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北的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长江三峡驰名世界。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人誉“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当山为道教圣地。国家级4A旅游景区,避暑胜地九宫山、闯王陵。地质公园隐水洞。 去湖北自驾游最佳季节:春秋两季。

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庙、玄武庙等寺院。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正面刻着"荆南雄镇",反面刻着"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棺、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重肃穆。土司城前临唐崖河,后傍玄武山,地势险要,a风光独具。
玄武山上的一对苍翠挺拔的夫妻杉,相传系覃鼎宣慰使的夫人田氏于明天启年间亲手所栽,至今,树高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方,如夫妻携手,恩恩爱爱。土司墓群处于土司城后山一带,建造别具一格,集中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 .

了解更多>>

唐杜工部之墓

唐杜工部之墓

在襄樊市襄阳城南岘首山西侧。即杜甫庐墓所在地。其《回掉》诗曾述:“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唐大历五年(770年)仲冬,杜甫病逝湖南,其后人自河南巩县前往奔丧,路经此处,邑人为纪念他,特于此建衣冠冢。民国时期,国民党五十一师师长范石山曾为墓碑题字,后散失。1983年襄樊市文物管理部门重刻石碑,立于墓前。墓高2.5米,直径5米,碑高1.8米,宽0.8米,上书“唐杜工部之墓”大字,书体苍劲雄浑。墓周青草遍缀,林木掩映,环境清幽安谧。

了解更多>>

坛子岭景区

坛子岭景区

坛子岭景区是三峡工地的制高点,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坛子岭因外形象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景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个景区包括观景台、浮雕群、钢铁大书、亿年江石模型室和绿化带等,综合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表达了人水合一、化水为利、人定胜天的鲜明主题。
坛子岭是了解三峡文化、观赏三峡美景、宣传三峡工程的旅游景区,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场所。目前,三峡坛子岭已成为三峡工地的代名词,江泽民、李鹏、朱容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中外游客游览三峡工地,坛子岭是必选和首选景区。作为一处旅游景区,坛子岭交通便利,游览设施齐全,安全、卫生、通讯状况良好,旅游商品丰富,综合管理完善,环境保护有力,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在三峡工程施工期间,年接待人数已达40至50万人,其中外宾在10万人以上,国家旅游局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殊荣。

了解更多>>

太子岩

太子岩

太子岩始建于元代初期。这里环境恬静清幽,气候宜人,远离世俗,是修炼悟道的佳境,故存有三清岩、七星岩、炼丹岩等古代隐士高人留下遗迹。古人作诗赞美这里是:“太子岩吞狮子峰,洞深雷响半虚空;黑龙去作人间雨,白鹤来栖涧上松。日吐金芒朝五老,烟横玉带绕三公;七星旗展飚轮降,时有天香下九重”。 紫霄宫后的展旗峰,松杉翠柏挺拔,林荫密布,景致怡人。绿荫中掩隐着一条明代古栈道,云梯蹬道上建造有一座重要的明代山门,门额石刻“太子岩”三字,这就是太子岩山门,进山门拾级而上可到达太子洞。

了解更多>>

太子桥

太子桥

在长扳坡公园西端当(阳)远(安)公路旁。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荆州(治今江陵),刘备败于当阳,传说其妻糜夫人抱着阿斗曾避难于此桥下,故名。阿斗,即刘备之子刘禅,字公嗣,三国时蜀汉后主。公元223-263年在位。为人庸碌无能,不思振作,即人称“扶不起的阿斗”。桥屡经修葺,保存至今。砖砌,单拱,古朴小巧。桥下溪水,潺潺注入沮河。两岸林木,婉蜒流碧,西北锦屏山,叠苍如绘,相互辉映,颇具意境。

了解更多>>

太子坡

太子坡

太子坡,亦名复真观。它背依狮子山,面对千丈幽壑,右临天池,雨时飞瀑千丈,左为下十八盘,故道如带飘逸。太子坡之名来由是:据传,则是因太子修炼意志不坚,欲下山还俗,遇姥姆以铁杵磨针点化后,复回山中刻苦修炼,故名复真观。
被誉为“海市蜃楼”的太子坡古建筑,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修,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山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
正殿右侧门外的建筑布局,利用起伏山势,向纵横两方展布,建造一栋栋楼房,组合成小院重叠封闭性空间,十分幽静雅适。现存建筑有藏经阁、皇经堂、道房、五云楼、照壁等。五云楼,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屋面,抬梁式木构架,依岩壁而建5层楼,楼面阔5间21米,进深8.15米,通高15.8米,建筑面积544.47平方米,占地面积224.92平方米。顶层有梁枋12根,交差叠搁,下以一柱支撑,计算周密,这就是古代木结构建筑杰作的“一柱十二梁”,也是太子坡闻名遐迩的一景。
从复真石桥拾级而上,是一座耸立在云端的山门。门为砖石结构,歇山顶式,下为石雕琼花须弥座,红墙翠瓦,拱门额书“太子坡”三个大字;门前为石墁平台,周护石栏;门内以山势的回转建夹墙复道。展堂转南北向,以大小不同的三重殿堂组成建筑主体。

了解更多>>

太乙洞

太乙洞

太乙洞风景区位于咸宁市温泉城区以南5公里处。相传太乙真人为治理水患,造福民众掘凿而成。实际上,据地质专家考证,太乙洞的形成,距今约360万年。洞名题字为我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书。
溶洞以“秀、奇、精”为主要特点,主洞全长2200米,为南北走向,前后自然贯通;5条支洞呈东南走向,长约1800米。洞中既有开阔粗犷可容纳万人的大厅,又有曲径通幽的小巷,最高处约20米,最宽处30多米。洞中钟乳倒悬,石柱林立,如一人间仙境。惟妙惟肖的太乙肖像、余音缭绕的天赐神鼓、坐洲观潮的鹦鹉、气势磅礴的大石瀑、巍然耸立的珍珠塔、群仙相会的石笋群、栩栩如生的卧龙池、鲲鹏展翅等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新开发的龙宫支洞,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美蛇化石,恐龙巢穴,石破天惊,一线通天,神蛙伴龙,景点奇特。出洞后便是景色宜人的太乙观。

了解更多>>

太平塘摩崖

太平塘摩崖

在利川市区北1公里许的山壁上。高5米、宽4.8米,依崖切成。石灰岩碑碣,中间阴刻80厘米见方楷书“太平塘”三子。右上角阴刻20厘米见方楷书“太平军”3字。此题刻为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寿辉部所留,距今600余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于1981年12月公布为第二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县拨款修建围墙、园林、标志牌、亭阁.

了解更多>>

太和宫大殿

太和宫大殿

太和宫大殿内供奉有真武、捧剑执旗和尊从官神塑像。其中,神坛正中的真武大帝、执旗捧剑等造像为明代铸造,均为铜铸鎏金。另外6尊造像,是道教神系中的六位天君,他们都是真武神团中真武大帝的部将,为清代作品,泥塑彩绘。太和宫大殿明清两朝文物同置一堂,反映出许多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太和宫是武当道教真武崇拜的重要朝拜神庙。在明代,不允许上金殿朝拜的普能百姓,这里就是他们和“祖师爷”见面并祈求保佑的最神圣的地方,而后便怀着希望和满足下山回家了。

了解更多>>

太和宫

太和宫

大岳太和宫位于天柱峰的绝顶上,是武当山的最高胜境,无论是道人信士,还是香客游人,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和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了武当山。
太和宫整体建筑布局是依居天险、随山就势,充分利用其山形的自然起伏;在构筑上借其峻险而添其隆重,以达到肃穆庄严、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到垂悬中的稳重和独步云天的威严。
来过武当山的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空间学专家、建筑专家等无不惊叹大岳太和宫所反映出的建筑思想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高度的统一,高度评价这“旷古之杰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太和宫的皇经堂是道徒们每天早晚颂经的地方,也是武当道教一处重要的祭祀场所。这座明末被火焚毁,清道光年间又重建的殿堂极富特色。它的隔扇门上全部浮雕着珍禽异兽和道教神仙故事,其工艺精湛又有着浓厚的民间文化色彩。皇经堂内神像、供器、法器琳琅满目,均为铸造艺术和雕刻艺术的精品。殿内正中高悬的“生天立地”的巨匾为清道光皇帝亲笔所书。
太和宫的小莲峰上有一殿房,里面置放着元代铸造的一座铜殿。这座距今已有近700年历史的铜殿为仿木结构,是研究元代铜铸艺术的珍贵实物,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铜殿。由于它原来置于天柱峰上,明朝建金殿时将其转运到这里,所以人们也称它为“转运殿”。借着它的谐音,许多香客和游人都到里面转一圈,以求“时来运转”。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