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北的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长江三峡驰名世界。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人誉“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当山为道教圣地。国家级4A旅游景区,避暑胜地九宫山、闯王陵。地质公园隐水洞。 去湖北自驾游最佳季节:春秋两季。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又名武汉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英文:Wuhan University Zhongnan Hospital;法文:Hpital Zhongnan de l'Université de Wuhan),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医疗机构,是武汉大学的三所附属医院之一,湖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之一,也是与法国医学界长期合作交流最频繁的中国医院之一。

了解更多>>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狮子山等10余座起伏的山丘之间。  1930年3月开始兴建,1936年全部竣工,占地面积200多公顷,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在3条南北轴线与2条东西轴线相交汇的轴线网络上,形成以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为主体的三个建筑群组。3条南北轴线为:中心花园(小操场)至图书馆;理学院至工学院和水工试验所;理工二院至大礼堂(现为人文科学馆)和办公厅(现为电讯学院楼)。2条东西轴线为:学生俱乐部至图书馆和理学院;体育馆至中心花园和大操场、大礼堂。形成轴线分明,变化有序的整体美。在建筑整体上,遵循了“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引入西方的罗马式、拜占廷式建筑式样。在建筑单体造型上,更是形式各异,互不雷同。

了解更多>>

武汉大学樱花

武汉大学樱花

    武汉大学的樱花道,位于前理学院和老图书馆的下方。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满枝。樱花花期仅为一周,每到落花时节,落英缤纷的樱花又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浅浅的“花毯”。每年开花时节,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了解更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英文:Wuhan University Renmin Hospital,或Hubei General Hospital),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医疗机构,是武汉大学的三所附属医院之一,湖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之一。

了解更多>>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又名湖北省口腔医院(英文:Wuhan University Stomatological Hospital,或Hubei Stomatological Hospital),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口腔专科医疗机构,是武汉大学的三所附属医院之一,湖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之一。

了解更多>>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英文: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所中学,简称武大附中。武汉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武大外校,是武汉大学与私人资本合办的一所中学。虽然与武大附中名为两所学校,但实际上共享教师、教学楼和教学设备。学校内部一般自称为武大附中(外校)。

了解更多>>

武汉博物馆

武汉博物馆

武汉博物馆位于汉口青年路 373 号,西距汉口火车站 300 米 。 2001 年 10 月 1 日 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 17834 平方米 ,陈列面积 6000 平方米 (其中交流展厅面积 1000 平方米 )。建筑壮丽巍峨,集东方文化的典雅与现代化功能于一体,蔚为景观。  武汉博物馆藏品丰富,种类繁多。现有藏品 5 万余件,展出各类精美文物 2000 余件,其中:既有清宫造办处的御制秘器、也有历代名家高手的杰作;有考古研究价值极高的出土文物,也有工艺精湛的传世珍品。青铜器中,商兽面纹十字孔瓮出土于武汉市黄陂区商代遗址盘龙城,是研究武汉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东汉诗经铭文重列式神兽镜,其铭文经著名的金石学 家罗福颐 先生鉴定为在西晋时就失传的鲁诗。在亡佚了一千七百多年以后重新被发现,尤显珍贵。玉器中,白玉双凤交颈壶,壶底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是从皇宫流散到民间的古玉精品。三国时期的青瓷坞堡, 1986 年出土于黄陂滠口镇,是一件能充分反映当时地主庄园经济缩影的典型器物。宋湖泗窑青白瓜棱执壶,出土于武昌县湖泗窑遗址。该窑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极为少见。书画中,文徵明的草书、仇英的《竹梧消夏图》、黄鼎的《黄陵庙图》、朱耷的《猫石图》等均为明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了解更多>>

吴王湖

吴王湖

吴王湖距乾州城西5公里,有公路通达。湖水面积近百亩,皆波光涟漪, 水色碧绿如翡翠。湖四面环山,山不高,但秀丽。山谷间林禽啭鸣,湖上空水鸟起舞,水中游鱼跳跃,颇多幽趣。 湖岸线随山势地理而变化无穷,常常形成一些三面临水的半岛。沿湖岸,有小山道蜿蜒,小山道是苗人砍樵、打猎和捕鱼的必经之路。湖周围群山对峙,山上多生松杉竹梅,林木蓊翳,深箐浓郁,一望如墨。 遥望远方,横障如屏,高界延绵;纵横远近,万山重叠,群峰争雄。而吴王湖就像是镶嵌在万山之中的一颗明珠,晶莹透亮,闪耀着奇丽的光芒。 吴王湖是1958年兴建水库形成的。由于它位于苗民起义军领袖吴八月故乡,所以人民称“吴王湖”。湖中可以荡舟,在盛夏,这里还是天然的游泳场所。山色湖光,还常常能诱导出美术家、摄影家、作家和诗人的创作灵感来。

了解更多>>

吴王故址

吴王故址

从吴王湖向南西4公里是吴王率领苗民起义的地方,古称平陇, 今名社塘坡,也就是八月寨,是吴八月居住的苗寨。 这里为一山间盆地,方圆七八里,皆是田园。盆地中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地向东奔流,小溪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板桥,石板桥向南直通凤凰,向西连接着桃红柳绿相互掩映的八月寨。盆地四周环列高山,山势峻陡,层崖叠障;石壁峭立,攀缘无路。山上多生杉以及灌木杂草。山雄峻,地险要,锐者如笋,峭者如剑,孤者如覆甑,联者如贯珠。每当清晨,谷间霏雾弥漫,咫尺莫辨须眉;山头紫烟岚气蒸腾,景象万千。 在八月寨口有一陡峭岩壁,高百米。岩壁上天然地显现出一个人像;是一个身材魁梧的老将军,头裹花格子布帕,身着青色苗族满胸衣,腰挎指挥大刀,正要跨上一匹大白马去冲锋。当地苗家代代相传说这是乾嘉苗民起义的杰出领袖吴八月神像,是他死后留恋故乡而在这岩壁上寄托显现的雄姿,叫这岩壁为“显影岩”。

了解更多>>

吴王城遗址

吴王城遗址

据考古证实现存的吴王城遗址是我国仅存的三国都城遗址,具有较高的考古和历史价值。  吴王城遗址是三国东吴都城。公元221年,孙权自公安来鄂,不久,接受魏文帝曹丕的封吴王称号,同年阴历八月开始营建吴王城。孙权又取“以武而昌”之意,把鄂县改名“武昌”,故名武昌城。  公元229年阴历四月,孙权在此称帝,又名吴大帝城。同年九月,孙权迁都建业(今南京),派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留守武昌,成为东吴陪都(即西都)。太元二年四月,孙权卒,大臣诸葛恪挟天子当政,派人重修武昌宫殿,准备还都武昌,后因事变,迁都未果。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九月,末帝孙皓徙都武昌,留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镇建业,武昌再度成为孙吴首都,建业却成陪都。东吴统治期间,孙吴三建武昌宫,二度建都武昌,共历时五十余年,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吴王城遗址在今市区百子畈一带(即古城路北段)。其城北临长江,南濒南湖,东倚虎头山(今重型机器厂内),西至濠口(吴王城护城河通长江口处,故名濠口,今新民街熊家巷处)。城呈长方形,东西长一千米,南北宽五百米,周长三公里。现存南城墙夯土城墙一段,长六十米,宽十米,高四米。城墙外是护城河,现存一段,名为濠塘。   《元和郡县志》记:孙权故都城,汉将灌婴所筑。《太平寰宇记》载:城有五门,多以所向为名(即东门、西门、南门、北门)。西北角多有一道门,名叫流津。流津城门直通吴王苑囿——江边散花滩。宫城东有鸡鸣阙。阙是武昌宫殿前面的高大建筑物。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作为记录官爵、功绩和远观之用。通常左右各一,中间留有空缺,故称为“阙”。传说吴王在宫城完工之后,为了很快地把阙建成,当夜有鬼怪神力相助建阙,一夜之间至天亮鸡鸣时即全部完工,故名“鸡鸣阙”。唐代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中云:“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即指这一典故。这一故事,至今鄂州民间广为流传。   吴王城遗址内有武昌宫,四周有宫城,宫城内有太极殿、礼宾殿、安乐宫。太极殿,是孙权称帝时大会群臣的金銮宝殿;礼宾殿是举行祭礼和接见宾客的地方;安乐宫是孙权的起居之所。吴王城宫殿建筑材料昂贵,《寰宇记》记:武昌宫殿砖瓦用澄泥制成,可以为砚,一瓦值万钱。1984年,吴王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