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河北

河北

河北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故称河北。北依燕山,南望黄河,西靠太行,东坦沃野,内守京津,外环渤海,周边分别与内蒙古、辽宁、山西、河南、山东等省毗邻,海岸线长487公里,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沧州和吴桥是中国的武术和杂技之乡。

大观圣作之碑

大观圣作之碑

大观圣作之碑位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内,刻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
碑由青石雕成,碑身为一块整体的石料,高5.6米,碑身宽1.57米,厚0.5米。正面碑额上雕有双龙,刻有“大观圣作之碑”六个楷体大字。碑身四周刻有卷龙缠枝牡丹图案,中间刻有碑文,为宋徽宗赵佶所撰,共1021字,现残缺62字。
赵县的大观圣作之碑是中国现存的大观圣作之碑中保存最好的一通。碑文比同类文献资料记载更为详细,为研究北宋学校、科举取士制度提供了可靠实物资料。碑文也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价值。

了解更多>>

大乘玉佛寺

大乘玉佛寺

景点概况:大乘玉佛寺位于邯郸市区西部,插箭岭公园南,占地66亩,始建于南北朝大象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这里曾一度名僧云集,香火旺盛,为中原名寺大刹,后几经兴衰,毁于战乱。
寺院1994重建。重建后的大乘玉佛寺,规模宏大,楼堂殿阁雄伟壮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为大乘玉佛寺题词。寺内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卧佛殿、藏经楼。配套建筑有舍利塔、罗汉堂、九龙壁、放生池、钟鼓楼等,均为明清风格,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大雄宝殿为该寺的主体景观,雕梁画栋,金壁辉煌,殿门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的“大雄宝殿”牌匾。寺内共有大小玉质佛像300余尊,均来自佛国缅甸。其中最大的一尊卧佛像,身长达6.5米,重18吨。为我国目前玉佛数量最多,玉质最好的佛像群,故名大乘玉佛寺。寺内还藏有各种木雕珍品40余件,如九龙神韵、凤凰展翅、神龙探海、大鹏展翅、迎宾松、孔雀牡丹、龙凤呈祥、弥勒佛等,高1.7米——2米,均为楠木、香樟木、檀木雕刻,线条流畅,生动传神,做工精细,有的是清代前期的作品,艺术价值很高。
旅游向导:大乘玉佛寺紧挨插箭岭公园,不妨一同游览。
服务设施:大乘玉佛寺虽然座落在四季青新村内,可周围的饭店却不少,最近的是西苑大酒店,沿铁西大街向南不远有二家三星级饭店,赵王宾馆餐饮很有特色,邯钢宾馆有室内游泳池、保龄球馆。

了解更多>>

大厂县芦庄清真寺

大厂县芦庄清真寺

史记明永乐年间,燕王朱棣扫北,何氏祖先曾随燕王征战,屡建战功,受封武德将军。后迁至大厂县芦庄定居,并兴建清真寺。该寺经历修缮,1999年回族群众又集资重建。现在清真寺大殿为宫殿式建筑。大殿居中两面三刀旁南北讲堂相对,后殿凹壁,外角楼屹立,内壁绘制经文,可容纳500人礼拜会礼。

了解更多>>

翠云岩

翠云岩

位于山庄宿云岩北,倚山构亭。因此处翠峦掩映,满眼澄碧,故乾隆题为“翠云岩”,定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二十六景。亭后山崖上镌有康熙手书“云岩”二字。乾隆对此处也非常喜欢,曾经在这里挥毫赋诗数十首。

了解更多>>

翠云山滑雪场

翠云山滑雪场

翠云山滑雪场坐落在张家口市东北部,距离北京265公里,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具规模的四季旅游景区。翠云山平均海拔1500米,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15度左右,雪地资源丰富,积雪厚度平均在1米左右,存雪期长达5个月以上,滑雪的日子为11月至次年3月,约130天。这里沟壑纵横,山势平缓,是理想的滑雪、休闲胜地,被人们称为华北地区的亚布力。
翠云山滑雪场辟有六条不同等级的滑雪道,并配有三条牵引索道、造雪、滑雪拖带转盘等设施,可满足不同水平滑雪爱好者的需求。翠云山度假村设施齐备,具有异国情调的欧式别墅可同时接百人就餐、住宿。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势条件、丰富的雪地资源和初具规模的滑雪、住宿、餐饮条件已经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了解更多>>

丛台

丛台

原名灵武台,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心。相传这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的。丛台高7米,东西长60米,南北宽22米,台前翠柏夹道,有阶石可登台上,进门壁上嵌有“滏水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大字。台高7米,东西长59米、南北宽22米,向南突出一段长50米、宽10米。北有赵王宫,又名武灵馆,东有门楼,西有小湖,湖心有亭名望诸榭,台北有“七贤祠”,祠内树立着赵国的程婴、公孙杵臼、韩厥、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7位君子的彩色塑像。现在仅剩一台,高26米,中间夯筑,外用砖砌。清朝乾隆皇帝在这里留下了“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的诗句。现在丛台已扩建成了丛台公园,成为河北一大名胜。

了解更多>>

磁州窑遗址

磁州窑遗址

景点概况:位于邯郸市西南40公里磁县及峰峰矿区境内,是宋元时期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因其古代地属磁州,故名磁州窑。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民窑的杰出代表,装饰艺术以黑白对比鲜明为特点,其独树一帜的烧造技术,对我国北方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
磁州窑现存古窑址数十处,在彭城镇有多处保存完好的“馒头窑”,彭城磁州窑盐店遗址中有一座元代古窑址,保存得相当完好,在窑址旁的作坊里可以看到瓷器的制作过程。观台窑址曾进行过大面积发掘,除发现数以万计的瓷器和瓷片外,还发现了保存较好的窑炉、加工原料的碾槽等。发掘出的器物以盘、碗、罐、瓶等为主,还有瓷枕和玩具。
旅游向导:邯郸博物馆有磁州窑展厅,在那里您可以全面了解磁州窑的生产历史,许多珍品难得一见。在位于彭城镇的磁州窑盐店遗址,您还可以自己动手做几件坯胎,这可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南北响堂山石窟就在这一带,参观完古窑址,可以再上山看看石窟艺术,这样一日游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特色物产:峰峰的陶瓷享誉全球,有象牙瓷、白玫瓷、骨质瓷等数十种,产品远销海内外。如有收藏的爱好,还可买上几件真正的磁州窑的瓷器。
服务设施:可在矿区住宿就餐。彭城有一些风味小吃,象“三下锅”、饸饹、熏肉、羊汤,很有特色,大小饭店都能尝到。
旅游交通:由于磁州窑的分布面积较广,到磁州窑旅游您最好自备车,自京深高速公路马头口或磁县口下,西行至峰峰矿区,彭城镇就在矿区内。到观台窑址去多是乡级公路,行前最好给汽车加满油。

了解更多>>

磁山文化遗址

磁山文化遗址

位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东南约一公里的台地上,总面积14万平方米。它北依北鼓山南临河水。是1972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
1976年至1978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为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最深的窑穴达6-7米。主要遗迹有房址2座,灰坑474个,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6000余种。遗物中以陶支架(座)和石磨盘最具特点。石器中有打制石器、打磨兼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种,主要器形有石磨盘和石磨棒。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用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制成,以素面为主,主要器形有陶盂和陶支架(座)等。这些陶器成组器物出土点有45处。经测定,磁山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至前5600年。
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0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全国之最。磁山与女娲补天的凤凰山相距很近,这也为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为何产生于此,作了注脚。
在发现的88个窖穴(灰坑)内有堆积的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达2米以上,数量之多是惊人的。这些粮食刚出土时,尚有部分颗粒清晰可见。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中国粟出土年代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中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七千多年前,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

了解更多>>

春好轩

春好轩

位于避暑山庄万树园东南。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是清帝欣赏三春好景之处。三春是指轩内遍植的秋海棠花,乾隆和嘉庆均曾赋诗咏景。春好轩坐北向南,门殿3楹,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殿额为乾隆御题“花际霞峰”;东西配殿各3间,殿后一亭名曰“巢翠”。庭内古松参天,秋海棠馥芳香,沁人心脾。轩周古树成荫,朱梁碧瓦,景色宜人。

了解更多>>

锤峰落照

锤峰落照

位于避暑山庄南部松鹤清樾北山峰顶。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二景。为一方亭。每当夕阳西照,漫天红紫。此时,东山的磬锤峰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康熙、乾隆、嘉庆曾在近黄昏时率文武百官及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登亭举行蒙古风味的野宴,并观看磬锤峰落日余下的雄奇俊秀的景象。此亭与“北枕双峰”、“南山积雪”、“四面云山”三亭均位于山庄岗峦之巅,遥相互应。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