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名胜古迹很多,有岳阳楼、洞庭湖、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炎帝陵、天心阁、凤凰古城、桔子洲、韶山毛泽东故居、新民学会旧址、清水塘革命纪念馆、自修大学旧址、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刘少奇同志故居、杨开慧同志故居、雷锋纪念馆等,另有衡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6月-10月是去湖南自驾游的最佳时间。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又有“芙蓉国”之称。
金鞭溪的美在于它的清澈宁静,清新自然。 “奇峰三千、秀水八百”,赞誉的便是将张家界的山水发挥得淋漓尽致的金鞭溪。沿着溪水走,穿行在峰峦幽谷云间,犹如徜徉在绿色海洋中。春季可赏落英缤纷,紫醉嫣红;夏季到浅溪里嬉水捉鱼,凉爽惬意;秋季时摄层林尽染,清新气爽;冬季时白雪皑皑,更添清雅。路遇点歌台,还可点上一首土家歌曲(20元/首),或在一旁歇息听别人点的歌也是可以的。
了解更多>>
桔洲公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中一个长条形小岛,洲长约5公里,宽约40至140米,故有“长岛”之称。洲上原有水陆寺、拱极楼、江心楼等建筑。水陆寺相传为宋代所建,亭台楼阁宏伟精巧,远近闻名,桔洲因此又称“水陆洲”。 湘江大桥飞越桔子洲上空,大桥中部一条长280多米的支桥通往桔子洲,使江心洲与长沙城,岳簏山连成了一片。洲上修建了公园,园中央耸立一块巨型汉白玉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泽东同志手书“桔子洲头”四个大字,碑的后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手书《沁园春·长沙》。
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城体育场北端,为纪念在湘西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 由岑巩白石垒砌,高18米,石碑碑文上刻有先烈们的英雄业绩,塔身铜板上刻有四百七十位剿匪烈士名字。 特 色: 为一座烈士纪念塔 游玩线路: 剿匪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塔--鼓楼--金龙宝顶
【焦达峰墓】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岳麓山禹王碑下方。1916年10月重新安葬于此。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墓呈圆形,平顶,底径1.2米,高0.7米,墓冢及茔地均以花岗石铺砌。墓后立汉白玉碑三通。主碑刻楷书陆军上将光复湖南大都督公达峰之墓17字,高1.45米,宽0.52米;附碑高1.25米,宽0.44米。墓上方立有刘人熙题书浏水坠泪之碑一通。石碑两旁刊刻达向九霄云路近,峰连五岳众山低联语,墓前有拜台、香炉及石凳等设施,整个墓地外围石栏,南北两向辟有入口,其入口石柱上刻联语一副:大翼垂天九万里,长松拔地五千年。原铸有铜像一尊立于墓前,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江垭温泉度假村是张家界第一家温泉度假村,也是目前湘西惟一一家仿古式半露天温泉。建有20余种各具特色、各富功效的高标准露天温泉池和室内温泉池。自然园林式布局,鹅卵石青石板小路,假山瀑布,小桥流水,温泉池宛若明珠镶嵌其中,一派恬淡宁静的山野仙境,极具乡土格调。 江垭温泉集温泉、餐饮、客房、会务、健身、娱乐、桑拿、美容等经营项目于一体,特别适宜于休闲、度假、娱乐、疗养、会议、培训和商务活动。 江垭温泉泉水清澈碧透,泉水出口温度常年54℃左右,据专家检测,温泉水中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对神经性骨痛、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具有特殊疗效,起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润肤养颜、安神定惊、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
大江口这座人江湖,库容600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达91.6平方公里。尽管从大坝至马方溪有22华里水路,但由于两岸山势太高,人工湖蓄满水后,很难形成江心岛。整个湖区仅仅是三个岛和一个半岛。至吴都司故里前出现一大一小两个江心岛。小岛离水面仅2米高。岛上柏树成行,数岛栖树,大岛约有300平方米大小,最高点距湖面10余米高。常有白鹭、野鸭栖身岛上,现岛全部植上风景林,规划在岛上建亭。
江东桥亭在县城以西30公里的江东江上。整个桥亭为木质结构,桥长19.6米,宽3.6米,高3.8米,亭躯由10排木架,40根木柱和200余块方木构成。造型古朴大方,造艺独特高明,保存了清代建筑风貌。虽经历年代久远,仍屹立如故。 特 色: 造型古朴大方,造艺独特高明,保存了清代建筑风貌。 游玩线路: 由10排木架,40根木柱和200余块方木构成.
位于洞口县石背乡尧王村。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80米,残址夯筑墙一段,长约200米,宽3米,高1至3米。城址南面倚山,北面是开阔的田垅,与资水河道相距300米;东、西、北三面有护城河,其遗迹依稀可辨。 特 色: . 游玩线路: 有田垅 护城河等组成.
登山游道右侧,有一壁立100余米的石崖。崖下,有一块5米高,形如春秋时期青铜剑的立石。石头在约三分之一的地方,垂直于地面断裂。而尖部朝逆时针方向旋转40度,形成一个令人不可思的奇特景观。据说,此石为朱元璋一剑所断,故名“断剑石”。
为西汉贾谊之宅,位于长沙西区福胜街三条巷,原名贾太傅祠,公元1465年建,现仅存祠屋一间。祠前巷侧有井,传为贾谊所凿,上敛下大,其状如壶,称太傅井,又称长怀井,系根据杜甫“长怀贾谊井依然”诗句而得名。 贾谊(公元前200一168年),洛阳人,西汉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因锐意改革而被贬于此。因后人景仰这位高贤,故保存他的故宅及宅内文物用品至今。宅内雕一木像,宿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