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广西

广西

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位于中国南部边疆,简称桂。南濒北部湾, 与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 云南省等省相邻。西南与越南毗邻,陆界国境线637公里。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广西著名的自驾游线路有:中越边境公路自驾线,贺州-桂林自驾线,百色巴马-靖西自驾线。

太平泉

太平泉

位于平果县太平乡驻地西部,泉水冬暧夏凉。

了解更多>>

太平桥

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太白楼之前,俗称河西桥,建于明弘治年间,为多孔巨型石拱桥的代表。传说,古代民间只准建单孔桥,造双孔便有欺君之罪。歙县一寡妇为修善事,建造了这座16孔桥,因为双数而犯了王法,钦处剥皮之刑,致使此寡妇含冤而死。所以后人称太平桥为"人皮桥",也称"寡妇桥"。

了解更多>>

苏东神宫

苏东神宫

神宫位于灌阳县城西北7公里处的苏东村,被称为“天下第一水洞”。该洞钟乳石保存完好,景态神奇。一条清澈见底的地下河贯通全洞,洞内游鱼可数,空气清新,四季恒温,可乘舟游览。神宫深长莫测,目前探得洞深25公里尚未找到尽头,洞中的大沙滩可容纳几百户人家,瀑布飞泻,落差达七米之高,为世界罕见。神宫出口是一个与外界相隔的盆地,叫小龙村,小龙村风景秀丽,鸟语花香,堪称世外桃源。
神宫内钟乳石保存完好,景态神奇,各种动植物形态应有尽有,栩栩如生。洞内空气清新,四季恒温18°C,可乘舟游览。目前开发的2公里其中前段1.3公里为水路乘舟游览,后段0.7公里为陆路步行览胜。二期工程竣工后,出洞口(人工隧道)可观赏桃花园—小龙田园风光。 距神宫洞口左侧500米处,有一泉水从地下涌出名曰潮水泉,该泉水每昼夜定时六次退潮,潮涨时伴有鼓锣的敲打声,水位迅即升高,十几分钟后即退潮,潮涨潮落令人叫绝。

了解更多>>

四望山

四望山

3.32化顷。四望山“乱石纵横,枕籍排突”,他山稀有。登山可四面临眺,东面尧山、漓江,南有穿山、塔山、南溪、斗鸡,目之所游,群胜交集,山壁有唐元晦《四望山记》刻迹及清李少莲刻“玉叠蓬壶”4个大字,近年新刻我国著名作家芭盾等墨迹。山麓曾建普明庵,后在遗址建定粤寺。绡忧亭和定粤寺,均已早废。

了解更多>>

思贡峡

思贡峡

位于东昌镇境内, 323国道线贯穿该区, 西距荔浦县城18公里, 东距平东县城14公里, 交通便利。该区竹木幽岛, 碧潭黄沙, 峡谷翠峦,流泉飞瀑, 幽雅恬静的田园风光和清新宜人的自然山水相映成趣,这里分了三个部分: 一是在国道线上建有临江饭店及配套服务设施。二是荷包洲游区, 在一万多平方米的半岛上, 古木参差错落, 修竹繁茂, 遍地野花, 百鸟啁啾,幽僻迷人, 五色镶嵌的小径四通八达, 可供游人野炊、烧烤、野外露宿。三是从荷包洲乘大型机船向上游, 饱揽三公里的洪峡、藏宝箱、八一电站和瀑布等八处景点; 乘小游艇向下可揽观音洒水、铜鼓岭风光等六处景点。

了解更多>>

思案虾泉

思案虾泉

虾泉位于平果县果化镇驻地沿右江上20公里的北岸,每当春夏夜间幕降临,虾在江水与泉水汇合处云集。这些虾体滑肉鲜,是待客佳肴。

了解更多>>

硕龙

硕龙

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30多公里,硕龙国家二级口岸设在境内,有德天、硕龙、岩应三个边贸互市点。辖社区1个,村委会9个,村(居)民小组84个。有自然屯72个。2004年,全镇总人口11698人,其中农业11373人。

了解更多>>

水月岩

水月岩

坐落于玉林市东南部。在玉林与北流、陆川县交界处,距玉林市区约11公里。整个风景区,东北起自红日岩,西南止于龙珠湖。呈椭圆形,长五公里,宽一公里多,面积七平方公里,加上周围的保护地带,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属石灰岩岩溶地貌。峰林挺拔,风景优美。
明天启二年(1622年)曹学全《广西名胜志》载:“水月岩在州南二十公里,洞中虚明,石乳凝结琅干倒垂,涧水从岩中流,荡漾击石,遵涧行为阴洞,游必列炬,跨木渡涧。数十步,水石益奇,削为芙蓉,伸为神掌,涡盘柱立,翔飞疾驰,无所不有”。崇祯十年(1637年)7月27日徐霞客游水月岩,在《徐霞客游记》中称水月岩有:“两洞”“四胜”“双流”“三窦”。“两洞”既明洞和阴洞;“四胜”是水旁蹲石夹流、兀突作狮象形、洞顶垂石天桥、交龙舞螭;“双流”指同江和华塘水在垄中汇合;“三窦”指岩中有三支洞。水月岩洞壁上摩岩刻诗很多,其中有“洞门遥与水门映,半月还成满月浮”,形象地描绘水月岩及其景色。水月岩中有一个暗洞,名叫“藏过朝”。据当地群众说,明惠帝(明太祖朱元璋太孙朱元文)曾避难在这里,躲过了几朝皇帝,到了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他率尚存的十二名随从,离开水月岩,到思恩府境(府治在武鸣),自动公开身份说:“我是建文皇帝”。巡方御使飞章奏间,有旨送归燕京,时建文帝已六十四岁,后来当地群众就把此洞称为“藏过朝”。

了解更多>>

水月洞朝阳亭

水月洞朝阳亭

在象鼻山水月洞内, 始建于宋, 亭已早废, 但远在800多年前, 围绕水月洞的命名, 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 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 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 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 因洞口东向, 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 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 持不同意见, 恢复了原名, 写下《复水月洞铭》, 并镌在洞的南壁。

了解更多>>

水月洞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 地壳抬升, 漓江缩小, 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 宽9.5, 高12米, 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 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 其半入于漓水中, 水时高时下, 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阳, 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 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 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学士属文赋句, 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之句, 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 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 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 清代改称得月楼, 已废。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