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隶属河南省周口市,辖16个乡镇(场),407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70万,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3万亩。全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气候,降水适度,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气候宜人。扶沟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临京深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北靠陇海线,与郑州国际机场相距100 公里,阿深高速、311国道、郑(州)周(口)省道及省级地方铁路贯穿全境,是豫东的交通枢纽。 扶沟古称桐丘,西汉时置县,已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仰韶龙山文化时期,扶沟先民就在这里渔猎农耕,繁衍生息,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云人物辈出,著名的有明朝嘉靖年间尚书刘自强,弘治年间著名文学家“前七子”之首李梦阳,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等。境内名胜荟萃,古迹众多,除战乱和洪水遭毁的以外,目前尚有凤凰岗遗址,古城遗址,宋代理学家程灏任扶沟知县时所建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所建的文庙大成殿,以及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等。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扶沟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努力拼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业绩。先后被国家确定和评为小麦生产基地县、优质棉出口基地县、黄牛改良示范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可持续农业发展试点县、科技先进县、基础教育先进县、特殊教育先进县,被河南省确定为生猪出口基地县、蔬菜生产基地县,被省委、省政府树为全省农业战线十面旗帜之一。 集约农业闻名全国。扶沟以间作套种、保护栽培、庭院经济、规模经营为主的集约农业全国闻名。全县间作套种面积达到100万亩,实现了百万亩土地百万亩套,一年四季无冬天,其中三熟以上套种面积达50多万亩,复种指数达到260%以上,部分乡村实验成功了一年五熟到六熟的高产高效套种模式,实现了季季套,全年青。全县形成了以小麦、棉花、瓜果、蔬菜、食用菌、生猪、黄牛、鸡鸭八大生产基地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小麦年总产量33.2万吨,皮棉总产量年均5万吨,蔬菜复种面积2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 3.5万亩),总产量69万吨,水果年产量1万吨,食用菌产量3万吨,黄牛存栏20万头,生猪存栏27万头,家禽206万只,肉类总产量2.7万吨。 工业企业蒸蒸日上。目前已形成了以机械、皮毛、肠衣、棉纺、生化、建材、食品、酿造、板材、饲料加工为主体的十大行业生产体系,门类较为齐全,结构相对合理。年生产能力 30万只的气缸盖产品供不应求;远销日本、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皮毛制品,鞣革能力达30万张;年产3万立方的中密度纤维板销路看好;立足资源优势的棉纺工业,规4锏?万枚纱锭;靠引进技术人才起飞的麸酸产品,年生产能力达3500吨;面粉加工、饲料加工等企业已初具规模。全县有13种产品获省优、部优,5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县公路总里程687公里,行政村通柏油路率达到100%,居全市首位;邮电通讯设施齐全,县乡万门程控电话直拨海内外,微波通讯、卫星通讯、移动通讯一应俱全;电力供应充足;建有一个110千伏变电站和5座35千伏变电站,并与华中大电网联网;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各类专业批发市场59个,大型专业市场6个,市场活跃,贸易繁荣2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万名,推广研究开发技术成果24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0多项;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 宽松优惠的环境和政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全力支持招商引资,积极创造宽松环境,为外来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务。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上,优先进行审批,收费项目能免则免,能缓则缓,不能免缓的按最低标准收取;外来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所需水、电、路等优先安排,供电、供水部门与企业签订合同,违约赔偿;引资方面,对个人引进国内外资金者,将按引进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对来扶投资的企业,办理各种手续时,实行一条龙服务,做到随到随办。 为实现跨跃式发展,新的一届县委、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背靠黄淮经济区,结缘中原城市群,围绕农业上项目,突出工业求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乡工业化进程,以商促工,工商并举,加快发展工业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步伐,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开放的扶沟诚迎国内外有志之士到扶沟观光考察,投资兴业,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