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甘肃著名的有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甘南、嘉峪关、张掖等,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每年5月-10月是甘肃自驾游的最佳时间。

嘉峪关滑翔基

嘉峪关滑翔基

位于嘉峪关市东北12公里处的民航基地内,是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1980年法国最先通过气象卫星发现了嘉峪关上升气流,国家体委组织力量,在嘉峪关建立了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滑翔基地,目前,该基地已成为一座以滑翔为主的综合性航空俱乐部,每年7月这里都会举办国际滑翔节活动。
嘉峪关滑翔基地占地100亩,现有8架运动飞机、10架滑翔机,包括国产前进号7架,进日杨塔尔2架,罗马尼亚28双座1架;此外,还有蜜蜂飞机1架,热气球2具,并备有山坡滑翔、山坡伞、高空飞行氧气设备,滑翔设施一应俱全。基地有高水平的专业化飞行队伍,可开展多种滑翔旅游活动。

了解更多>>

嘉峪关城楼

嘉峪关城楼

嘉峪关城楼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7公里处,是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因城在嘉峪麓故名,自古为军事要地。整个关城建造坚固雄伟,气势磅礴,关城呈梯形,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高10米,垛墙高1.7米,东西城垣开门,城楼对称,三层五间式,周围有廊,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关城正中有一官井。西面城垣凸出,中间开门,门额刻“嘉峪关”三字。原有城楼,与东西两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俗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块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西门外1里处有石碑,上刻“天下雄关”四字;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均为清代所建。

了解更多>>

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临南河。鸡峰山以峰美、水秀、洞奇而得名,号称陇南第一山,徽成第一景,享誉陕、甘、川三省。
鸡峰山,因奇峰孤耸、直入云际,状似鸡首而得名。据鸡峰山留存的北魏摩崖石刻和宋真宗赵亘时期的碑刻记载,汉代就有摩崖石刻西峡颂,唐代已初具规模,宋代山上就有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和佛教活动。
鸡峰山公园总面积为4200公顷,林地面积5000亩。植被以华山松、油松、落叶松为主,间有经济树种红青岗、板栗、刺五加、观赏植物铁木匠、粗榧、水柏等。野生动物有羚羊、梅花鹿、野猪、狼兔等。
鸡峰山共有18景,景景奇观、“云卧仙人床”,“清泉出龙口”“石鸡凌绝壁”,“云海浮仙山”,等尤为出名。嵋洛峰北山腰的“云卧仙人床”,东山腰的“清泉出龙洞”,石洞天生,洞内钟乳石星罗棋布,万象森列,神龛下泉水涌流,澄碧清澈,每遇雨天,洞内云雾喷涌而出,如玉龙出洞,腾旋飞舞。龙洞上空绝壁上的“石鸡临绝壁”,一块巨石状如鸡形,凌空突出,天生奇观。北山腰的“云海浮仙山”,浩瀚的云涛中浮露出数座苍翠的峰峦,旭日东升,云蒸霞尉,使人置身于海上仙山。
溶洞是鸡峰山又一绝景,洞深约1公里,各种石钟乳、石笋,随着光线的明暗,角度的变化,想象力的不同,变化万千。
鸡峰山与东西两翼的杜公祠,西狭颂与“汉摩崖石刻”、“吴挺碑”、“裴公莲帖” 辉映一体,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文臣武将, 骚人墨客留下无数盛迹,东汉虞诩开创漕运、马融设账讲学、李翕开凿西峡、三国孔明六出祁山、唐代敬德修寺建庙、杜甫辗转流寓、宋代吴挺驻节保蜀,给自然风光增添了人文景观的内涵之美。

了解更多>>

会宁红军会师楼

会宁红军会师楼

会师楼、会师塔 位于会宁县城西,即原城门楼”西津门”。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1958年,会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将此楼改为会师楼,”西津门”更名为”会师门”,并多次维修加固。楼为歇山顶楼阁建筑,上下两层,砖木结构,面宽三间,南北开门,下层为革命文物陈列室。城门为拱卷顶,高7.5米,城墙高8.2米,城墙两端各向下延伸30米,南面砖砌阶梯可登城墙。1986年4月20日,在距会师楼100米处破土动工修建会师塔,10月10日竣工。会师塔高28.78米,共11层,下9层三塔环抱,至10层合为一体,11层收顶。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以汉白玉到成16米长的阴文条幅,白底红字,镶嵌在塔的正面。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中宣螺旋式阶梯直通塔顶。结构严密,造型雄宏。

了解更多>>

徽县三滩风景区

徽县三滩风景区

“始知五岳外 别有他山尊”
三滩风景名胜区概况
三滩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东南部陇南市的徽县、两当两县辖区,秦岭南麓,长江支流嘉陵江上游,地处甘、陕、川三省交壤,在兰州、西安、成都三大省会城市三角形的内心上。宝成铁路、徽白省道和风光秀丽的嘉陵江从景区穿过,316国道纵贯徽县、两当两县县境。

了解更多>>

皇娘娘台遗址

皇娘娘台遗址

中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齐家文化遗址之—。位于甘肃省武威县城西北皇娘娘台。1957~1975年曾进行4次系统发掘。遗址有住室,窖穴和墓葬。庄室多为半地穴式,呈方形,面积较宽,内部均有白灰面。根据遗存部分推测,住室的建造都是先由地面卜挖成方形土坑.然后在底面和墙壁上涂以白灰面,构成四合璧半竖穴的形式。在住室周围,有窖穴和炉灶分布。窖穴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穴内满填灰土。在一大型窖穴边缘,有柱穴15个,均匀沿坑排列,穴内有朽木痕迹,间有砾石片、细石片和陶片混入。据专家推测;这些遗迹表明此处原为棚房,用于储藏东西。墓葬遗址很多,分布与窖穴和住房交织在一起,有些则直接利用废弃后的窖穴埋葬。葬式有侧卧屈肢,仰卧屈肢、仰卧伸肢,也有单人、双人及多人葬,个别的有二次葬。随葬品数日较多,且已按身份地位增减。如有一墓内合葬一男二女,男性仰卧居中,左右各卧一女,均呈侧卧屈肢,面向正中,表现出女子对男子的服侍奉待之意。这反映出当时社会贵贱等级分明,男性占有统治地位。皇娘娘台,亦称尹夫人台,位于武威市城西北2.5公里的金羊乡宋家园村。尹夫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王李思的妻子,在李嵩创建的西凉政绩中,授注着她许多心血和智慧,为此有人把西凉政权称为“李尹政权”。尹氏,是天水郡尹文的女儿,后来随父移居故臧(今武威),她姿质秀丽,好学多才。东晋义熙十三年(417)二月,李嵩卒,其子李歆继位,尹氏被尊为太后。不久,李歆起兵攻打北凉。北凉的沮渠蒙逊是匈奴族,尹氏从人民生息和民族团结的愿望出发,劝阻李歆,但遭拒绝。最后尹氏严正警告儿子:“你若不听劝告,不仅在军事上要吃败仗,而且国家也会被灭亡。李歆仍一意孤行。晋元熙二年(420),西凉被北凉沮渠蒙逊所灭,李歆战死,酿成国破家亡的悲剧。尹夫人被沮渠蒙逊掳来国都姑减,蒙逊在西汉末年窦融所筑的台基上为她修建了房子,让她住下来。沮渠蒙逊还为自己的儿子沮渠茂虔娶尹氏的女儿做了妻于。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系西凉国王李嵩的“十六世子孙”。

了解更多>>

黄河中山桥

黄河中山桥

兰州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桥的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城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18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的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国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达23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 年改为“中山桥”。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了解更多>>

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

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

于甘肃省永靖县中部,东经102度58分-103度23分,北纬35度47分-36度07分,面积195平方公里。本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海拔在1563-2300米之间。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生态环境。区内黄河段自西南向北呈“s”形横穿全县,形成独特的“黄河向西流”景观。沿河有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均建有电站,形成3个高原人造平湖,水域面积达153平方公里。本区野生动物较为丰富,有兽类10种,鸟类50余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4种,鱼类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有林麝、羊城羊、猞猁及黑颈鹤、大天鹅、苍鹰、鸢、猫头鹰、红腹锦鸡等。

了解更多>>

黄河风情线

黄河风情线

这是由兰州市区滨河路绿色长廊沿线景点串联而成,包括中山桥、黄河母亲像、水车园等著名景点,基本都免费参观,只有水车园门票10元,学生证可以半票。中山桥附近还有羊皮筏子漂流和游艇。推介羊皮筏子,在古老的黄河乘坐古老的羊皮筏子最有感觉,虽然看起来有些危险,其实非常稳当。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