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其中著名的河南旅游景点包括龙门石窟、少林寺、黄帝故里、清明上河园、殷墟和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石人山、鸡公山、丹江口水库、武侯祠。

夏后皋墓

夏后皋墓

夏后皋墓位于陕县东南雁翎关关口北,三(门峡)洛(宁)公路东侧的高埠之上,距三门峡市约28公里。其墓呈圆丘形,高约1.5米,周长约30米。古树苍苍,草木茂盛,庄严肃穆。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即指此地。夏后皋是夏代帝王孔甲之子,公元前1785年登基,在位11年。相传暴君夏桀就是他的孙子。夏的活动范围我在豫西晋南一带,至皋时数迁都邑,统治基础已不稳固。当时部落间战争十分频繁,皋极有可能在转战途中死去葬此。60年代,郭沫若、夏鼐曾来此考察夏文化。距夏后皋墓不远处有唐绣岭宫遗址,绣岭横云为古陕州八景之一。

了解更多>>

夏侯渊墓

夏侯渊墓

三国夏侯渊墓,文保单位。旁边曾有夏侯惇墓,现已被毁。

了解更多>>

洗砚池

洗砚池

洗砚池位于长葛老城镇内福泉井之旁,池呈长方形,长80米,宽30米,水深1-3米。池水呈墨青色,久旱不涸,池边有一高台为钟繇学书台,池前立有1920年《重修洗砚池碑记》碑,高0.91米,宽0.4米, 碑文记述了钟繇的书法成就及其学字精神,对重修后的洗砚池景观也作了描绘。据传三国时期大书法家钟繇常邀胡昭字台上练字,穷究先师技法,久而久之写秃的笔堆集如山,写过的纸帛弃之成垛。由于洗笔洗砚,把满池的水都洗成黑色了。解放后,人民政府曾对此进行了修复、保护。

了解更多>>

西周铸铜作坊遗址

西周铸铜作坊遗址

西周铸铜作坊遗址,在今洛阳火车东站正北,北窑村西南的第二台地上。东临洛河,并依邙山,面积约10多万平方米。出土大量熔铜炉残壁、陶范碎块、制范工具,以及红烧土块、木炭等遗物。
据对熔炉残壁的分析,可知当时熔铜采用的是内加热式的炉子。炉子分大、中、小三种。大型炉子是用草拌泥和沙为材料,以泥条盘筑法作炉圈,然后砌成炉子,内径约1米左右;小型炉子是用大型陶器如瓮之类的容器上涂一层厚厚的炉衬,即可使用,内径仅30厘米左右,熔铜的燃料是木炭,冶炼时采用鼓风囊来鼓风助燃。温度一般在摄氏1200度以上。大型炉子高达1.5米左右,是竖式鼓风炉,它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现代鼓风炉的雏型。这表明在西周时我国的冶炼技术已相当先进。
从出土的大量陶范分析,可知当时的制范流程是,先制母范,即模型;然后按照母范上规划好的分型方案制作外范,即铸型。一般简单的器型用双合范,复杂的器型用多合范。每片范的分型面上都对应地做好三角楔形的榫卯、长方形的子母口,以便合范时扣合,工艺相当精密。
从出土的陶范看出当时铸造的器物种类很多,有鼎、簋、卤尊、爵等。还有车马饰器、兵器等。从出土的卜骨、卜龟以及被杀害的奴隶尸骨来分析,当时在开炉浇铸时可能还要进行占卜和杀牲祭祀的仪式。
这座大型青铜器作坊建于西周初年,毁于西周中期穆王以后,距今约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

了解更多>>

西峡县老鹳河漂流风景区

西峡县老鹳河漂流风景区

鹳河漂流位子西峡境内老鹳河上游,距西峡县城42公里、311国道、豫48省道从中通过。与龙潭沟瀑布群、耍孩关峡谷、老界岭风景区等重要景点形成黄金旅游环线。
老鹤河是丹江的源头,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主要干流长254千米,流域面积4219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漂流段落整480多米,漂流距离12公里,是中原地带最早开发漂流,漂流距离最长、最刺激、规模最大的项目。被人们称为“中原第一漂’。现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
漂流过程中沿途佳景颇多,有“鹳河第一滩”。“九龙滩”、形象逼真的“卧龙”、“龙椅”、惊心动魄的“跳舞滩”等大小十八滩。在感受浪竭飞舟的同时,戏水也是灌河漂流的一大乐趣。这里天天是泼水节,处处是水丈区,无论认识与否,见面礼就是相互泼水。遇到水缓处,跳到清澈见底的河中一游,你会感到“忘记时间”、“忘记身份”、“忘记年龄”、“忘记烦恼”。
鹳河漂流全程12km,河水平均流量20m3/s,因受到热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多集中在5-10月份,平均降水量约800毫米,河道时宽时窄,最宽处达30m,最窄处只有5m,既有急流险滩,又有平湖深潭,是漂流的理想河段。
鹳河漂流属于自然风光游,全程共19个激流险滩顺流而下,一波三折,浪遏飞舟,惊心动魄,有惊无险,在蜿蜒、曲折的河流中,游客或博浪闯滩,或戏水嬉闹,可纵情放怀,回归自然。整个河流内山势起伏,植被及地貌组合类型丰富,其中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树、桫罗树等珍稀植物。还可使游客领略两岸险峰绝壁,茂林修竹,可见空中鹳鸟飞翔,河面鸳鸯戏水,水下鱼虾飞跃。一幅世外桃园的优美画面。

了解更多>>

西沃石窟

西沃石窟

西沃石窟位于新安县正北40公里西沃村东、黄河南岸的垂直峭壁间。它背靠青要山,面临黄河水。自东向西依次有浮雕石塔四座,石窟两座。在塔与石窟间有若干个小佛龛。石塔均为浮雕楼阁式方塔。一号七级,高200厘米,每级之间有大房檐,塔顶有相轮、宝瓶。从下至上,一至三级每层刻一佛、二菩萨、三层以上,每层刻一佛。石塔右下角刻供养人题铭,下部正中是造像记,左、右及下部是供养人。二号塔三级,三号塔七级,四号塔五级。
一号窟为主要洞窟,洞宽174厘米,深156厘米,高150厘米。洞门北向,窟内三面环绕低宝坛,全部造像均在宝坛上。正壁一坐佛结跏跌坐于方台座上,高74厘米,台座下部正中为博山炉,两侧二狮子。二弟子高60厘米,立于圆台座上,二菩萨高64厘米,立于圆莲座上。左(西)右(东)二壁各雕一立佛二菩萨。立佛通高97厘米,菩萨通高80厘米,在东壁立佛身光上有小佛若干。窟顶作穹窿状,雕饰为一个宝盖。宝盖中心是莲花,外绕四身飞天,一身莲花化生童子,面向立佛,合十供养。飞天头戴莲花宝冠,披帛飘扬,手捧供物,双腿后曲。飞天之外是彩云,鲜花在空中流动。最外是莲瓣、流苏。
二号窟洞宽95厘米,深54厘米,高94厘米。正壁主佛是帷幕龛下释迦佛,结跏跌坐,说法印。两侧为二弟子四菩萨环侍。窟顶并刻二朵莲花。左壁刻造像题记,右壁刻供养人行列。
西沃石窟是黄河中下游岸边的唯一的一处北魏石窟,它的发现,为我国石窟寺艺术研究增添了一项新资料,为确认北魏石刻佛像型式建立了年代学上的依据。

了解更多>>

西梁所遗址

西梁所遗址

西梁所遗址位于温县城北2公里处的温泉镇西梁所村西北500米处的岗地上。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夺取约1--2米。60年代初多次调查并彩集,以后又多次发掘,证明该遗址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早商文化等类型。大量的红胎磨光陶片上多施黑褐彩;器形有罐、钵等;纹饰有网状纹、几何纹、睫毛纹等,部分上施有白衣,为仰韶文化时期遗物。出土的磨光黑陶片上多施方格纹、绳纹等;器形有鼎、鬲、盆等,为龙山文化时期遗物。出土的黑胎、灰胎陶片上多施绳纹;器形有大口尊等,为二里头文化类型遗物。另外还发现有早商文化时期的灰胎夹砂陶片

了解更多>>

西晋辟雍碑

西晋辟雍碑

西晋辟雍碑,1931年出土于洛阳东郊15公里,偃师县大郊村北,原西晋太学遗址,今保存在东大郊村。
该碑高3.32米,宽1.1米,系用一整石块凿成。碑首有蟠龙伏绕,正面碑额隶书“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碑”等二十三字。碑文隶书三十行,行五十五字,记载了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衷亲临辟雍视察的事迹,碑阴刻有行政学官太常、散骑,教职人员博士、助教、主事、司成,以及学员的郡籍、姓名等,多达四百余人。该碑立于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十月,碑座于1974年在太学遗址发掘出土,后与碑身合为一体。
洛阳太学,始创于东汉,太学生最多时有三万人,直到西晋,仍达一万余人。该碑对研究我国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代教育、对考察学生分布情况,是极为珍贵的资料。该碑晋隶书法灵活,似用改制的扁笔书写,这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探讨,具有重要价值。

了解更多>>

西工体育场

西工体育场

洛阳市西工体育场始建于1985年,总占地面积为130余亩,全场的看台、房屋建筑为框架结构。是洛阳市历年来进行体育比赛和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
洛阳市政府在2001年又对体育场的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新铺设了塑胶跑道,增加电子显示屏和音响设备。洛阳市西工体育场改造后可容纳观众2.5万人,基本可以满足各类体育比赛的要求。

了解更多>>

悟颖塔

悟颖塔

悟颖塔,位于汝南县城南侧。建于宋代晚期。塔平面呈六角形。为九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通高29米。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