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其中著名的河南旅游景点包括龙门石窟、少林寺、黄帝故里、清明上河园、殷墟和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石人山、鸡公山、丹江口水库、武侯祠。

济源黄河三峡

济源黄河三峡

黄河三峡景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十大热点景区、中原四大避暑胜地。

了解更多>>

吉鸿昌墓

吉鸿昌墓

吉鸿昌墓位于郑州市西郊烈士陵园内。吉鸿昌是著名的抗日英雄,1934年11月24日在北平就义。他的墓用水泥砌成长方形,墓前立一石碑,碑首嵌有吉鸿昌烈士瓷像。距墓冢90米处建有纪念碑和纪念亭。纪念碑上镌刻胡耀邦题写的“吉鸿昌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墓冢四周松柏翠绿,令人有庄严肃穆之感。

了解更多>>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位于扶沟县城内的吉鸿昌烈士纪念馆为省级文保单位。江泽民同志为该馆题写馆名,为纪念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而建。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占地6300平方米,由山门、广场和展厅组成。大门朝东,巍峨壮观的仿古式门楼正上方由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亲笔题写的馆名:“吉鸿昌将军纪念馆”。进入园内,两侧有假山点缀,水泥道路两旁平坦有形,北侧有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河南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的立碑。西侧为小何庄殉难烈士纪念碑(30平方米),沿路北行是纪念馆广场,广场面积600平方米,广场正中央由花岗岩砌成的底座上,竖立着戎装的吉鸿昌将军半身铜像。广场正北就是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的主展馆,展厅面积为190平方米,展出实物10件,展出版面163副,主要介绍生平事迹。东 侧为名人书画馆,内展邓小平、陈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吉鸿昌将军的亲笔题词,另有书法家,书画家等名士笔迹134副(件),所展版面面积130平方米。最西侧为扶沟县烈士事迹陈列馆,全县有386名有志之士为国捐躯,展厅利用版面63副90平方米,展出22名烈士的英勇事迹,展出实物108件,扶沟县革命烈士英名台上记录着各乡镇近300名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英名。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前身为扶沟县烈士陵园,筹建于1962年,1964年陵园建成,1979年筹建激鸿昌烈士纪念馆,在将军牺牲50周年即1984年之际,更名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东临周郑公路,南临311国道,距京珠高速公路45公里,交通便利。纪念馆整体搬迁工作已纳入县政府2003年十二件实事之一。2004年完成配套设施和绿化,新址设在县城南三环路侧,是省、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

了解更多>>

鸡冠洞

鸡冠洞

栾川城西3公里的君山北麓,有一座陡峭的孤峰,貌似雄鸡昂首引颈高啼,山顶恰似鸡冠,景致秀美,山中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地下溶洞,即是鸡冠洞。
鸡冠洞景区山青、水秀、石奇、洞幽,四季成游。春天,春花烂漫、十里飘香;盛夏,浓荫蔽日、飞瀑流泉;金秋,红叶满山、层林尽染;隆冬,冰挂银条、松柏凝翠。鸡冠洞被誉为“北国第一洞”。严冬季节,洞内热浪扑面,暖意融融;盛夏酷暑,洞中寒气侵袭,清神爽心,爽凉宜人。被誉为“自然大空调”。
洞内旅游资源丰富,洞中共有景点168个。尤其是“众仙迎客”、“金鱼渡仙翁”、“贵妃出浴”、“玉兔望月”、“海豚戏珠”、“鲤鱼戏水”、“八仙拜佛”等88个景观,姿态奇异,形象逼真。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石花、石盾、石珠、石琴、莲花池、透明石等景观,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如弥佛行吟,神态庄严;似百兽觅食,气势狰狞;这边老翁含笑,那厢童子拍手;有桥似层层彩虹横跨,有塔如朵朵灵芝压叠……更有庞大的石琴,以石击之,可奏出美妙乐曲。

了解更多>>

箕阴避暑

箕阴避暑

箕山北面山坡枝叶茂密,林荫浓厚,两崖石壁如剑,石洞阴润整洁,芳草苔蔓如毯,溪水淙淙似琴。炎夏仲秋之时,这里环境幽雅,景色秀美,空气湿润,凉爽无比。因而,人们常常云集于此览胜避暑。
相传,上古时代,高士许由、巢父在箕山隐居,劳累之余,便来箕阴乘凉避暑。因此这里留有“许田祠”、“洗耳泉”、“饮牛坑”、“拴牛橛”等名胜古迹。
西汉元封元年,武帝刘彻,游历中岳打猎于箕山,正是炎夏酷暑季节,天到午时,武帝收弓,汗流浃背,于是来到箕山之阴避暑,时间不长,即有暑收入秋之感。武帝不禁哈哈大笑,对随从们说:“朕暑收矣!”。古往今来,每到暑夏,常有游人到此消夏避暑,故有“箕阴避暑胜地”之称。

了解更多>>

会兴古渡

会兴古渡

会兴渡是黄河上著名的三大古渡之一,位于市区北部6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会兴镇,与北岸山西平陆的茅津渡隔河相望。因古代平陆属陕州,故历史上统称为茅津渡。两岸峡谷对峙,河水平静,风景秀丽。
会兴渡地势险要,古代就是豫西、晋南物资交流的水上通道和军事要地。公元前658年,晋国假虞灭虢,由茅津渡渡河南下,一举奏捷。公元前624年,秦军从这里北渡伐晋。东汉末年,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由此仓皇北逃。唐朝安史之乱时,唐肃宗为平判,借回纥兵3000人,也由此跨入中原。辛亥革命中,秦陇豫复汉军两次东征,在渡口附近与清兵激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渡是转移我地下党员,保存革命力量的要道。1947年8月22日,陈谢大军在茅津渡和济源长泉渡之间,乘油包渡河,渡了三天三夜。历史上著名的山西潞盐,也多由此摆渡。
解放后,会兴渡经过几次整建,已成为黄河上最大的机动船舶渡口之一。茅津夜渡为古代陕州八景之一。黄河一般不夜渡,紧急时,这里却是可以夜渡的。黑夜间,船工喊着号子,驾舟在浊浪中前进。船上灯火摇曳跳动,乘船的人内心紧张,此时此景,在黄河上的确是惊心动魄,难以见到的。

了解更多>>

回銮碑

回銮碑

回銮碑(又名契丹出境碑)座落于濮阳县城御井街,是记载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公元1004年,契丹族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肖太后率兵二十万进攻北宋,兵临澶州。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等主战派的督促下,御驾亲征,于澶州大败辽兵,双方议和,订’澶渊之盟’。在班师回京之前宋真宗曾赋诗以志这次亲征胜辽之事,由寇准书丹,镌石于城内,也就是现存的回銮碑。御井相传是当年宋真宗用过的水井,旧志称’御井甘泉’,为濮阳八景之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回龙风景区

回龙风景区

回龙风景区位于辉县市上八里西北部25公里处的太行深山处,海拔高度800米至1725米,游览面积26余平方公里。五大景区包揽红色景观、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上百处。
提起回龙,就一定会想起那荡气回肠的回龙精神。2002年央视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人大代表张荣锁被誉为“现代愚公”,他身先士卒,带领党员、民兵、村民修盘山公路,开挂壁隧道,创造了筑路史上的一项奇迹,盘山公路如巨龙腾飞,蜿蜒八公里终达摩天崖;S型隧道或明或暗,曲折盘旋,扶摇直上直通清风关,它们不仅是到达山顶的必经之路,还成了一道振奋人心的红色景观。
对于回龙景区,我们还会想起浓郁而独特的道教文化。老爷顶海拔1570米,因山顶自古建有祖师庙而得名。又因铁钟、铁鼎、铁瓦点缀庙宇其间而著称天下一绝,被考古专家赞誉为“天下第一铁顶”,为道教发祥地之一。素有“南金顶、北铁顶,南顶在武当,北顶在太行”之说。 另外,从山下到山顶,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神韵犹存,数十处明、清建筑,风格独特,耐人寻味。2000年9月25日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回春河景区

回春河景区

回春河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部,距市区50公里,面积169平方公里。
景区森林茂密,植被原始,山水并茂,瀑潭并存,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有千米以上山峰95座,大小河流30余条,野生动物、植物达22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涧河谷、龙潭瀑布、小龙峡、七仙潭、大南山等十大景区,各具特色、粗犷又灵秀,古朴而神秘。
阳春三月,芳草如茵,碧水长流,山花烂漫,遍地清香;盛夏,草木繁绿,浓荫蔽日,蜂飞蝶舞,山青水秀;深秋时节,野果累累,金菊满山,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冰柱倒挂,一派北国风光。是一个佳境荟萃、神奇莫测 的旷世胜地,一片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绿色世界,又是一个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森林探险、教学实习、科学考察、回归自然的绝妙之处。

了解更多>>

辉县百泉

辉县百泉

百泉景区位于市区西北2.5公里处,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以秀水青山、古迹名胜享誉中州。百泉风景趣在泉水,美在苏门,兴在名胜。

百泉位于辉县市中心西北五华里的苏门山南麓,因湖底遍布泉眼,故名百泉,泉水自地穴迸出,累累如贯珠,又名珍珠泉。百泉早在三千年前殷商即行开凿,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防泄水,绕岸砌石,成一长方形泉湖。湖水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米,经常流量四至五个,最深处达三米,水温常年二十度左右,冬暖夏凉,湖水四季碧绿,清冽纯净;湖内鱼来蟹往,荇藻交横;湖畔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曲桥相接;湖周古柏参天,绿柳婆娑,山水楼台交相辉映,千百年来,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百泉因百泉湖而命名。它远溯于三皇时期,盛名于殷商时代。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劳动人民就已由衷地唱出了赞美百泉的诗句。历经劳动人民的整修、改造,使百泉成为中原地区著名的古典园林,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古建筑达90多处,其建筑风格既有南方的小巧玲珑、清新秀丽,又有北方的雄伟壮观,富丽堂皇,集南北方建筑艺术为一身,加上美丽的自然山水,被人誉为\"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

  百泉湖畔,遍布历代修建的亭台楼阁寺祠院殿,始建于元的清军阁,四周翠柏环绕,雄伟壮观。\"涌金\"、\"喷玉\"、\"灵源\"、\"放鱼\"、\"洗心\"、\"下马 \"诸亭沿湖而立,设计古朴,造型玲珑剔透。其中:以\"涌金亭\"为最,亭中嵌有碑刻五十余块,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于元佑年间游览于此,挥毫疾书\"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书体楷行柔中藏锋,游人称赞不巳。

.儒效篇》云:“武王伐纣,暮宿于百泉。”有力地证明了百泉早在3000多年前就是风光怡人的旅游胜地。著名学者朱有介在《关于园林概念的形式、发展、性质及对美学的特殊功能问题的思考》一文中也称百泉风景区3000多年前已是“可供游钓的准风景区”。以后历经劳动人民的整修、改造,使百泉成为中原地区著名的古典园林,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古建筑达90多处,其建筑风格既有南方的小巧玲珑、清新秀丽,又有北方的雄伟壮观,富丽堂皇,集南北方建筑艺术为一身,加上美丽的自然山水,被人誉为“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

17℃左右,冬暖夏凉,清澈见底,毛发可鉴。泉水自湖底石隙喷涌而出,累累不绝似串串珍珠,阳光照射,颗颗金光闪耀,如金似玉,故又有“涌金泉”、“珍珠泉”之称。元代词人王磬在《咏百泉灵源泉》中赞曰:“济南七十二泉,散在坡迤百里川,未似共城祠下水,千窠并出画栏前。”1996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周维权先生称赞百泉景区:山水与人文相结合很有特色,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且泉眼之多,蔚为壮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罕见。时值“三伏”酷暑,湖畔石阶一坐,淋漓大汗顿然被丝丝凉意逼走;“三九”严寒,湖面升起腾腾薄雾,袅袅娜娜弥漫于亭台楼阁之间如入仙境。泛舟湖面,亭台楼阁点缀在平湖远山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184米的苏门山,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历代众多名人志士、文人墨客的驻足挥毫,使其在全国众多名山大川之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里曾诞生了北宋五子之一,著名理学家,一代易学大师邵雍和明末清初中国三大儒之一的著名学者孙奇逢。山光水色,妖娆妩媚,又曾吸引了历代名人志士到此隐居、游览和讲学,如晋代高适、孙登;“竹林七贤”;唐代诗人贾岛、画家吴道之;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金代诗人元好问;元代中书令耶律楚材、许衡、姚文献;明代的唐寅、黄辉、魏允贞;清代的乾隆皇帝、郑板桥等,他们面对迷人的青山碧波,触景生情,或赋文吟诗,或泼墨作画,留下了珍贵的墨迹瑰宝。今天的百泉景区,各类碑刻多达350余块,省级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以上45处,一般保护点则更多,又使百泉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展现出更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百泉历经开凿,清乾隆十五年,绕岸砌石,成一长方形泉湖,湖中心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径,曲曲折折,将湖中的亭阁小桥联在一起。钓鱼亭、湖心亭、南大厅、下马亭、课桑亭、涌金亭、喷玉亭、灵源亭、错落有致地点缀在湖畔,独具匠心地玉立在湖间,玲珑秀丽,煞是好看。

今日的百泉湖,风光绮丽,景色宜人,湖水碧波荡漾,清澈纯净。湖畔刚复修的喷玉、灵源、放鱼、下马、诸亭延湖而立。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涌金亭中挥毫疾书“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1928年所建的湖心亭中高高矗立的“人民百泉”碑,镂刻着百泉饱经沧桑的履历。始建于元朝的清晖阁,原是元朝郭子忠的花园,阁周古柏环绕,绿柳婆娑。

站在游廊桥上,凭栏南眺,南湖风光,一览无余。南湖面积2.9万平方米,湖内兴建了国家级标准游泳池和儿童游泳池,湖中央各种游艇、划船等游乐设施应有尽有,体现了“北湖游览,南湖游乐”、“北湖静,南湖动”的景区特色。南北两湖,清涟荡漾,象两株出水的并蒂莲花,争芳斗妍,竟相媲美。每逢佳节,灯会、水鸭、烟火等民间娱乐活动再起高潮,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