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的六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州、佛山、潮州、梅州、雷州,各有各个的精彩之处,文物古迹不胜枚举。

红花湖

红花湖

有惠州红花湖水上乐园,群山环抱,拥有天然山体景观,尽沐山野翠绿,环境恬静优美

了解更多>>

红海湾

红海湾

无论是来自哪里的游客,当乘坐的旅游车渐渐驶进红海湾海滨浴场,都会感到眼前骤然一亮——阳光下,那一片沙滩呈淡淡的金黄色,微微闪着光,碧蓝的大海与碧蓝的天空水天相连。其间点缀着几丛黑礁石,粼粼的浪花轻轻擦过,偶尔溅起几点洁白的浪花。长长的海滩潇洒地舒展开来,延伸出去,被大海拉出一道优美的圆弧线条,透出一种沉静之美。
走上沙滩,细软轻柔的沙子是不含杂质的石英质细沙,匀净得好像是经大自然的神手精心筛选过似的。踩上去,绝不陷脚,只觉软软的,暖暖的,令人不由自主地要除去鞋袜的束缚,赤脚走在这片柔柔的沙滩上。再走近些,纯净而透明的海水一卷一卷地漫上沙滩,漫上你的双脚,仿佛在为你抚去旅途的疲惫。

了解更多>>

红二师红四师纪念亭

红二师红四师纪念亭

红二师、红四师纪念亭位于海丰县,是为纪念一九二七年南昌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通称红二师)和广州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师(通称红四师)胜利会师,与海陆丰工农革命武装并肩战斗,参与创建、发展和保卫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为缅怀其丰功伟绩,海丰县人民政府特建此二亭,以之纪念。

了解更多>>

洪秀全故居纪念馆

洪秀全故居纪念馆

洪秀全(1814-1864年),原广东花县(现花都市)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鸦片战争前后,洪目睹侵略者罪行和清政府腐败,从不满现实到寻求真理,于1843年6月在花县创立了宗教式的反清团体拜上帝会,提出建立人间天国。与冯云山等人辗转广东、广西等地宣传发动群众,终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建立起农民革命政权,定都天京(今南京市)。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14年)的一次革命。解放后将他的故乡花都市的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纪念馆由洪秀全故居、洪秀全读书的私塾房阁以及洪氏宗祠等组成。广东花县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秀全故居和书房阁等牌匾均为郭沫若先生题书。洪秀全故居是一单间泥墙小房子,室内仅有木床及木书桌。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洪秀全诞生于花县福泉水村后不久,即举家迁此,故居即为他少时所居。道光十年(1830年)洪秀全受聘为村中塾师。《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等宣传著作,都是在这所房子居住时写下的。金田起义爆发后,故居房子被清政府所毁,建国后复原重建,附近他当年教学所在的书房阁也同时复原。毗邻的洪氏宗祠,则辟为故居纪念馆辅助陈列室,展出洪秀全的革命历史事迹。宗祠内陈列洪秀全早期革命活动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史迹。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秀全故居纪念馆,越秀公园前乘花都专线车可达。

了解更多>>

洪湖公园

洪湖公园

洪湖公园属深圳市市级公园,位于罗湖区闹市中心。东起洪湖东路和文锦北路,西至洪湖西路,南北分别以笋岗桥和泥岗桥为界。是一个以荷花为主题,以水上活动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了解更多>>

横琴岛

横琴岛

横琴岛分为大横琴和小横琴两个岛,两座小岛横在南海碧波上,因形如两具古琴而得名。横琴岛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可以形容为“山不奇水奇,树不奇石奇,地不奇岛奇”,且有“十步一瀑布,百步万棵树”的自然景观。上现在还保留着古时宋、元两军在水域开展海战的遗迹,另外还有天湖景区、三叠泉、海洋乐园、石博园等景点。另外万山对虾、横琴蚝、烧禾虫、横琴猪扒包(10-15元/个)、御泉鱼头煲、上横黄沙蚬是横琴的特色美食。

了解更多>>

横岭松涛

横岭松涛

横岭位于南坑村对面,是一座1300米多长的平坦土岭,岭上长满松树。岭西侧有一座三圣宫庙。晴日南眺,渔帆片片,飘浮在霞光中;月夜俯瞰,渔火交错于星星间。海风吹拂,“松涛低唱高暄”。天、海、松相映成趣。

了解更多>>

横档岛

横档岛

横档岛上空飞架一座亚太地区最长的虎门大桥。主要景区有:热带风情的“海韵浴场”,“蒙古式生活区”,“海滨标准客房”,“烧烤场”,“水乡情调的海鲜餐厅”,“浴场娱乐长廊”,“磨菇亭”。是游客参观娱乐渡假的最佳去处,也是各企业单位、学校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了解更多>>

鹤地水库

鹤地水库

群山环绕的鹤地水库是广东省三大水库之一,是湛江著名的游览区,位于湛江市西北75公里的廉江市,水库于1959年建成,地跨本省廉江、化州和广西陆川、博白4县,集雨面积1440平方公里,库区蓄水面积122.6平方公里,总库容11.5亿立方米,年均供水量15.5亿立方米,是省内最大的“人造海”。

了解更多>>

河源越王井

河源越王井

越王井位于城镇光孝寺内,是秦县令赵佗故居的汲井。后赵佗为南越王,故曰“越王井”,又曰“万寿宫井”。随着历代王朝的兴废,饱经沧桑2000余载。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重修,邑贤昌明作有井记,勒之于石。尔后,历代作过多次修葺,并有井记。井为砖石结构,深40米。井口开有一直径0.6米的圆形口,井口高出地面0.7米。六角形的台面,以四块石板平铺而成,井膛用三层红色方石叠砌,叠石下用青砖铺至底,中部直径约2.5米。结构结实美观,是岭南名古砖井之一。清代中叶以后,井膛淤塞,但保存完好。1962年5月,龙川县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