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贵州

贵州

贵州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

遵义医学院

遵义医学院

·学校简介
遵义医学院座落在风光秀丽的革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前身为大连医学院,创建于1947 年,遵照国务院部署,1969年举院南迁革命历史文化名城,更名为遵义医学院。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医学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同时又有文理渗透的高等医药院校。
(一)办学规模
学院招生面向云南、四川、重庆、广西、湖南、湖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4个省、(区)市。现有在校本科生人数10037人,专科生388人,硕士研究生647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774人。
(二)学科专业
学院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公共事业管理、药物制剂、药品检验、 眼耳鼻喉科学(五官科)、妇产科学、急救医学、护理学、美容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法医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工程、社会体育和英语19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拥有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内科学、口腔临床医学等4个省级重 点学科,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和“贵州省基础药理实验室”,贵州省唯一的医疗美容专业培训基地设在我院。
(三)校园布局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学院本部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珠海校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珠海校区是我院的一个异地办学点,是同属于公办性质的一级学院。
全院藏书82万余册,全馆微机管理,检索方便,与全国600多所兄弟院校和医疗科研部门有资料交流,为省卫生厅委托科研课题查新检索单位。

了解更多>>

遵义小西湖

遵义小西湖

小西湖位于桐梓县城东北5公里的城关镇天门乡,它以小巧玲珑的风格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著称于贵州高原,有“黔北明珠”之美誉,人们通常称为“桐梓小西湖”。
小西湖开成于40年代初。当时,这里是修筑水电站拦河筑坝而成的湖面,建电站的同时,仿杭州西湖的部分格局,建有“三潭映月”、“望湖亭”、“放鹤亭”和“湖心亭”等景观。湖心亭的亭柱上原有一副楹联;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
在坝首建有一方形纪念塔,夕阳西下,塔影横斜,俨然如“雷峰夕照”。1944年冬,张学良将军从开阳县被转移到这里囚禁,又增建了钓鱼台。张学良将军在被囚禁期间,或在湖漫步,或在湖心岛垂钓,在小西湖渡过了两年多的时光,现这里尚存有张学良将军使用过的部分物品。
来到小西湖,登上绿树成荫的拦河大堤,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米多高的方型水泥纪念塔,塔上刻有当年主建电站的总工程师、北京大学教授陈祖东的《歌石工》,在大堤上可见河水从上天门洞奔流而过的壮观景象。在湖中泛舟,可观赏两岩秀美的景色,欣赏后村桃花、偏桥翠竹、天门幻景和湖中倒影等风光。
小西湖的另一重要景观是上天门和天桥溶洞。上天门是自然形成的横跨两山的天生桥,天生桥正中是一个长逾百米的溶洞,在洞口平台上,可俯视洞下奔腾而去的河水,亦可远眺放鹤订。上天门洞新辟有一条长数百米的盘山栈道,十分奇特险峻。湖北岸新近发现一“龙泉”,水分子密度和表面张力较大,镍币放入泉水中不易沉没,水质纯净。
现在,小西湖新修了亭台廊榭、曲桥鱼池、餐厅茶室、商店旅社,张学良昔日垂钓的钓鱼台已修复,湖中设置了游览小艇。

了解更多>>

遵义湘山寺

遵义湘山寺

湘山寺位于遵义市中心,雄躆红花岗区群山环抱、贯城河湘江偎依的湘山之巅。碧波捧莲蕊,绿叶护红花,是幽雅秀丽的千年古刹,它是市内较大的一座佛家寺庙,从大门进入,即可看到一座几米高的观音像,由此登阶而上,及至山顶。左侧是庙里仅存的原物---山门和浮屠塔。每年农历六月十九都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庙会,热闹非凡。

了解更多>>

遵义天门洞

遵义天门洞

位于遵义娄山关风景区内。

了解更多>>

遵义四洞沟瀑布

遵义四洞沟瀑布

四洞沟梯级瀑布,是赤水河畔又一奇观。从赤水市城沿赤水河溯流而上,两岸万竿翠竹临水而立。一片翠绿从中,忽而闪出点点惺红的土壤与粉壁青瓦的农舍,宛若置身画图之中。至大同河,弃舟登岸,即向四洞沟进发。沿途林木茂密,到处飞帘溅珠,在长约5公里的路上串连着4级形态各异的瀑布,这四级瀑布瀑宽均在四十米左右,落差高者近五十米,它们形态各异,神韵俱佳,有如翠螺沐浴,或似新月流光,或若玉蟾戏蛇,或像云中落锦。有趣的是,每一瀑后都有一洞穴,形成四处“水帘洞”景观。四洞沟也因此而得名。
长石梯瀑布却是另一番情韵。它由左右两个源头的一组瀑布组成。这组瀑布高差300余米,首尾相衔,沿溪而下,恰似长长的石梯,因而得名。从赤(水)桐(梓)公路边的闷头溪口沿溪旁石板道缓步而行,举目望去,但见那山岩之上挂着大约四、五级瀑布,袅袅娜娜地从楠竹林海中钻了出来,俨然一位刚从碧海中出浴的少女。
景区内峰媚岭秀,景色优美,谷底翠竹繁茂,山间林木葱茏,溪边奇形怪状的丹霞石星罗棋布,水中天然植物盆景和丹霞石铺成的道路旁桫椤,小金花茶等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随处可见。景区内尚有两汇水“水乡秀色”和贵州保存完好,雕刻精湛的郑氏石坊,“茶伦造纸坊”等人文景观,以及神奇的石项山,渡仙桥等丹霞奇观。
去四洞沟的途中青山隐隐,碧水悠悠,山光水色,相映成趣。立于瀑下使人几疑为身在仙乡,“此间乐,不思家也!”

了解更多>>

遵义十七驳石桥

遵义十七驳石桥

十七驳石桥坐落于赤水墟东,是一条石驳桥,共十七驳,故名“十七驳桥”。全桥长70.5米,宽1.3米,高4米,桥底中间石砌3个大榄核形桥墩,其余是六条方形柱支撑,桥面并列3块长花岗石板,共51块石板铺成。
此桥原为赤水客家人所建,何年兴建未见记载。土、客相争时曾被拆毁,至宣统元年(1909年)绅商司徒廉、司徒发猷等倡议重修。目前,靠赤水墟这边已有八驳桥面,被填为陆路路基,十七驳桥现在实际上只剩九驳了。
赤水古时为河海之地,随着地理变化,沧海变良田,遗留下来的河叉较多。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不断增多,但囿于小河阻隔,人们往来殊多不便。因此,古时赤水人建石驳桥特别多。如:大津里附近的次渡石桥(八驳),割耳坑(复兴里)附近的复兴石桥,冲口墟附近的冲口石桥(八驳),小波村附近的小波石桥(三驳),黄竹水(西和)前的黄竹水石桥(四驳),源聚(雁联)附近的榄核石桥(七驳),白石塘村前的白石塘石桥(三驳)……,所有这些石桥都是继十七驳桥之后兴建的其结构与形状均与十七驳桥雷同,兹不一一描述

了解更多>>

遵义沙椤掠影

遵义沙椤掠影

神秘的“桫椤王国”——金沙沟
看过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人,无不对影片中展现的神秘的远古景观而印象深刻。尽管恐龙已无法再生,但是它们的生存环境却还能奇迹般地保存在赤水境内——2亿年前与恐龙共存的桫椤原生林依然郁郁葱葱。
桫椤,又名树蕨,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冰川前孑遗植物。桫椤植株高大,一般株高3—5米,最高近10米。一般主干不分枝,叶项生,形如巨伞,状若华盖,树形优美,四季常青,享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 早在距今约1亿8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就十分繁茂。它和恐龙同生共荣,成为生物界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的重要标志。经过第四纪冰川的侵袭,桫椤仅在一些低纬度的适宜生态环境里残存并繁衍至今,被科学界称为“活化石,是我国实行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在贵州,有一块被科学家们称为“桫椤避难所”的神奇土地,它就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所在地:赤水市葫市镇境内的金沙沟。金沙沟以桫椤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这里山高谷深,重峦叠嶂,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在赤水境内,还发现了长度超过自贡恐龙的巨大恐龙足印,证实了这里曾是恐龙出没频繁的地方。
金沙沟的桫椤,数量多达四万余株,种群分布集中,生长良好,结构典型,类型多样,以树形优美多姿,苍劲挺拔蜚声海内外。双株并生桫椤、主干双叉、三叉等奇异株型桫椤随处可见。被科学界誉为“桫椤王国”。

了解更多>>

遵义茅台镇

遵义茅台镇

茅台镇在仁怀市赤水河畔。群山环峙,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之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于3月16日至17日在此第三次渡赤水河,向川南挺进。在郁郁葱葱的河滨地带,现建有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渡河纪念碑。当地生产的“茅台酒”,历史悠久,18世纪中叶即有酒坊20家。见于文献记载的“茅台春”与“茅台烧春”,到20世纪初已跻身世界名酒之林。

了解更多>>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旧址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在遵义市老城杨柳街的天主教堂里。这座教堂由经堂和 学堂两部分组成经堂在北端,是一座“罗马式”建筑,空斗,砖墙栗色木柱,空斗屋架,伞状拱顶,由纵深四排 32根高7米以上的圆柱支撑,两列边柱承受屋顶重量。学堂在南端,是一组庭院式平房建筑,瓦木结构。整个教堂旧址长105米,宽129.1米,占地面积13545平方米。这座教堂始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由于从未修缮过,木柱腐朽,四壁倾斜。1978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进行
了彻底维修,在严格保持原貌的情况下,改砖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4年,又拨专款维修了天主堂学堂,作遵义会议陈列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的组成部分。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经堂内召开红军干部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会上传达了遵义会议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指战员。
为了发动群众,红军刚入城,总政治部就在这里召开了群众大会,并讨论决定成立“遵义 县革命委员会”、“回山乡革命委员会”、“赤色工会”等各种革命政权组织、群众组织和革命武装,点燃了群众的革命烈火。会上还散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中共中央告民众书》等革命文件和宣传品。

了解更多>>

遵义葫市摩崖造像

遵义葫市摩崖造像

葫市摩崖造像在赤水市赤水河葫市滩右岸石壁上,是川、黔水陆运输与物资集散的重要场坝,经济文化比较发达。附近有摩崖造像数处,或单躯或三五躯,多以佛、菩萨、大士为题材,雕于寺庙遗址的岩石上。河岸石壁一处,紧靠王爷庙废墟。为全身浮雕,分上下两龛,共 15尊。大者高达 1.2米,小者高0. 5米。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有侧身而立,有正面端坐。头戴宝冠的大佛,袖手结跏跌坐于须弥座上,着做领袈装,雕纹细致流畅;双目微合,两耳肥大,头稍前倾,表情严肃。莲花座上的观音,身披璎珞,丰腴而不肥胖,秀丽而不赢弱,面相慈祥。美髯关公,身跨枣红马,手提偃月刀,双目炯炯,威仪可畏。其他各躯,在艺术处理上亦具特点。清代以前,黔北属四川管辖,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巴蜀影响。习水望仙台石刻造像、赤水老虎嘴石窟、赤水石鹅嘴及葫市摩崖造像,颇具乐山、大足摩崖的流风余韵。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