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其中著名的河南旅游景点包括龙门石窟、少林寺、黄帝故里、清明上河园、殷墟和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石人山、鸡公山、丹江口水库、武侯祠。

函谷关东门关楼

函谷关东门关楼

原关楼已不存在,现在看到的是1992年开工修建的复古建筑。东门关楼南北长71.2米,高21.5米,呈凹型,坐西向东,控制着入关的要道。关楼为双门双楼悬山顶式三层建筑,楼顶各饰丹凤一只,所以又叫"丹凤楼"。

了解更多>>

函谷古道

函谷古道

东起宏农涧西岸的函古关东门,横穿关城向西,由王垛村的果沟、黄河峪、狼皮沟至古桑田(今稠桑),全长15公里,是这一带唯一的东西通道。谷深50一70米,谷底宽10米左右,窄处只有2、3米,谷岸坡度40一80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古书上说函谷关道"车不分轨,马不并鞍","一泥丸而东封函谷"。近年村内一农民在田间劳动时,曾挖掘出一具古代人骨,发现其身上中箭十多处,经文物部门鉴定,死者身上的箭簇为战国时期制品,可见当时战争之斑。

了解更多>>

函谷碑林

函谷碑林

函谷碑林修建于1988年秋,碑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有石碑62通。其中不但有从灵宝各地搜集来的古碑,如宋代的法制碑、唐代的地震碑、杨贵妃之兄杨仲嗣的墓志碑、明代吏部尚书许天官夫人的墓志碑等,而且也有近现代书法名家书写名人吟咏函谷关诗文的新碑,如:清代康有为给当时的灵宝县长写的条幅石碑,李向阳原型的笔文碑等。
历史上函谷关有三处,除了上面说的春秋战国时期建关的函谷关(即通称的秦关)外,还有汉关和魏关。

了解更多>>

韩琦庙

韩琦庙

始建于北宋年间,是古相州人为纪念北宋三朝宰相韩琦修建的生祠,至今大殿仍保持元代大梁顺弯就势的梁架结构,是河南省罕见的元代建筑梁架。

了解更多>>

韩愈陵园

韩愈陵园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倡导和发起了“古文运动”,大力提倡秦汉以前的“古文”,并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自己的主张,树立了一代文风;他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他济爱黎民,为民谋利,重用人才,尽力传播中原文化,赢得了人民的千载崇敬和景仰,后人尊称他就是“文起八代之衰”、“百代文宗”。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韩园即是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而建,韩园位于焦作孟州市洛常路北侧韩庄村,距焦作市区72公里,南濒黄河,北倚太行,丘陵环抱,古柏苍翠,雄伟庄严。神道碑是韩愈门生皇甫是撰文,陈述了韩愈的平生经历,墓考碑是清代一位学者撰文,洋洋两千字余字,稽古廉今,陈述了考证韩愈墓地的经过。后边以七言古诗四十韵颂之。韩愈墓前两株侧柏为唐代遗物,系建墓时所植,距今已经1170多年。历经千余年风霜寒暑,仍然生机勃勃,雄壮苍劲,巍峨高大,枝繁叶茂,被世人称之为“唐柏双奇”。是孟州八大景之一。

了解更多>>

海明农耕民俗文化村

海明农耕民俗文化村

在国家AAAA景区重渡沟滴翠河的尽头,一条穿林漫石急泻而下的小溪两侧,是爬满青藤的曲径长廊;古朴粗犷的土墙茅屋;翠竹掩映桃红李白的农家小院;流着浓白豆浆的水花磨;散发着酒香的老酒院;飞速旋转的制陶轮;旷野小道,菩萨香火旺;田埂地头,“针”金野花艳。穿长衫大褂的文人雅士;着短袖粗布的老翁村姑,一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豫西山村画面。这便是全国唯一一家操作型民国山区民俗文化景区------海明农耕民俗文化村。
地方传统手工作坊荟萃:老酒馆、土油坊、土陶坊、豆腐坊、纺织院、草鞋坊、铁匠铺、打绳场等豫西传统手工业,以真实性的操作展现给游客,并让其亲自参与,生产出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尤其是老酒馆生产的纯粮佳酿,装于土陶坊制作的陶瓶中,已成为馈赠亲朋招待之上品。
地方传统民间娱乐集锦:高空民间故事狮子上绳表演。二十米高的杆顶上,六平方米的表演场,同时容纳两大两小狮子表演,堪称中原一绝,另有民间叨鸡、打棒、走三六九、憋死牛、荡秋千、魔术表演等数十种民间娱乐,给人以乱花迷眼之感。
地方传统饮食文化演艺:一次可容纳200余人的竹建筑狼戴帽农家饭庄,按季节推出农家饭菜达数十种,在重渡沟首屈一指,尤其是狼戴帽馍、狗枝杈、豌豆糕、大糁汤、面旗汤、豆腐脑等倍受游客青睐;八碗四盘、八大四小等农村待客形式深受游客欢迎。这里用的是土碱、土酱、土醋、土味料。无公害的菜园子近在咫尺,游客可亲自采摘食用。炊具、餐具除非铁瓷不可者,其余全是竹木制品,这里是地方饮食文化的展览品尝馆。

了解更多>>

过风口

过风口

过风口景区在双庙乡东北,区内多红枫、橡栗、黄栌等树木。夏日一片葱绿,碧波荡漾;秋天红叶满山,胜似花卉。返头岭下有一小村,名七砍。相传这里的树木长的很快,古代官军拟征服影桂和尚,从此经过,树障无路,就派军士砍伐开路,结果前面砍后面生,仍然无路,最后以黑狗血阻止了树木的生长,才得过去。今天这里仍旧森林茂密。深秋红叶是该景区的突出特色。

了解更多>>

国色牡丹园

国色牡丹园

宋代诗人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一文中写道: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此句即道出了洛阳的地脉使牡丹得天独厚。
洛阳位于黄河中下游、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东端。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牡丹栽培。早在隋代的皇家园林--西苑中就开始大量地种植牡丹。洛阳牡丹以品种繁多,花色奇丽而名扬天下。故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名句流传于世。
洛阳盛产牡丹,民间有个极有趣的传说。
说是在隆冬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武则天饮酒作诗,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谁知道牡丹枝干虽被烧焦,到第二年春,反而开得更盛。人们对牡丹更有偏爱,赞之为“劲骨刚身”、“焦骨牡丹”。宋代欧阳修曾把中国各地的牡丹加以对比,得出了牡丹“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的结论。自此,“洛阳牡丹甲天下”说便流传于世。
国色牡丹园又名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位于洛阳市邙山中沟西。占地面积700亩,其中牡丹观赏园分南园和北园,面积400亩,育苗300亩,搜集国内牡丹园艺品种500余个,野生种6个,培育新品种72个,数量50余万株,引进国外园艺品种100余个,数量5万株。年繁殖九大色系,品种齐全,花大色艳的优质商品牡丹30万株。目前,已成为野生牡丹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的国内最大生产基地。

了解更多>>

郭守敬观星台

郭守敬观星台

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观星台位于登封城东南十二公里的告城镇周公庙内,距周公测景台二十米。
观星台由台身与石圭、表槽组成。台身上小下大,形似覆斗。台面呈方形,用水磨砖砌造。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屋通高12.62米。台下边宽16米多,上边约为下边之半。在台身北面,设有两个对称的出入口,筑有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簇拥台体,使整个建筑布局显得庄严巍峨。台顶各边有明显收缩,并砌有矮墙(女儿墙),台顶两端小屋中间,由台底到台顶,有凹槽的“高表”。在凹槽正北是三十六块青石平铺的石圭(俗称量天尺)。石圭通长31.19米。观星台的建立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科学的巨大成就。
门票:10元

了解更多>>

郭亮影视村

郭亮影视村

郭亮村位于辉县市西北部太行深山区,这里山高谷深,林木茂盛,泉水叮咚,流水潺潺,民风淳朴,环境幽静。
在郭亮村,到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怪石,喷金溅玉的流泉、飞瀑,高古幽深的溶洞。在村300米的山谷内,有两个石灰岩溶洞,白龙洞与红龙洞,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过红龙洞不远,即到喊泉和流水崖处。喊泉只要大声喊叫,泉水便会涌出,甚为奇妙。过流水崖,便到了龙涎泉。站在山下,只见数股泉水从百余米高的龙口中流下。在郭亮村后边的华山腰有一天然石龛,盆沿螺奉,形如莲花,人称莲花盆。左边有一天然舞台和可容纳千人的剧场,右边有天然的观音床,梳妆台。相传王母娘娘遨游神州时曾在此小憩,畅饮甘泉。村西南,有一怪异地,名曰:不碟凹。炎夏结冰,寒冬冒出滚滚热气,实为一大奇观。
原始自然的民俗风情与雄山秀水吸引了许多影视剧组到此拍片。随着《清凉寺的钟声》、《倒霉大叔的婚事》等30部作品在此先后完成,“影视村”之名不胫而走。全村90%以上的农民都当过群众演员。一些影视剧拍摄现场,如今都成了郭亮村独特的旅游风景点。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