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其中著名的河南旅游景点包括龙门石窟、少林寺、黄帝故里、清明上河园、殷墟和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石人山、鸡公山、丹江口水库、武侯祠。

鼎室山风景区

鼎室山风景区

鼎室山距栾川县城2.5公里,交通便利,景色宜人,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最高气温25摄氏度。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是消夏避暑,散心游玩的理想境地。鼎室山风景区行程约10公里,海拔800-2100米,森林覆盖率97%。这里林密、泉灵、石奇、山秀、潭深、谷幽、风光原始,鸟语花香,野果满山,瀑潭相连,宛如一个世外桃源。
鼎室山风景区共分休闲区、原始森林区、观光区。休闲区景观自然,山灵水秀,景点密布令人咂舌。一路走来,溪流淙淙、飞瀑直泻、奇石怪状、泉眼汩汩、栈道天成、混蒙质朴、外旷内幽。“快活林”、“莲花坛”、“玉女池”、“晒衣石”、“彩虹瀑”、“处女潭”、“夫妻峰”、“聚仙谷”、“将军潭”---真是天地造化,步移景易。除此之外,进山途中,不时有兔跃鸟鸣,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鼎室山风景区属于原始森林,有的道路须栈道相辐,方能跨越泉潭,行走其上,颇有探险之韵。而这里茂密的原始植被,叫不上名字的奇花异草,必须低头、侧身才能躲过的山珍野果,以及不时飘来如丝如带的云雾,更增添了游客的神秘之感。行走其间,躁倦云消,倍感清爽。

了解更多>>

鼎湖芦苇荡风景区

鼎湖芦苇荡风景区

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阎乡文东村北600米,总面积约1万亩。此处地下泉涌,土肥水丰,地上草木丛生,芦兰疯长,蛙鸣鱼跃,鸟语花香,苇路纵横,荷花婷婷,蒹葭苍苍,是一处理想的梦中绿园。这里水质清澈,水量充足,不受黄河水位影响,常年水深保持在1.0米左右,是整个黄河流域独有的一块面积最大的生态湿地芦苇荡,在河南独有,在全国罕见,号称“黄河第一荡”、“西部白洋淀”。规划建设成集生态、游乐、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区。

了解更多>>

帝喾陵

帝喾陵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阏伯的父亲。是五帝之一。
  
  帝喾祠修建于汉。在元明又经多次修复。其殿宇雄伟壮观,松柏苍郁,碑碣林立。庙堂内中央有一口古井。梁上绘有彩龙,彩龙映入井中,栩栩如生。相传大旱之年求雨多有灵验,所以被人们誉为“灵井”。
  
  相传赵匡胤不得志时,去北方投奔郭威,路过帝喾陵,抽签问卜,当有天子命。后来他果然在商丘当了归德节度使而发迹。赵匡胤登基后,因商丘是西周时的宋国,又是后来的宋州,而定国号为“宋”。

了解更多>>

邓城叶宅

邓城叶宅

在商水县城西北16公里的邓城镇,是一座气宇轩昂、遐迩闻名的仿故宫样式建筑起来的叶氏庄园。叶氏始建于明末,以后规模逐渐扩大,至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主体建筑一宅三院,一院三节,每院楼房69间,共207间。宅西100间群楼,又名转厢楼,系叶氏当铺院;宅南100间群楼,系叶氏粮库。总共有楼房400多间,均系灰色砖瓦硬山式建筑,占上100亩。整个庄园建筑宏伟,规模壮观,实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感。
民国时期,叶氏庄园是商水县第三区政府驻地、七区联师学校校址,大部分楼房已损坏,拆除后改建为瓦房。主宅三院仅存一院,至今完好,共有瓦 房17间,楼房70间。
叶氏并非官宦门第,而是一开饭店的商人。那么,他们怎么会成为百万富翁,并拥有如此华丽的庄园建筑呢?说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据叶氏后裔叶国玺和近邻夏福全讲, 叶氏先祖叶绍颐,明末移民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当时沙河航运发达,邓城镇与沙河毗邻,行旅商贾多在此留宿中转。叶绍颐夫妇二人便在沙河码头开小饭店维持生计。一天晚上,有一陕西珠宝乘船来到邓城,宿于此店。第二天早晨珠宝商仓促开船西去,遗忘一包裹于店内。叶绍颐发现后遂把包裹放置起来,以待客商来取。第二年该珠宝商又宿于此店,叶绍颐将包裹取出归还珠宝商。珠宝商呆望着叶绍颐,异常惊讶地说:"此包裹遗失何处,我已忘怀,不想遗失在你店,真是天大的幸运。"商人将包裹打开,光芒四射,满屋生辉,珠宝玉器,无一遗损。珠宝商深为叶绍忠厚诚实感动,遂与叶结为异性兄弟,从此常来常往,亲密无间。后屡赠巨款为叶氏置田建宅,并资助其他经营,以表感谢和结义之情。加之叶绍颐夫妇勤劳持家,善于经营,遂成当地巨富。
叶绍颐后世子孙,继承祖上勤俭遗风,日富一日。至清乾隆年间,叶氏家族已是家财万贯,良田千顷,楼房林立。叶氏故宅现为镇文化站,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了解更多>>

登封嵩岳寺塔

登封嵩岳寺塔

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下的嵩岳寺内。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至今已有147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此塔雄伟挺拔,造型别致,全国少见。塔15层,高约40多米,平面呈十二角型,塔身呈抛物线状,塔的东、南、西、北四面设入口...

了解更多>>

登封嵩阳书院

登封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它面对双溪河,背靠峻极峰,西依少室山,东临万岁峰,山峦环拱,溪水长流,环境幽美,景色宜人。它与河南睢州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列名为嵩阳观,成为道教活动场所。唐高宗时,高宗两访潘师正,都以嵩阳观为行宫。五代后唐清泰时,进士庞士曾在嵩阳观聚众讲学,后周时改为太乙书院,成为儒学活动中心,宋初又更名为太室书院,宋仁守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重修太室书时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北宋鼎盛时期,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曾在此聚从讲学,使书字名声大振,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名儒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李刚、朱熹、吕海等也在此讲过学。金、元时嵩阳书院曾被更名承天宫,明侯泰重修书院时复名嵩阳书院,并建二程祠,清代叶封与耿介又重修之,使书院又得复兴。耿介曾亲自执教,传经授业,成绩显著。之后嵩阳书院一直是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

  嵩阳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书院内中轴线共五进,分别是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先圣殿内祀孔子及四大弟子象,道统祠内有周公、大禹、尧帝像。藏书楼原为存放儒家经典的书房。在讲堂之后有泮池,为儒家弟子中举之后回来绕行怀念宗师孔子的地方。中轴线两侧的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约斋、碑廊等。纵观嵩阳书院的建筑,古朴典雅,蔚然壮观。此外,嵩阳书院内还有《汉封将军柏碑》、北宋黄庭坚的《诗碑》、明代的《四箴碑》及《汉封将军柏图碑》、《石刻登封县图碑》等50余通。

  在嵩阳书院的东侧,有一侏高大无比的古柏,其树龄均在4000年以上,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汉封将军柏原有三棵,是汉武帝游嵩山时因见树高大而封之为大将军柏,二将军柏和三将军柏。三将军柏清初被火烧毁,现存大将军柏和二将军柏,其中二将军柏较为壮观,它高约30米,围径15米,虽然树皮剥落,躯干龙钟,但依然生机盎然。树干下部有一枯孔,南北相穿,好象一座门庭过道,洞中能容数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干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又如金鸡欲飞。著名诗人朴初曾留下\"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诗句。

  书院的将军柏,小的称为大将军,大的却称二将军,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相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来游嵩山时,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刚一进门,只见一棵高大的柏树,身材奇伟,枝叶茂密,武帝仰望许久,随口封为\"大将军\"。穿过二进院,又见一棵柏树比\"大将军\"还要高大,因皇帝是\"金口玉言\",大将军已经封过,无奈只好封其为\"二将军\"。随从官员觉得武帝的加封不合情理,想向皇帝建议,但不聚直讲,只好从侧面向皇帝提示说。\"这棵树可比前院那棵大得多呀!\"汉武帝固执巳见,说:\"什么大呀小呀的,先入者为主!\"随从官员一时无语。汉武帝继续向后走,又见一棵更为高大的柏树,他便一错再错,封之为\"三将军\"。由于汉武帝不公,封的三个将军都有情绪,\"大将军\"感觉自己名不副实,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久而久之,慢慢地变成了率腰树;\"二将军\"心生闷气,连肚子都气炸了,变成了空心树;\"三将军\"更为恼怒,于是自焚而死。为此,登封县内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更为生动地阐明了这事:\"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三将军恼怒自焚死。二将军不服肚气炸。大将军笑倒墙头上,自觉有愧头低下。是非颠倒两千载,金口玉言谁评价?\"

  嵩阳书院明代石刻\"登封县地图\",刻于不万历癸巳年(公元1593年),图上详细刻制着嵩山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和山川、河流、道路、村镇等名称,是登封文物分布图,又是登封县地图。登封县文物名胜尽管志书都有记载,但用地图形式直接描述的,仅此一块登县石刻地图。这块石刻地图轮廓清楚,位置准确,一览此图,对登封县的全貌和文物分布一目了然。明代石刻登封县图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登封地理、文物和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在嵩阳书院大门外南侧,有一高大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即唐碑,高9米,宽2.04米,1.05米,为嵩山地区碑制之冠。碑系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主要记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练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唐著名书法家徐浩八分古隶楷书,其字态端正,一笔不苟,刚柔适度,笔法遒雅,是书法之珍品。碑的背面和两侧有欧阳永叔跋文和游人题词,大都为唾骂撰文者李林甫的文字。

  石碑由三部分组成,碑下部为精雕长方形石座,四面刻有十个石龛:前后各三,两侧各二,龛内十座浮雕武士像。中部碑身上刻碑文。碑首分三层,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宝珠两边,两只卷尾石狮,后脚盘蹬在宝珠的基座上,前爪把持宝珠,狮嘴吞吻在宝珠上面,栩栩如生,十分壮观;中层较大,上面浮雕连续的大朵云气图案;下层的四边稍大于碑身,前面篆刻额文,额文两边浮雕双龙、麒麟。该碑雕工精细,达练圆熟,是唐代石刻艺术之珍品,也是研究嵩阳书院历史及宗教的不可缺少的史料。 旅游小贴士: 登封市内及景区拥有各类宾馆、旅馆、饭店、招待所达数百家,方便、舒适。少林国际大酒店、鹿鸣山庄、天中大酒店等

了解更多>>

登封少林寺

登封少林寺

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孝文帝诏令于少室山阴密林之中创建寺院,因而得名少林。又一印僧菩提达摩飘洋过海,历时三年到达广州,途经南京 ,一苇渡江,于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来到少林,九年面壁,重回寺院,创立禅宗。因而达摩被尊为禅宗初祖, 少林寺被誉为禅宗祖庭。禅宗的修练方法以壁观坐禅、静坐修心为主,时间长了肢体麻木,精神萎靡不振。加之少林寺地处深山密林之中,毒蛇猛兽经常出没,歹人侵扰。达摩祖师就创造了含十八个动作的健身操,供徒弟们演练,称为“达摩十八式”。经过历代武僧演练、完善和融汇贯通,于北宋时形成一种武术体系。少林寺禅拳合一,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现存寺院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中轴线上的建筑共分七进,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立雪亭、西方圣人殿。珍贵文物有少林寺御匾、世民碑、达摩面壁影石、拳谱壁画等。
位于少林寺西五百米处,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墓地。现存自唐至近代的墓塔 240多座,占地13000多平方米,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塔建筑群。其代表性墓塔有唐朝的法玩塔、无名塔、宋朝的普通塔、元朝的古岩塔、裕公塔、明朝的小山塔、近代的行正塔等。

了解更多>>

登封立雪亭

登封立雪亭

该亭名立雪亭,深阔各三间,檐下施雕花石柱,是一座小巧玲拢的单檐殿式建筑。建于明代,1980年翻修。这里相传是二祖慧可,立候达摩,雪过及膝,断臂佛前,得到衣钵法器的地方。殿内神惠中央供奉铜质达摩坐像,两测四个泥塑像分别为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营上届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是清乾隆皇帝所题。佛臼后面放置紧那罗像一具,裸路赤足,大咧不拘。亭前有千枝柏两株,枝条层层弯垂,棚架于27级的垂带式台阶上,把亭的景色点缀得分外清幽。

了解更多>>

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成镇。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台身形状是覆斗状。

了解更多>>

登封法王寺

登封法王寺

法王寺位于登封县城北五公里许的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北依嵩岭,合抱如椅。俯瞰二熊诸山,排列如拱,山峰罗列,溪水潺流,苍松翠柏,景色秀丽。寺东有峡,形若半圆形的大门,位于嵩山顶端,为“嵩门”。 每当仲秋佳节,天气晴朗时,皓月从嵩门升起,在法王寺大殿月台上观赏皓月初生的良景,可以看到皎洁丰满的明月,置于嵩门之中,如银镜镶嵌山峡,谓之"嵩门待月",是登封佳景之 一。古人称颂法王寺为"嵩山第一胜地"。
法王寺创建于公元71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是我国最早的寺院之一,比洛阳白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 寺内现有房四十余间,全部面积约为五千平方米。寺内保留的文物有不少古塔、古树及石刻。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