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的名胜古迹很多,有岳阳楼、洞庭湖、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炎帝陵、天心阁、凤凰古城、桔子洲、韶山毛泽东故居、新民学会旧址、清水塘革命纪念馆、自修大学旧址、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刘少奇同志故居、杨开慧同志故居、雷锋纪念馆等,另有衡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6月-10月是去湖南自驾游的最佳时间。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又有“芙蓉国”之称。

毛泽东双亲墓

毛泽东双亲墓

毛泽东的父母分别逝世于1920年1月23日和1919年10月5日,葬于距其故居不到1公里的象鼻山上。
墓地左右两侧树两块汉白玉石,上刻毛泽东撰写的《祭母文》和《祭母灵联》。《祭母文》是一首很长的四言诗,其中有: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致,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心存表里。”
写得情真意切,诚挚感人。整个墓葬非常很简朴,令到此凭吊的人们不胜唏嘘,一代伟人的高风亮节亦可见一斑。

了解更多>>

毛泽东诗词碑林

毛泽东诗词碑林

位于韶峰半山腰,距毛泽东故居4公里,1991年动工兴建,1993年正式对外展出,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园中由100块汉白玉、大理石、花岗岩等组成,收录了毛泽东的100首诗词,以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整个景园按照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分为5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分为4个时期:
第一区为毛泽东青年时代所写的诗词。
第二区为大革命和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三区为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
第四区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毛泽东诗词。
园中的诗碑,造型各异,变化无穷。即突出古朴、单纯的传统特色,又追求新颖别致、大胆变化,使诗碑与韶峰的自然美景浑然一体,令观者流连忘返。
碑林出口处耸立一块巨大的诗碑,上面镌刻了毛泽东在1959年6月26日于韶山写下的一篇《七律.到韶山》。此碑宽12.26米,高8.3米,厚0.99米,寓意诞辰寿辰和忌日。
毛泽东诗词碑林,整体特点就是注重“造境”与“创意”,动静相宜、诗景相得,每首诗是景,每一景又是诗,为韶山陡添一绝,无时不让造访的游人感受到毛主席诗词中透出的豪迈气概。
附: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之《碑序》
毛泽东诗词碑林,盖毛公百岁诞辰之志也。位于衡岳七十二峰韶峰山麓,营地二万平米。以大理石、汉白玉、花岗岩为之。巨细个异。形态迥然,树碑成林,错落有致。千峦拥戴,悦泉琴羽曲之音;万壑朝归,养竹节松高之气。雨雾晴岚,四时各别,为韶山八景又添一绝。朝霞紫气连衡岳,暮雨飞花下洞庭,诚洋洋大观者矣。

了解更多>>

毛泽东纪念园

毛泽东纪念园

位于毛泽东故居西侧约500米的层山叠岭之上,纪念园最初定名为“毛泽东之路景园”。景园的构思显然受到了全国许多大城市“世界之窗”微缩景观的启示,整座景园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在一九九五年底,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大小建筑近百处,集纪念、教育、游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景园便展现于世人面前。
韶山毛泽东纪念园最大的特点是将纪念意义寓于复制实物,让人们于游园之中感受历史进程。景园有两大入口,即南门与东门,南门由毛泽东故居前的通道自然延伸,过关公桥,跨韶河,绕韶山嘴,在桥与嘴之间砌有一仿古牌坊,引导游人北去,这非常符合当年毛泽东由南北上的征程。
由南门入景园,穿过一座巍峨雄壮的门楼,正面凸现一线长城古垒,象征伟人毛泽东的民族之魂。沿大道,拾台阶,但见眼前高岩上耸立一宏伟建筑,此即园中最气魄之处:韶山毛泽东纪念堂。 纪念堂为全园主体建筑,与故居遥相呼应,占地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建筑采用传统庙堂式,白色粉墙,琉璃青瓦,既有高堂的雄伟,又有韶山民居特征。
纪念堂建筑群由入口前院、主体建筑和后山园林组成。入口前前院为瞻仰活动、集散休息处。主体建筑为前后厅与侧厅,走廊围成的内院式建筑,室内展览了毛泽东各时期生平简介,后厅内有毛泽东及六位亲人的汉白玉雕塑。沿右侧小门行进,可按毛泽东人生路的顺序欣赏到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景点。

了解更多>>

毛泽东纪念馆

毛泽东纪念馆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位于韶山冲引凤山下,引凤山为韶山山脉落脉。纪念馆于1963年开始筹建,1964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加上后来扩建面积,总面积约8千余平方米。
纪念馆位于毛泽东故居南侧约五百米处,为一座水泥砖木混合结构,根据当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指示,纪念馆设计原则为:“乡村外貌,城市内容”。按照这一原则,整座建筑物创造性地把湖南乡间农舍格调同苏州园林风格相结合,集庄严、朴素、美观于一体,白色的粉墙,疏朗的内园,明快的单廊,小桥假山、花园亭台,给人一种走进革命传统教育艺术殿堂的感觉。
纪念馆前,左右原来各有一口池塘,馆前是一个大广场,大门顶上缕刻着邓小平手书金色大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进门是一宽敞大厅,厅前,一尊高2.67米、重达3吨多的毛泽东塑像立于红帐之前,毛泽东身着风衣,左手捏军帽,右手前挥。 沿着一条开满鲜花的走廊,走近序厅,厅内依次陈列了全国六大革命纪念地的图片,即韶山、毛泽东故居、上海一大会址、黄洋界、遵义会议旧址,延安、天安门。向人们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序厅中央,展示了一座韶山山水模型,将韶山210平方公里浓缩于此中,出序厅,上台阶,过假山,沿回廊来到会客室,会客厅靠墙竖立着一尊巨型毛泽东铜像。再往东通往楼上,三个院落呈品字形排列,在中庭的对角,各有2个小院,南院是一处台地,与下栋参差错落,这儿光线较暗,为纪念馆内两处藏宝之地:毛泽东遗物展和中南海故居(复制)。

了解更多>>

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

位于韶山冲之引凤山麓,此祠背倚青山,处在繁茂林木器厂的映衬下,建筑面积达65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远远看去十分雄伟。深红色拱门,其上中间位置书“毛氏宗祠”四字,两边各为“韶灵”、“毓秀”两字,拱字两边有对联,是“注经世业,捧檄家声”。此祠三进,一进是戏台,二进是中堂,厅内摆桌且东西两角是宏钟、巨鼓,三进为后厅敦本堂,正中设神台,置列祖牌位。1925年,毛泽东曾在此祠办过农民夜校。而今,此祠内还开设了毛泽东家世展览,分两个展室分别介绍韶山毛氏家族的记录和毛泽东一家亲人英烈的历史。

了解更多>>

毛鉴公祠

毛鉴公祠

位于韶山冲的筲坨,是毛氏家族鉴房的支祠,座东北朝西南,青砖青瓦,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其右侧50米处就是毛氏宗祠。1925年,毛泽东在此建立秘密农民协会,多次召开秘密会议。1927年,毛泽东曾在此考察农民运动。

了解更多>>

茅岩河九天洞旅游区

茅岩河九天洞旅游区

张家界市茅岩河、九天洞风景名胜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先后投入了1.5亿元资金,用于景区的基础建设和广告宣传。截至今年10月30日,茅岩河、九天洞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景区从开放接待以来,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无重大有效投诉。

了解更多>>

茅岩河

茅岩河

茅岩河漂流 这是继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开放以后开辟的又一个旅游新景区,坐落在市区以西35公里处。1986年,茅岩河在全国首创橡皮舟漂流旅游项目。茅岩河全长50多公里,两岸全是悬崖峭壁,河段多险滩、急流、瀑布、古木,有"百里画廊"之美誉。乘橡皮舟顺水而下,时而急,惊心动魄,时而缓,悠哉游哉。一路赏夹岸奇山异峰,又可领略水上激情,二者可兼得,其中茅岩瀑布和温泉最为壮观和最具特色。
茅岩河是澧水的上游一段,这里有橡皮舟漂流的旅游项目,游人乘橡皮船顺水漂流,既可以欣赏美丽的峡谷风光,又可领略到急流险滩的惊险与刺激。
茅岩河的漂流段在大庸城西20公里青鱼潭往北的一段,这里虽然滩险流急,但河床坡度小,水位落差不大,险滩一般仅有20余米长,而且险滩与险滩间的距离又很长,所以在这里漂流是有惊无险的。
茅岩河的主要景点有茅岩滩、温塘温泉、麻阳古渡、茅岩河峡、水洞子瀑布等。河的两岸青山绿水,风光如画,故又称“百里画廊”。

了解更多>>

莽山

莽山

宜章县南部的五岭群山中,有一座林木叠翠,风光绚丽的绿色宝库。这就是素有“第二西双版纳”和“南国天然树木园”之称的莽山。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森林植被种类繁多,形成了独特有趣的格局,热带、亚热带、温带,还包括少数寒带的森林植物,都在这里聚亲会友,欣荣杂居。
据初步鉴定这里有花植物1500余种,木本植物102科700余种,还有古老珍稀树种如长苞铁杉等。真是一座森林博物馆。

了解更多>>

马尾槽瀑布

马尾槽瀑布

看,这一泓溪水正从横亘与溪涧中的几块岩石上轰然泻下,那清亮的水碰到嶙峋的石头上,喷射出千万朵晶莹的浪花,洒脱地潜儿下来。而这映入眼帘的飞瀑确实可爱。这瀑布长约30多米高的悬崖上,沿着突起的石壁,奔泻而下。
特 色: 瀑飞水泄,水久生塘.
游玩线路: 游栗木桥景区,观龙王宫、听法海龟、壮士石、枫林瀑布、木石缘、补天遗石等景点。游船底窝景区,观琼台泄玉、中流砥柱等景点或车赴七星岭,游七星岭景区,看陈真人庙、高山草原等景点。周末晚上还可自由参加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篝火晚会.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