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位于中国南部边疆,简称桂。南濒北部湾, 与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 云南省等省相邻。西南与越南毗邻,陆界国境线637公里。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广西著名的自驾游线路有:中越边境公路自驾线,贺州-桂林自驾线,百色巴马-靖西自驾线。
东郎山这座山就是曹邺诗中所说的“东郎”。它在福利镇东北约二公里的田间里。山顶上有一块巨石,酷似人像,被称为“东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东郎山,它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模样,在正面看,它好像一个信步闲游的老头儿,从东面看,它又如一个戎装肃立的武士,而从东南面看,它俨然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姑娘了,这真是让人称奇不已。
了解更多>>
建于平果县旧城乡菊良村内堪屯前的笔塔山上。结构严谨、雄浑古朴。因其状如饱蘸墨汁的巨大笔锋,故又称笔塔。塔上石刻记载,建于清道光丁末年,用方块青石砌成,系实心塔。
位于定江镇莲花村委巨田村, 距桂林市芦笛岩1.5公里, 距桂林火车客运始发站5公里。莲花岩贯穿于几座绵延的山峰之中, 共分前洞、后洞和侧洞三个洞, 成三角形贯通, 全长近2公里, 洞内最大厅可容纳一万余人。洞内天然钟乳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如大象迎客, 有的如雄鹰展翅, 有的如银链接出;波浪式梯田闪闪发光;石笋、石幔、石柱、石莲以及地下暗河组成了一个玲珑剔透的水晶世界。洞外是一派山明水秀的田园风光。美丽的桃花江从洞前悠悠流过, 全长约5华里, 与莲花岩联为一体, 形成极大开发价值的旅游景区。
顶蛳山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蒲庙镇新新村九碗坡地。遗址面积5000平方米,是广西境内保存面积最大、出土遗物、遗迹最丰富、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之一。 遗址分居住区和墓葬区。在墓葬区清理墓葬331座出土人骨骸400多具,葬式不仅包括仰身、侧身、俯身屈肢葬及屈肢蹲葬等多种形式的屈肢葬,出土的细小石器及数量较多的陶器均为广西同类贝丘遗址中首次发现。此外,还发现成排、有规律的柱洞,为长方形干栏式建筑,在广西史前考古中首次得以确定,对探讨广西史前人类的居住形式及干栏建筑的起源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文化遗存可分为四期,其中二、三期被学术界命名为“顶蛳山文化”,年代约距今8000~7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第四期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年代约距今6000-5000年。 顶蛳山遗址,对认识广西及南方地区史前贝丘遗址文化的特征和内涵,构建这一地区史前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对揭示不同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如何生存发展的模式,探讨史前华南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程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0年建,为飞檐、硬脊、坡顶、绿瓦的仿古圆门建筑。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王遐举书“叠彩山”横匾悬其上,右侧为售票处,左侧饰以玻璃壁窗,古朴雅丽,嵌于锦翠相间的山石林木之前。
845)皇帝下令毁佛,风洞佛像亦惨遭毁坏,今存诸像多属宋代重刻。造型风格较为朴、拙,躯体较为厚重,而哀戚,肩瘦削,莲座低矮,莲瓣肥厚,背光从唐代的莲瓣状演化为椭圆形。西壁第14龛刻佛、弟子共8尊。主像为释迦佛,高肉髻,身着波形广袖褒衣,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上举,掌心向外,拇指中指与无名指相捻,余指微伸,低首俯视,神态忧郁,结跏跌坐于六方形莲花座下,两旁左迦叶右阿难,均双手合十,面佛而立。释迦佛上方另塑五方佛。东壁第7龛下方有记云:“使院都孔目官邓 今舍财镌菩萨二龛,永充供养。治平元年六月四日庆记。”宋英宗治平元年为公元1064年。从这则记文和洞内其它作品风格分析,风洞造像大多为同期作品。
3.65米,宽5.6米,长12.5米。面积70平方米。洞口有陈毅名句“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题刻,及著名书法家沈尹默题“叠彩山”3个大字。洞壁有佛像90余尊,为唐宋物,又名福庭洞。
4角、平顶、单层、红柱、绿瓦,高约5米,长7.5米,宽8.5米。面积约64平方米,呈十字形。正面悬挂著名书法家王遐举所书“叠彩山”的匾额。叠彩亭东依于越,西邻四望,北对明月,与山景和谐而不争高。东西设坐凳,北隅为观赏“彩翠相间”的最佳角度,是游憩的理想场所。亭西,刻有明代羽卿的“江山会景处”。
位于明月峰山腰,南口在北牖洞西南隅,北口朝登山道口,呈弯管状,洞内有石柱分隔,酪似太极图的两条阴阳鱼。洞门宽4.2米,洞高3米,宽3~4米,长13米,面积约50平方米。“太极洞”3字,刻在北洞口上。从洞的一端到另一端,纡回曲折,能见度低。北口大而敞,光线可透达转折处,洞景依稀可辨;南口在北牖洞内,小而隐,光源微弱,初入有伸手不见五指之感。自南口盘旋而上,出北口,从黑暗中渐见光明;从北口人,出南口,至北牖洞,凉风习习,题刻琳琅,如入仙境。乐于在不同境况中探索、感受,捕捉各异乐趣的人们,尤爱太极洞。
201件:唐代5件,宋代11件,明代60件,清代95件,民国5件。无年代可考及佚名的25件。内容分别为记事、题诗、题名、题榜、题字、绘画等。风洞是最集中的石刻点之一。唐代会昌四年(844)元晦的《叠彩山记》和《四望山记》,记载了叠彩山名称的由来,开发经过及当年的建筑设施,是研究桂林地方史,旅游发展史的重要资料。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无冤洞记》,将曾受冤而死的晋代将领高宝,隋代总管虞庆则、唐代桂州押衙乐生3人的冤状刻于石,使这些历史冤案昭白于世。天启四年(1624)何士晋的《贵州纪事碑》,反映了他率兵平定天启二年(1622)贵州少数民族起事的史实。 叠彩山石刻中题诗较多,而且多在“风洞”的“风”字上做文章。宋代绍熙五年(1194)朱颜 的《访叠彩岩》,有“百越薰风里”、“六合本同风”句,是较好的诗作。明代周进隆、傅伦、刘台、杨芳、王鸣鹤等,清代袁枚、张宝、沈 、严永华等都有题诗。其中著名的,是袁枚的《游风洞登仙鹤明月诸峰》,开头便是“泱泱天大风”,意境高远开阔,“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生动,形象。整首诗诙谐有趣。光绪十五年(1889)刻于迎风阁磴道旁严永华的《留题叠彩山》,是桂林两千余件石刻中唯一的女诗人的作品。 此外,还有唐代以来许多题榜、题字,楷、行、草、隶、篆各体俱全。郭司经书刻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大“寿”字,构思巧妙,内含“壹百寿”三字。光绪三十一年(1905)刘心原所书“风来”二篆字,有意横刻,大有迎风飘指势。仙鹤洞曾是元代庆真阁所在,是道教活动区,现存石刻是研究桂林道教兴衰史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