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暴发。为了平息叛乱,唐王朝抽调驻守西北的军队参加征战,边镇只留下了一些老弱。这时,吐蕃奴隶主乘虚而入夺取了河西乃至陇右地区,敦煌也于建中二年(781年)陷蕃。吐蕃奴隶主的野蛮统治和残酷奴役,激起了各族人民不断地反抗。公元848年,沙洲(敦煌)人张议潮率众起义。他采取一边备战、一边耕地的办法,乘吐蕃内乱之机,推翻了吐蕃奴隶主的统治,于大中五年(851年)收复了河西十一州。唐宣宗封他为河西十一州归义军节度使。咸通八年(868年)张议潮又受封为吏部尚书,节度使一职由其侄张怀深接任。此窟就是张怀深为纪念他叔父而建造的。甬道两侧的画像就是张议潮夫妇供养像。 南壁和东壁的南段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画面自西而东,前导是吹长胡角、打大鼓的“骑吹”,接着是仪仗队和旌旗卫士、载歌载舞的“营伎”与乐队,护卫“旗节”的骑兵,张议潮骑着高头大马,在一群属官的簇拥下正走上桥头,后面是随从辎重以及追猎的武士。 北壁和东壁的南段画《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宋氏是张议潮的夫人。张议潮任节度使后,按唐制,他的夫人被封为“郡夫人”。出行图自西而东,最前面是百戏:一人将一长杆顶在头上,顶端有一短横杆,杆上有四个儿童作表演,技艺高超。后面是歌舞伎乐,随行的行李车、八抬轿,备用的马车。宋国夫人骑马缓缓而行,女官眷属以及随从们捧着衣物,和梳妆品等侍行于后,最后面是驮着食物用品的骆驼和狩猎的武士,在队伍中还有一个信使,纵马四首传递着命令。 这两幅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唐代贵族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南壁西端的《恩益梵天问经变》中有一个反弹琵琶的舞伎,画家选取了背侧面的角度,使我们不但看到了这一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同时也看清了弹奏时的手势姿态。 此窟在1921年前后曾住过白俄的部队,砌灶烧火,壁画多被熏黑,破坏严重。 在前室甬道北壁有唐咸通六年(865年)“莫高窟”题记一方。 通过这方题记和其它有关史料,我们可以了解到莫高窟最初开凿的情况。题记中所说的“北大像”就是九六窟的33米大佛;“南大像”即指一三O窟26米的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