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长江三峡驰名世界。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人誉“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当山为道教圣地。国家级4A旅游景区,避暑胜地九宫山、闯王陵。地质公园隐水洞。 去湖北自驾游最佳季节:春秋两季。
主要在大神农架近峰顶一带。竹丛生长异常稠密,每平方米达120多株;竿细长,仅若手指粗,橙黄发亮,坚实而柔韧,古人用其作箭,故名。据初步统计,包括小神农架的竹林,达46万余亩,密密麻麻,重叠无垠。“山脚炎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的神农架,是白麝、白獐、白麂、白雕、白蛇、白猴、白松鼠等世界罕见的白色动物集中区,而浩如沧海、内如迷宫的箭竹林,又是我国特有的小白熊常常寻食填腹、取材建舍的所在,因而林名更为远扬。
了解更多>>
这座南天门是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饰以红墙绿瓦,建于明永乐十一年。 这座南天门是进入南岩宫的必经之路,同时连接着祈雨台,泰常观和雷神洞等景点。 祭雨台是南天门的主要建筑之一. 南天门是进入南岩宫的必经之路,同时连接着祈雨台,泰常观和雷神洞等景点。
李时珍(1518-1593),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为纪念对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这位科学巨人,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墓所在地竹林湖村建立了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馆内树木茂盛,绿水环绕,坡岗起伏,鸟语花香,仿佛世外桃源。 纪念馆仿古大门上镶嵌着邓小平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纪念馆的展览形式以封闭通柜为主,配以室内采光设备,展品主要有历史文物、文献、药物标本、图表、照片、画像、雕塑等1000余件,形象系统地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和《本草纲目》的伟大成就。藏品中有诸多古籍善本,尤以《本草纲目》自明清以来的各种版本弥足珍贵。此外尚有多幅古字画和近现代名人字画,这充分体现了历史名人纪念馆的收藏特色,融纪念性、专业性、科学性于一体。 建馆20年来,纪念馆已累计接待中外宾客200多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吉首位于武陵山脉东麓,东连泸溪,南临凤凰,西接花垣,北与保靖、古丈二县毗邻。这里江河纵横交错,山川壮丽,锦绣如画。...吉首不仅自然景观清雅雄秀,而且苗族风情十分浓郁。居住在吉首的苗族历史悠久.
位于远安县棚(徐家棚)荷 (荷花)公路段上,距县城25公里,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是古荆襄直通蜀秦的咽喉。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败走麦城,进而取此道入川,当行至此地,遇吴国伏兵堵截而回马被擒,回马坡因此而得名。在坡旁水沟的石岩上,至今还残存着几个深深的马蹄印。人们俗称这些印痕为“马蹄滩”。后人为纪念关公,于清同治七年在此建有一座石亭,亭下中间立有一石碑。此亭此碑,毁于文化大革命间。1982年9月远安县人民政府又动工修复了“回马坡纪念亭”,亭中立石碑,碑文与清代碑文相同。
道教武当太和宫殿字。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太和宫右下。始建年代不详;清时改建。堂内供奉三清、玉皇、真武、吕祖、灵官等道教神像,上悬金匾一块,匾书“生天立地”四个金色大字,为清代道光皇帝御赐;堂外额书“白玉京中”四字,堂檐各吊一棵风铃;堂额、桶扇之上均雕有许多道教仙话故事图案,技艺精湛,形象逼真。经堂附近原建有天云楼、天池楼、天乙楼、太和楼、龙庙等建筑。 区位及景点简介 皇经堂,是住庙道士诵经拜神的场所。在湖北十堰的武当山,每在晨钟暮鼓的时辰,道士们便集中在这里,做“早坛”、“晚坛”功课,每天如此,从无间断。 历史及定点概况 武当山大型庙观都专门设有皇经堂,这里洁净,清幽而神圣,一般人是不可以随便进入的。这座皇经堂始于明代,清代多次修葺,至今还保留有明清两代的许多建筑工艺和作法,具有历史和研究价值。 皇经堂神龛中供奉荡魔天尊造像,这是真武大帝的另一种型像,寄托着人们惩恶扬善,荡涤天下恶魔的愿望和企盼。 在皇经堂前,生长着一棵桂花树,已有400年树龄,每年仲秋桂花盛开,一片金黄,清香四溢,荡满山谷,数里外就能闻到桂花的幽香,被称为“十里桂花香”,是复真观独特的自然景观。
黄仙洞,俗称黄金洞,是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位为大洪山脉之南麓,座落在钟祥境内,距郢中镇六十六公里。《大洪山志》卷五.形胜篇载曰:“洞之山为黄仙山,相传黄石公憩此,故名。” 史料载:“黄仙山在山之南麓,其下有黄仙洞,豁然明旷,有龙潭,深不可测。”黄仙洞面向西北,全长2000余米,洞口壁高100米,宽70米。洞内蜿蜒曲折,迭宕起伏,丰富的石灰岩石在天然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经过极其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从而形成了极其奇特的洞天石林景观和十分丰富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洞内钟乳石比比皆是,形态各异,石针、石矛、石笋、石柱、石塔、石幔、石瀑,分别呈红、黄、白、褐等色,如玉似翠,景致诱人,色彩绚丽,扑朔迷离,气势恢宏,波澜壮阔。
座落在黄石市东部,三面环江。唯有一脉纤立山梁与千里楚山相接。西塞山素有长江中下游门户之称。为古樊楚三名山之一。从山形山势来看,西塞山壁立江心,横山锁水,危峰兀突,雄奇磅礴。从战争意义来说,是能攻能守的江上要塞。自东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一百多次较大规模的兵争都发生在这里。较著名的战例有:“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走恒元”、“李自成大战清军”、“铁索横江”等。 此山风光壮丽,其中胜迹桃花洞,仍隐现于飞壁流云之间,幽深古奥,神韵盎然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反映古代矿冶科技史的专门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境内。1984年12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展览大厅长36米,宽30米,高14米。4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内,清晰地展示了春秋时期运用木制榫接方框支架维护的竖井70个,平巷66条,盲井、斜井各1个。它们纵横交错,层层迭压,再现了当时开拓井巷采掘矿石的情况。排水巷道和木制水□,蜿蜒其间。古铜矿遗址是在铜绿山矿露天开采中发现的。矿区已探明的12个矿体,古代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采。根据遗留的炼渣推算,约产铜8~10万吨。1974年春至1985年夏,考古部门配合矿山生产有重点地进行了科学发掘,清理出西周至西汉延绵1000多年间的数百个(条)不同结构的木支架维护的采矿井巷和一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同时还出土了手工开采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工具。国家已将该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决定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古矿遗存长期保留,所压矿藏不予开采。古铜矿博物馆就建在保护区内一处春秋时期采矿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上。
被誉为“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坐落在黄石下陆区境内,主要由曼倩垴、揽胜垴、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方圆面积18平方公里。相传西汉武帝太中大夫东方朔,宦途失意,浪迹江湖,约在公元前100年结庐于此,东方山便因其 姓氏而得名。东方山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中植物繁茂,已查明的草木本科植物 20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在竹海树林中,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傲然屹立,独领风骚;“道洞云停、铁牛懒卧、灵泉卓锡、石船高撑、月涌禅关、仙履日暄、青松倒插、白莲频开”等古八景风采尤存,令人流连忘返;素有“高山出平湖”的东方山水库,碧波粼粼 ,清澈见底,更为东方山平添了几分灵气。东方山历史悠久,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初年的弘化禅寺历经千载,已传人七十三代,千百年来,弘化禅寺高僧辈出,先后有三位高僧进京说法,受到当朝皇帝的接见,并狭题赠赏赐。成为鄂东南佛教道东方山位于黄石市区西部,由走马寨、曼倩垴、揽胜垴三大主峰组成。三峰鼎足而立,各具特色。东方山山不高而树茂林深,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草、木本植物繁多,森林覆盖率面积达90%以上,是黄石城区中最大的林区。“禅关月涌、灵泉卓锡、道洞云亭”等古八景风姿各异,蕴育出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吸引着万千游人。东方山代远年长,早在春秋时期东方山山脉的长江之滨就出现了一座以狩猎器具命名的小城“鄂”。西汉武帝年间一代旷古奇才东方朔曾结庐于此,采药炼丹,布施于民,东方山也因其姓氏而得名。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建都武昌,东方山因其险要成为捍卫军国重镇的形胜之地,走马寨便是当年东吴都城卫队的营迹。东方山目前已成为集佛教文化和风景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1997年,东方山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2月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以其为代表的东方山22座大小寺庙散座在群山峰壑之间,构成了东方山独有的佛教文化特色。近几十年来,东方山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届庙会及“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传授三坛大戒法会”,游客信众遍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国内包括港 澳、台在内的20余个盛市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