掩映于绿树丛荫之间,嘉木葱茏。丰草绿荫,别有一番景色。烟雨池,在峰下西北。依山傍水,一泓清泉,池广约十丈,水清可见底,周以石栏,相传春暖花开,池水蒸腾,早晚雾气冉冉上升,弥漫空际,呈现出阳春烟雨,蔚为壮观。游人至此,洗尽闹市嚣尘,雅趣横生,可惜因战乱,昔日的烟雨池被毁。今日的烟雨池,筑于峰之西麓,上有名人题字,下有金鱼戏水,乐处犹胜当年。
因中国第一个女道士魏夫人在此修道成仙而著名,它座落在集贤峰下,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南岳志》载:黄庭观是唐高祖武德元年所建。五代时,楚王马希声重修后名叫魏阁。宋景佑年间,仁宗赐名“紫虚元君之阁”。观侧有一块巨石,石上有一双天然的脚印,相传是魏夫人飞仙的地方,旁边还有魏夫人的礼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