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位于中国南部边疆,简称桂。南濒北部湾, 与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 云南省等省相邻。西南与越南毗邻,陆界国境线637公里。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广西著名的自驾游线路有:中越边境公路自驾线,贺州-桂林自驾线,百色巴马-靖西自驾线。
灵山人遗址在灵山县三海乡栏崇村马鞍山。山为喀斯特孤峰,形似马鞍。山下有东胜岩、葡地岩和尽头岩三洞。1960年,广东师院、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顾玉珉、顾阎等在东胜岩发现1块颞骨的鼓室部、两颗牙齿和一段左侧股骨上段;在葡地岩发现1块顶骨和3块额骨。东胜岩还出土熊的化石和钙化蜗牛;葡地岩出土中国犀牛、野猪、鹿和牛化石。专家研究鉴定为更新世末期的人骨化石。命名为“灵山人”化石出土地点。此外,还在石背山洪窟洞古人类遗址,出土1块顶骨、1块髋骨、1枚上臼齿、2枚板齿,代表老年个体,属旧石器时代。在石塘乡钟秀山滑岩洞遗址,发现10块头骨、70枚牙齿、l块髋骨、l件穿孔石珠和一些网纹、绳纹陶片,研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人骨。
了解更多>>
又名灵剑江、灵剑河, 在城东, 源于尧山西南大河乡上阳家之北、尧山公路之南一池塘, 池中有泉, 终年不涸。由池向北, 至尧山西麓茅坪庵附近, 有一沟壑, 丰水季节, 也有水注入灵剑溪。七星山古名弹丸山, 灵剑溪绕其下, 有弹丸溪之名。灵剑发自尧山, 经省春岩、留春岩、弹子岩、同志桥、张曙墓、七星山, 会小东江, 绕月牙、龙隐, 至穿山人漓江, 全长约9公里。它流经众多著名胜迹, 其本身也最为游人所钟爱。
桂林名石, 在灵剑溪畔, 弹子岩前。高出水面15米, 宽12米, 长9米, 面积约110平方米, 呈笔架形, 主峰突如剑戟, 上刻“灵剑石”3个大字。
又称“东湖”,位于灵山县城东14公里,在号称灵山第一峰的罗阳山翠峦环抱中,高山出平湖,水色湛蓝,似是一面明镜。 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当时全国兴修的十大水库之一,景区总面积728万平方米,现在已建设成为以灌溉防洪为主,兼发电、种养、旅游等综合利用,风景秀丽的人造湖,是水利部重点联系的大型水库之一,被列入广西滨海旅游风景区。 水库东西走向,呈狭长形,水平直线长15000米,最宽处3150米,水面面积667万平方米。水云间15个岛屿,大则几千平方米,小则几百平方米,在水中央的天湖岛上建有天湖岛度假村。水库大坝高30.6米,坝顶长1824米,巍横贯南北。坝堤西下三级斜坡,植草披绿,宛如凭空悬挂着一张宽幅的驼绒壁毯。坝堤临水一面以大石块镶嵌,侧看恰似巨龙卧波。大坝两端还建有东湖阁宾馆、东湖阁、东湖度假村和灵湖茜苑。
灵川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西、北三面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相连,自古为“楚越往来之要冲”“领中原风气之先”。辖区内山青水秀、美丽富饶,人文古迹源远流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桂林市14公里,漓江、湘桂铁路和国道322线贯穿全县,甘棠江从东南和西北汇入漓江。县城内既有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又有阳朔山水的神奇色彩,融江、岩、山、泉、洞、峡、湖、瀑、林、洲为一体。 自宋代以来灵川有文笔千秋,银江晚渡,百嶂霁云、西峰夕照、象山独尊,金钟古刹,九龙穿岩,尧山晴雷等灵川老八景。现在又相继发现和开发出许多新的景点,如奇特的莲花洞,气势雄浑的古东森林瀑布群,古老的大圩古镇、万寿桥,金山岩和海洋明心寺,银杏林田园风光,岩山公象,神奇的龙岩、巍峨的金山禅院等。建国后先后兴建和修复了多处革命文物景点,如八路军桂林八里街办事处灵川路莫联络站,桂北武装起义准备会议旧址、灵田起义旧址及纪念碑,九屋红军岩等。此外,还有深受海内外游客钟爱的桂北第一湖---青狮潭旅游度假区。
清代以前原名灵岩或灵洞,位于凌云县城东北1公里的百花山下,洞外奇峰四合,古木参天,飞鸟争鸣,河水碧波荡漾。早在康熙年间,洞口大厅就有庙宇,立佛像,香火甚盛,游人不断。 洞口宽敞,宽30余米,高30米,洞分3层,岩石玲珑,日光透入,分外明亮,历代名人骚客在洞内留下了许多诗词碑刻,其中洞顶最高的石崖上刻有“第一洞天”雄伟苍劲的四个大字,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左江观察使王玉德所题。该洞全长500米,洞内有地下河,四季常流,洞中钟乳石、石笋、石栏、石花等千姿百态。目前开发有“双狮对语”、“镇宝花猫”、“哺乳金狮”、“寿翁棒桃”、“引颈骆驼”、“通天宝塔”、“金狮探海”、“古洞灵芝”、“灵虚佛手”、“静室”等14处景点。洞中地下河流出成为澄碧河的“水源头”,故水源洞又有“澄碧河之父”之称。多年平均流量9.03立方米/秒,平均枯水流量1.2立方米/秒,地下河落差200米。滨水处砌低墙,可当栏杆,凭墙而望,水流湍急,若涛奔雷怒,震动山谷。洞中石钟乳结构古老,形态各异。原有佛像数十尊,早已不存。
最具石山区特色和州府治地特色的人文景观之一。据县文物管理所调查统计,凌云现存的石刻分为10个部分130多款,字数最多的一款有石刻2400多字,最大的一款石刻为2平方米,最早的石刻是明代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至今已有542年。 石刻内容有契约、诗词、题联题字、碑文、墓志铭和杂文游记等。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以汾洲、五指山、水源洞、云台山、翠屏山、独秀峰、寿桃山为多。石刻最多是水源洞摩崖石刻,共50余幅,大都是地方官吏、社会名流所题,内容有题额、对联、诗词、联诗、散文、碑记等,记录了当时文学之精华;其书法有楷书、行书、隶书、魏书、篆书、一应俱全,风格各异,用笔苍劲有力,书艺精湛,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从靖西到百色市区有四百多公里,沿路依然是如画的风光。时而是在山中转,时而穿越平原。到达百色市区已是下午四点多。百色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落后,城市的规划建筑都达到一定层次呢。从百色到凌云,九十多公里完全是盘山的路。绕着一座又一座的山在转上转下。虽然走的是新路,是柏油路,但路依然是窄,只容得两车相对开。路一边是陡峭的山壁,另一边则是悬崖。九十多公里开了几个小时。直到接近凌云县城,才出现比较大面积的平坦,有一条涓涓的 小河流淌过。瑶民们用大块的鹅卵石在小河中砌起小小的坝,养起了鸭子。那时候是傍晚,还有小孩子在河里游泳,妇女在洗衣服,好宁静好融洽的一幅图
4字。上岩高4.6米,宽3.5米,深8.6米,面积约30平方米。岩口临江,视野开阔,江山景色与岩景交融,登临玩赏,兴味无穷。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无不以到此弄吟为快。明陈于明《题木龙洞石壁》诗,“逶迤江路洞天开,奇峰排空拥翠来,水石参差当槛出,亭台高下自天栽”,如实地概括了上岩的特色。
临江河风景区北起样贝乡拉托村畔,南至三江河口与龙江河交汇,河道全长37公里,含下枧、古龙、祥贝三个河段。河水碧绿,山水交融。沿河群山叠翠,古洞罗列。该景区于1988年10月与白龙洞同时列为广西风景名胜旅游区。 下枧河源自宜州市城北郊8公里的龙洲岛,下游至三江口与龙江河交汇,全程17公里。顺流而下,沿河两岸,峰峦叠翠,翠竹依依,山歌悠扬,有龙珠山庄、龙州岛、龙水山庄、下枧山、手巾岩、下枧村、莫村、马山塘、流河寨、三姐庙景点和三姐传歌台、定情树、望妹石等景观。相传下枧村是刘三姐的故乡。下枧山的峭壁上有刘三姐的“木扁担”斜插石缝间,已历千年而不朽。手巾岩的岩壁上有宋代道士化缘的遗碑。下枧河水面宽澈,沙滩洁净,是天然的游泳场。由中枧大坝登舟上航,沿岸有鹅山、老人山、望女山诸峰,神态逼真而雄奇。有绿荫覆盖伸入江中的竹坡半岛,有可容万人游泳避暑的小龙河湾,有鹅卵石遍地座落江中的龙洲岛沙滩。 古龙河位于临江河中段,北起祥贝乡古龙圩,南至下枧龙洲岛,古称思吾溪,全程10公里。古龙圩后山有古龙洞,洞口宽7米,高5米,有钟乳一丛酷似古榕挺立。洞内有数个大厅,有一通天洞。全洞长数千米,景观奇幻。沿河拦排漂流,河岸有皇冠山、义马柱、古佛朝西、龙女岩、鸳鸯洞、六妹岩等景点。龙女岩一年四季泉水缓缓淌出,洞口宽敞,高15余米,宽20米,泛筏进入10余米处而止,可观泉眼。严冬季节,此泉暖气袭人,常有阵阵雾气逸出,当地村民常到此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