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北的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长江三峡驰名世界。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人誉“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当山为道教圣地。国家级4A旅游景区,避暑胜地九宫山、闯王陵。地质公园隐水洞。 去湖北自驾游最佳季节:春秋两季。

钟子期墓

钟子期墓

在蔡甸区新农镇马鞍山南凤凰嘴上。钟子期,春秋楚(今湖北汉阳)人。史载伯牙鼓琴于汉江之滨,子期闻声叹曰:“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人遂成至交。子期死后,伯牙以世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墓历经修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汉阳知县华某并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墓为圆形,封土高1.5米,底径8米,环以石垣。碑高1.5米,宽0.7米,上刻“楚隐贤钟子期之墓”。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四柱,歇山式顶,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栏杆。墓与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葱茏,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绿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凤鸣水声,宛若琴音。春秋佳日,烟雨迷离,更有一番情趣。

了解更多>>

钟祥

钟祥

钟祥市,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钟祥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有文字记载历史长达2700多年,春秋战国时称郊郢,系楚国陪都,战国后期为楚国都城。三国时吴置牙门戍筑城,名为石城,现在还存有部分石城遗址。西晋至明朝为郡、州、府治,明朝是全国三大直辖府之一承天府所在地。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明嘉靖皇帝曾发迹于此;境内文物众多,构筑了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显陵和气势恢宏的明代建筑群,(显陵,原名献陵,是明嘉靖皇帝的生父朱佑杭、生母蒋氏的合葬墓,是我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城内还有文风塔、元佑宫、阳春台和白雪楼等古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积淀了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全市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自然景点达200多处,人文、自然景观布局集中,相映并萃,形成了著名的四大景区。即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体的郢中人文景观区;以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的客店自然风景名胜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大口自然风景区;以山水风光为主体的温峡水库游览区。

了解更多>>

中原突围的策源地

中原突围的策源地

位于大悟县东北部,离县城五六十公里的鄂豫边境。 其中镇南街为当年的中原军区司令部,是一幢三进的旧式建筑,如今保存完好。国共美代表谈判厅内陈列有当时谈判的三方代表席位及有关图片、文字资料,厢房内原样保存周恩来同志睡过的门板和办公用过的桌、椅、梓油灯等文物。 此处打响了埋葬蒋家王朝(“中原突围”)的第一枪 。 中原突围的策源地--白水寺--白云泉石刻题记--白兆山风景区

了解更多>>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位于武昌红巷13号,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原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举办的北路学堂,后改为湖北省甲种商业学校、湖北省高等商业学校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350平方米。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政府于1927年1月从广州迁到武汉,作为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积极倡导并在此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958年对旧址进行了修缮整理,按当年原貌作复原陈列,筹建纪念馆,由周恩来亲笔题写“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匾额,悬挂于大门上。1963年正式开放。武汉市博物馆现设在此内。

了解更多>>

中山舰

中山舰

一代名舰中山舰原名“永丰”,是晚清政府1910年耗资68万两白银在日本三菱船厂定造的。该舰排水量为780吨,全长659米,宽8.9米,吃水约2.4米,最大航速约13.5节,装备舰炮8门。1913年下水后,历经战火风云,立下赫赫战功,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1917年7月,永丰等九艘舰艇在上海起义,南下广州组成护法舰队,投入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先生登上该舰指挥平叛,经55天鏖战,挫败叛军,该舰英名远播;1925年3月,孙中山“中山舰”,从此,英雄的战舰有了更响亮的名字;1926年3月,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爆发,中山舰成了蒋介石陷害共产党的历史见证。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底,中山舰奉命调入长江阻击西犯的日军。1938年夏,抗击日军的武汉大会战开始,10月24日,中山舰前往武昌金口巡防,遭到日军6架飞机的袭击,将士们一边蛇舵躲避,一边炮火齐发,进行殊死血战。最后在日机轮番轰炸下,舰炮失灵,沉没于长江金口水域,舰长萨师俊等25名官兵含恨捐躯。
中山舰作为历史的见证,不仅记载着孙中山先生历尽磨难,矢志救国的坎坷历程和丰功伟绩,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1995年1月23日,国务院授权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湖北省打捞中山舰。重见天日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在力挫群雄,竞标成功后,百余名精兵强将于1996年11月8日,分乘8艘作业船顺江而下,进入武汉金口水域。11月12日开始打捞,同时,举行了打捞仪式。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作业,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穿揽”、“冲沙”、“抬撬”、“位移”等工作。

了解更多>>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座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校占地1,600亩,现代化校舍面积 66万平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校园环境清幽秀雅。学校馆藏图书200万册,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
学校现有教职工1,545人,其中专任教师977人,正副教授500余人,博士导师、硕士导师15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余人,省部级专家和学科带头人40余人。另长期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客座教授6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开设了文、理、法、工、管理、经济、历史、医学、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54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专业和1个博士专业,其中2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有11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校设有民族学、民族高等教育、女书文化、民族文化、土家族、应用化学、等离子体、生物医学工程、古典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0个研究所(中心)。近年来,学校共出版学术著作750余部,完成科研项目50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9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9,000多篇。50多年来,学校已累计培养了40,000多名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了解更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48年建立的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1953年院系调整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1979年湖北财经学院划归财政部领导,1984年12月更名中南财经大学。2000年由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为中国最知名的财经、政法类高校,在同类院校中拥有最多的博士点。

了解更多>>

中华鲟鱼馆

中华鲟鱼馆

中华鲟鱼馆位于小溪塔镇河心公园内,紧挨三峡集锦景区。中华鲟是一种距今1.5亿年前的介于软骨鱼和硬骨鱼之间的过渡性鱼类,因幸存于现在,故有活化石之称。 中华鲟馆几经改造现已建成为集环保、科普、教育、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观赏馆。 鲟鱼馆展示有亿万年的古生物长江鱼王--中华鲟,美国匙吻鲟,俄罗斯鲟,黑龙江史氏鲟和最具生长优势的杂交鲟,鳄鱼馆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扬子鳄、大型野生动物湾鳄.

了解更多>>

中华厅石馆

中华厅石馆

共展出奇石珍品八百余件,各类奇石无不流光溢彩,姿态万千,灵韵天成,有的重峦叠障,云水茫茫,浓墨重彩,沉雄浑朴;有的云淡天高,月移花影,点染写意,素雅飘逸,肖形寓意,托物寄情,展示“北国冰封”、“姑苏枫火”、“岳麓晚斋”、“华夏三清”、“太湖风筠”、“琴台遗韵”。堪称楚天一绝。

了解更多>>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这里为您打开了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的宏伟画卷、地球生命38亿年进化的历史长廊;这里为您展现了精美绝伦的珠宝玉石世界、五光十色的矿物岩石天地以及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地下宝藏;这里向您讲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告诉您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
这里奇珍异宝会萃:来自各地的珍贵地质标本3万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精品2千余件。这里有堪称世界首位的鱼龙、海龙、海百合等化石标本,有国内一流的矿物和宝玉石标本……
这里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是广大青少年认识地球、了解自然的科学殿堂。这里就是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欢迎您来到这个神奇的地质世界之窗!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