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甘肃著名的有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甘南、嘉峪关、张掖等,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每年5月-10月是甘肃自驾游的最佳时间。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位于甘肃省礼县城东13公里,是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至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期的遗址。
墓群总面积18平方公里,包括大堡子山、赵坪圆顶山等几个墓区,已清理墓葬14座,车马坑2座。其中“中”字形大墓两座,应属于秦国国君级墓葬。中型墓数座,为东西向的土坑竖穴墓。陵墓坐西向东,墓主头西脚东,与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始皇陵园完全一样,而长达100多米的“中”字形墓葬也显示出秦人好建巨陵大墓的特点。这些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玉器,有的青铜器上铸有“秦公作铸用鼎”、“秦公作宝用簋”等铭文。
大堡子山墓群尤其是大型秦墓的发现,确证这一带是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秦国的中心,它对研究两周时期的秦国乃至周代墓葬制度、秦国始封地和西周封邦建国制度、秦人的迁徙及其社会特征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了解更多>>

崇信龙泉寺

崇信龙泉寺

龙泉寺,是崇信县最重要的旅游名胜,省级风景名胜区。寺门前有一片平坦宽畅的广场,建有门庭和三块石碑。穿过门庭,在越过沟谷之处架有一座高高耸峙的白色桥梁,拱洞圆且高,酷似古时官馆的玉带模样,桥仿照颐和园某桥而造。
过桥上山,几十个水泥台阶顶额而立,经过三段“一长陡一短平”的台阶道路,便出现了“芮谷圣境”牌坊门。此牌坊四柱三门,画染雕柱,悬挂着额匾和柱联题词,建造制作得颇为精致壮面。过了牌坊门不远,左首隔着浓绿树荫的沟谷中出现一条白色巨龙。水泥塑造的巨龙跟前,身长足有十余米,颈角翘空,四足驻地,身躯蜿蜿,鳞鳍重重,似有腾空而去之势。龙腹中装有水管,从高处启开水源开关,龙嘴里便会喷珠泻雾,辉映日光,云蒸霞蔚,造成十分绮丽壮观的景致。

了解更多>>

成县西狭颂摩崖

成县西狭颂摩崖

位于成县西10公里处鱼窍峡中天井山下,俗称黄龙碑。刻于东汉建宁四年(171年),是汉代书法三颂之一。“惠安西表”篆额,全是汉隶真迹,记载武都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政迹。是古代摩崖石刻碑之珍品,字体清晰,笔触遒劲,结构美观,刀法有力,为书法之瑰宝,在国内外书法界和史学界享有盛誉。碑下有一潭,水呈黄色,相传有黄龙自潭底飞出,因名黄龙潭。这里青山对峙,一泓中流,群潭如珠,短瀑相接,悬崖绝壁上,古栈道足迹犹存。沿途还有耿勋碑、桃花碑等摩崖石刻二十多处。沟口存有李可染《西峡颂》碑题。

了解更多>>

长城及沿线城障修隧

长城及沿线城障修隧

窑墩,天桥墩,吐火洛,后进入安息县北湖。再向东到金塔县境内,接居延塞,沿额济纳河迤题北上;曲折蜿蜒,气势磅礴。另一走向从金塔,高台,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县,过黄河东去。城垣虽经两千多年风沙侵蚀,但有些地段至今仍坚固完整,屹立于戈壁中;玉门关附近城垣保存较好。结构为就地取材,以芦苇,红柳,胡杨和罗布麻等夹砂砾石层层夯筑。城垣最高处4米左右。芦苇等层厚5厘米,砂砾层厚20厘米,粘结非常牢固,可谓我国古代独创的“混凝土”。长城内侧高峻处,风燧土台相望。土台以黄土为基,上部用土坯垒砌,高者达10米。台旁墙坞内有戍卒所居小舍,备弓弩刀剑,石块等防御武器。烽顶小室为戍卒日夜警戒执勤的岗位,如发现敌情,相互报警。据说狼粪燔烟最大,使远处易见,故土台俗称狼烟墩,又名烽火台。

了解更多>>

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其实就是一个烽火台,是古长城的起点,如今只剩下一个土墩,从这里开始,一侧接黑山,一侧接关城,形成包围圈,抵御外敌。最值得看的还是第一墩身后的讨赖河,它是嘉峪关的母亲河,祁连山上的冰川融雪,流向嘉峪关,一座吊桥悬于讨赖河上,险峻壮观。景区内有两个下车点,一是西入口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内,会有着一个玻璃观景台,可以透过玻璃看脚下的河川,博物馆内有吊索,让你在空中穿越讨赖河。第二个点在兵营,可以走过铁索桥横渡讨赖河,到达另一侧,再往上爬上山坡,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讨赖河。

了解更多>>

长城博物馆

长城博物馆

位于嘉峪关市新华南路西侧,建成于1988年底,于1989年10月正式开馆,是我国第一座全面、系统地展示长城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面积12,312平方米,陈列面积1,766平方米,主体建筑外形呈烽火台式,恰似烽燧相望,长城相连。内设7个展厅,以“伟大的长城”基本陈列为主体,分“春秋、战国长城”,“秦、汉长城”,“北魏、隋、唐、辽、金长城”,“明长城”四部分,集中国史学界、文物考古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长城研究成果于一体,将从战国直到明代,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构筑史,作图表模型、文字版面、彩色图片形式浓缩在1,100多平方米的展厅空间中,既为长城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又使一般游人在短时间内,对中国长城在时间、空间演化上有一个整体、直观的了解。
博物馆还设有“中国古代兵器装备展览”、“嘉峪关文物展览”、“名人书画展览”,收藏各类历史文物和长城书画作品7000多件,其中“长城工牌”、“永乐铜炮”、“嘉峪关关照印版”等都是研究长城的珍贵资料。长城博物馆以其直观的形式和丰富的收藏内容,被誉为长城文化的教科书。

了解更多>>

采日玛

采日玛

采日玛是看黄河落日最好的地方.地区 > 甘肃省

了解更多>>

炳灵湖

炳灵湖

走出积石峡,翻过锁桐坡,有一块巨石,人称“禹王石”。据《河州志》记载:“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曾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积石关由于历史悠久,地位特殊,而被历代诗人所赞叹。河州除积石关外,历史上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在沿白石山——太子山——积石山一线选择山巅、谷口、高阜扼要之处,还置有老鸦关、藏关、土门关、红崖关、西儿关、樊家关、五台关、沙麻关、崔家峡关、宁河关、思巴思关、陡石关、大马家滩关、小马家滩关、麻山关、俺陇关、大峡口关等共24座关隘,作为保卫西陲河州的屏障。积石山,系祁连山向南沿伸的余脉,横岭壁立千仞,凌空高矗,自治县大河家乡西约5公里的关门村附近,峡长25公里,地形十分险要。谷中黄河水奔腾东下,水势湍急,声震如雷,凭高作浪,银河倒挂,深不可测,瀑溅珠飞,白雾上腾。

了解更多>>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景区介绍

  25公里处,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锺山下,海拔1083米。因与平凉泾川南石窟寺同时代开凿,南北辉映,直线相距45公里,故而得名。北石窟寺肇造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即公元509年,由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一处较大规模的石窟群。北石窟寺包括寺沟主窟群,及其北1.5公里处的楼底村一窟(简称北一号),其南1.5公里处的石道坡石窟,花鸨崖石窟,石崖东台石窟群等,南北延续3公里。现存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碑碣8通,壁画96.7平方米,题记150方。主要精华石窟集中在寺沟主窟群。此处有283个窟龛,密布在高20米,南北长120米的黄砂岩崖体断面上。代表洞窟有北朝的165号、240号窟和盛唐时期的32、222、263号窟。雕造内容极其丰富,其千姿百态的石雕艺术,浓缩了陇东汉唐文化的精华,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陇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165窟出北石窟寺的特级洞窟,位于寺沟主窟群的中部,是北魏永平二年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门高5.90米,宽3米。门外两侧雕二身5.8米高的守门天王。洞窟平面为横长方形,覆斗形顶,高14米,宽21.7米,进深15.7米,正壁(东壁)及南北壁雕七尊8米高立佛和十身4米高胁待菩萨,西壁两侧雕二身5.8米高的交脚弥勒和3.05米高的骑象菩萨、三头四臂的阿修罗天。窟内四壁遍布千佛、飞天、"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等佛传及佛本生故事浮雕造像110多身。造像大多保存较完整,在全国北魏石窟同类题材中,此窟风格独特,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和艺术观赏价值。    32、222、263号窟是唐代的代表洞窟,其造像生动逼真,富丽多姿。雕刻刀法娴熟,堪为艺术精品,令人叹为观止。

了解更多>>

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坐落在黄河北岸,过中山桥即到,因主峰山顶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相传该寺是为纪念元代一名西藏著名喇嘛而建。河对岸有缆车可以乘坐,到山顶再走20分钟左右即到白塔,塔顶上可一览兰州市全貌,山脚下便是黄河。天气好时可以在山顶找家茶铺,吹着微风喝茶聊天,很是惬意。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