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位于中国南部边疆,简称桂。南濒北部湾, 与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 云南省等省相邻。西南与越南毗邻,陆界国境线637公里。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广西著名的自驾游线路有:中越边境公路自驾线,贺州-桂林自驾线,百色巴马-靖西自驾线。
侬智高部属“四大寇”,被宋兵追剿,潜踪泗城,上山扎寨,占据城东古勘洞“弄暑”为主寨的蛮王,名叫马乃;踞城西腰马山,以玉屏山为主寨的蛮王,叫车臣共;而南蛮王则驻扎五指山的弄岭;北蛮王则选在距城约30里的坡妹屯背后的草王山。 四王居高临下,严控泗城,各蛮王主寨均建有厅堂、营房、哨卡、了望台及战壕等,历经宋、元两朝。现存蛮王城遗址两处,分别为东蛮王城遗址和西蛮王城遗址。 [东蛮王城遗址] 东蛮王城遗址位于凌云县城东3公里的弄树内。面积200平方米,建筑物全毁,仅存殿堂、营房基地。石墙水井保存较好。 [西蛮王城遗址] 西蛮王城遗址位于凌云县城西南10公里的玉屏山,面积2000平方米,仅存营房基地,六个平台,建筑全毁。
了解更多>>
有人称鼓楼是侗族的“族徽”,有人谓鼓楼是侗寨的“心脏”,侗民则素有“未建寨先建楼”之说。民国版《三江县志》记载:“村中皆建鼓楼,楼式如塔,有支以合围大柱,高达四、五丈者,中悬大鼓,四围设长凳,有事鸣鼓集众,以此为召集开会之场所。楼外有旷坪,工余及令节娱乐咸集于此。”三江境内至今耸立鼓楼118座,马胖鼓楼作为这些鼓楼群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于1963年2月26日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胖鼓楼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马胖村,距县城23公里。原建于清,几经寨火,现存鼓楼为1943年重建。鼓楼呈正方形,纵横12米,高13米。正中4根合围大柱直达楼顶,作为中心支撑,四周配12根副柱,形成三开厅堂,近千条边柱、挂柱、穿枋、抬梁横穿直套组成整体框架,鼓楼分楼身、楼盖两大部分:楼身四周镶嵌木板、栏杆,楼内设厚木长凳、平台,楼中心是火塘。楼盖为歇山式,共9层,楼檐逐层内收的梁枋和金瓜柱支撑层层挑出的重檐,如宝塔状。每层均飞檐翅角,白色封檐板上绘饰花草鱼鸟图案。楼顶复盖青瓦,楼脊中央塑双鸟花型。整座鼓楼结构严谨,古朴浑厚。 鼓楼前是石板镶嵌的旷坪,宽约1亩。鼓楼对面是戏台,左侧为光绪23年立的马胖村规民约石碑,是侗乡古代治安法规的珍贵实物。鼓楼旁古树长青,翠竹常绿,石阶曲径。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南郊雁山镇南端土岭上。墓园250平方米,墓坐西朝东,灰黑色,前为方形塔状墓碑,后为圆柱形墓冢,前侧立居正撰写的墓志铭。马君武(1881一1940),原名道凝,字厚山,号君武.桂林人。留学日本、德国。曾追随孙中山,历任同盟会秘书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长、广州革命政府秘书长、广西省长等职。 1923年以后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大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吴淞中国公学等校长,1927年回广西创办广西大学并首任校长。1940年病逝桂林,周恩来题赞他为“一代宗师”。
马鞍山古称仙弃山。位于柳江南岸的市中心,与鱼峰山东西呼应,是柳州市中心区的一座最高山峰之一,海拔270米,石山古老秀劲,形如马鞍而得名。在晨雾中似腾空奔马,有“天马腾空”之称。现已辟为马鞍山公园,对游客开放,从山脚沿石径到达山顶,放眼眺望,柳州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码坪街清真寺在市区七星公园骆驼山西侧。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 原是一幢四合院式建筑, 有大殿、经堂、望月楼、邦克楼、水池房、塔布房等, 可容纳500人礼拜。后屡经兵燹, 又多次修复。抗日战争桂林沦陷期间, 寺被毁。抗战胜利后修复了头门、大殿、北经堂等处。1985年开始重修并扩建, 1987年竣工。现建有大殿、经堂、水池房、接待厅、邦克楼、塔布房、阿訇住房等, 建筑面积1127平方米。新建布局新颖, 古典民族形式为主, 融合现代建筑艺术。
麻蓝岛又名麻蓝头,是钦州湾上的一个海岛,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的西北角,乘坐游览船半小时可到达。该岛酷似一个牛轭,最宽处400多米,最窄处200多米,岛上有一座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小山,登上山顶就可饱览大海景色。岛上种植有马尾松、美国湿地松等树木,绿地覆盖率达80%。岛的西北面为一大片沙滩,宽阔平坦,沙质金黄,是天然海滨浴场,西南面为礁石群,礁石千姿百态,奇形怪状,东面则为一大片极为壮观的红树林。这一带还盛产“三沙”:沙虫、沙钻鱼、沙蟹,名扬海外。该岛是钦州新开发的旅游度假村、旅游配套设施正不断完善。
在七星公园内, 为桂林市名山之一, 原名酒壶山。因其状态酷似骆驼, 遂名之。但它又酷似一把古式酒壶,因此又名壶山。有壶身、壶嘴,壶嘴下有块石头,恰似酒杯。壶嘴(山南)上刻有“壶山”二字,旁镌“雷酒人之墓”。雷酒人原名雷鸣春,号亮工,明末江南儒士。他侠义助人,医道甚高,善诗文,嗜酒,每饮必醉,人称“雷酒人”。他结庐山下,遍栽桃李,每当春暖花开,如一片菲红的彩霞,故有“壶山赤霞”之誉,为桂林续八景之一。每当晨昏, 霞光映耀山石, 色泽斑斓, 颇为壮观。明清以来, 山下遍植桃树, 若逢春至, 桃花烂漫, 江霞紫务, 分外妖娆。
罗妹莲花洞原名罗妹洞,位于乐业县,距县城约一公里,1984年定为乐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中外专家联合科考察发现,洞内发育的莲花盆数量及规模堪称世界之最,故将洞名改称“罗妹莲花洞”。 此洞分上下层,上层洞为化石洞(干洞),由西至东呈狭长的S形廊道状展布。洞长1000米,宽10—50米,高1.5—20米,洞底部面积为20350平方米。洞内分为八大景区,约有59个景点,景观以复合型为主,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高山飞瀑、石柱林、盾帐、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渔家村寨、古树参天、天山雪景等景致,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以莲花盆、穴珠和石田最具特色,洞内莲花盆共有200多个,盆中盆计算有600多个,较大的莲花盆集中在洞中段,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4米,称为莲花盆之王,排名世界第一,最引人入胜的是莲花盆与石钟乳的珠连壁合,景观奇绝,国内为冠,世界无双。穴珠分布也较普遍,莲花盆内外均有分布,大者如板栗,小者似黄豆,大多呈浑圆状。石田阡陌纵横,延绵不断,在斜坡上的石梯田层层叠叠,步步高升,边坝平行洞壁婉蜒展布,风光旖旎。 下层洞为现代地下河廊道,总体上呈多级之字形展布,有8个景点,暗访地官、仙人开道、神舟直上、九曲天官、银河西流、重放光彩、罗妹挥手、溪水常流,整个洞内景观奇绝,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莲花洞景,景观旅游价值极高,开发潜力极大。
罗汉山位于金秀县城西部,介于金秀河与平道河之间,距县城10公里。此山海拔1335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山上群峰林立、云封雾锁。远看峰浮云海、气势磅礴,近看怪石凌空、鬼斧神工,如猛虎下山、万马奔腾,山峰青松挺拔,大小高低对比强烈,迎客青松造型美观,从东至西满山遍野,万顷松林咆哮翻腾,蔚为壮观。 从山顶至山脚,杜鹃遍布,细流涓涓,鸟叫虫鸣,汇成一部巨大的交响乐曲;往北鸟瞰,梯田层层,水车滚滚,掩映在林海中的高山瑶寨炊烟袅袅,歌声阵阵,鼓锣喧天,好一派高山瑶寨的迷人风光,让人如迷如醉,留连忘返。 罗汉山一年四季都有奇特的景观,春季观云海,夏秋观日出日落,冬季观雪景。
罗丛岩座落于桂平市城区西南35公里白沙镇西北思建村。在方圆五六公里的平原上,平地崛起石山9座,当中一座高70米,长350米,宽80米,座北朝南,状若履舟,被誉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天南福地”——“罗丛岩月”是桂平八景之一。罗丛岩内溶洞遍布,岩道通透,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分布其间,较著名的有风岩、黑岩、水月岩。罗丛岩洞内壁上,有清代摩崖石刻六处,最大一处石刻有100米ⅹ250厘米,最小为64厘米ⅹ56厘米,内容有题名、题词、题记、诗词等,赞美罗丛岩胜景。宋代皇佑年间(1049年至1054年),程颐、程颢自洛阳至龚州(今平南县)省父,随同他们的老师理学家周敦颐一道“遍游浔郡名胜”,曾在这里筑室为居,读书讲学。明崇祯十年(1637年),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专程到罗丛岩游览考察,这在他的《粤西游记》中有所记述。风岩 又称正岩。岩洞人口壁上刻“天南福地”四个大字。站在洞门,便觉习习凉风迎面而来,风洞之名因此而得。洞厅宽10米,深40米,可同时容纳200——300人憩息。洞厅内原有大佛象和十八罗汉,今已不存。岩洞尽头处有一圆形小洞口通出洞外,光线从外面射人,有如一轮明月正照游人,“罗丛岩月”一景由此而成。黑岩 黑古隆冬的岩洞,游人须事先准备火把或手电筒才能进入。岩道迂迪曲折,高低不平,无数的钟乳石罗列其间,千姿百态,形成仙人床、佛椅、和尚念经、石狮、石虎等奇异景观。岩洞尽头有个圆形洞厅,栖息着无数蝙蝠,游人进入,蝙蝠受惊拍翅乱飞,发出一种有如险滩急流般的响声,异常壮观。月岩 又称水月岩,,在风岩西面。岩洞若雄狮张口,外高里低,呈倾斜状。岩洞人口上方和两侧,青藤缠绕,攀崖附壁,下面是一泓溪流,水清见底,鱼游水中,历历可数。岩洞宽一亩许,上方画有《仙乐歌》。相传古时候,每当月白风清之夜,便可听见丝竹鼓乐之声从岩洞内传出,这是仙人们在奏乐。岩洞出口处有周程三夫子祠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