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武夷山、湄洲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泉州、福州、漳州、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个:上杭县古田镇、邵武市和平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3个: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处;国家森林公园21家;
紫帽山素有“花果山”之美誉,其山麓临紫湖有片苍郁的荔枝森。每当盛夏之际荔枝林桂红时,清澈明亮的湖面上便倒映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了解更多>>
景区简介 资国寺,建于唐咸通元年(860),为唐冠庄庞叶兄弟所建,鼎兴于宋代,明朝中兴。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波澜起伏,兴圮交替。资国寺位于福鼎县东南部,距县城5公里的资国村莲峰山上。是福鼎佛教曹洞派始祖发源地。该寺依山傍海,山水秀丽,景色宜人。峰顶一片平地,四周峦山环拱、林壑幽静,逢董江朔望涨潮,浮现水面,壮如莲花;当东方黎明泛白,远眺莲花峰上,酷似一朵浴水而出、蓓蕾初开、婷婷玉立于江波之上的碧莲。月朗风清之夜,仿佛可见瞻宫,向有“莲花曙月”的雅称,为福鼎近郊一大旅游景观。 景色特点 资国寺雄伟壮观,工艺精湛,木构大雄宝殿、法堂均为明代建筑物;祖师殿、伽蓝殿为1753年重修。相传宋代全盛时期有九井十三墩;现存有唐井、宋泉、石器、法堂基石,明代的梁、栋、柱以及千年铁树(1985年开始开花,每年花期达6个月)。明桂树、清柏树等。 风俗习惯 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集中体现。畲族人民喜 唱山歌,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他们常以歌代言,以歌传情,歌颂劳动, 表达爱情,唱述本民族历史和神话传说等。唱法多用“假声”,有独唱、对唱(即“盘歌”)、齐唱和二重唱(即“双音”)。曲调大同小异,主 要有福鼎调、霞浦调和福宁调。畲族传统节日、婚俗、武术、医药等也别具一格,富有民族色彩,为闽东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风味特产
状元岩景区坐落在泰宁县城北郊长兴村,离城区11.7公里,与上清溪唇齿相依。据县志记载,南宋庆元年间,少年邹应龙读书 于此(庆元二年中状元,时年25岁),后人称其读书处为状元岩。距状元岩半公里又有琵琶岩,是明朝道仙邢德兴修炼之处。 这一带的山水,丹崖悬岩,茂林奇树,幽峡奇洞,飞瀑流泉 ,风景险绝优美,还有众多的珍禽异兽。从人文景观来看,它浸染了深厚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作为一代名臣邹应龙的读书处,状元岩的山山水水打上了儒家文化深深的印记,产生了不少传说,后人视为教育子弟努力求学的圣地。 1999年8月,状元岩一带开发为游览景区,分状元谷、葫芦天、五趾山、香婆岩、鸟鸣涧、七个小区有85个主要景物。
状元街(文化旅游特色街)位于鲤城区东街后街,是条步行街,西接中山路、北临东街、中段地处玄妙观,建有泉州特色的牌坊,被誉为八闽第一街,经营旅游、文化、工艺品、鲜花等,环境幽雅,观赏性强。 状元街长一华里,有店面159间(已经营70间),西侧二、三层商厦3800平方米。宜经营古玩、工艺、文化用品等。
护国禅院之后的状元峰,相传因宋状元陈诚之在此读书而得名。附近有许多摩崖石刻,石刻被古榕树根奇妙地包围着,形成椭园型的大镜面。 附近有六鳌古迹:揽鳌亭、倚鳌轩、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
位于城关九龙平湖北侧的龟仔垅山,占地950亩,现已从全国各地引种30属330种竹种,并初具规模。园内又分为五区一园:即竹种分类区、观赏竹种区、生产区、珍稀竹种引种区、纪念竹林区和民俗风情园。 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竹类品种最多、属性最全、种园功能最齐的竹子基地.
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建阳市唐石里(黄坑镇)大林谷。墓地系朱熹生前所选。左前侧是鲤鱼岗,右前方乃唐石山;前临虎山雄踞,背靠九龙山之九龙岗,称“风飘罗带”。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于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3月甲子日病逝于建阳市考亭,与夫人刘氏并葬于此。山上有幸如亭和顺宁庵。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屡经修葺,山下享堂5楹。清朝康熙、乾隆、嘉庆等均有重修,并在山下建朱子祠,以后失修倾圮。朱熹墓为圆形,外用鹅卵石围砌。上首中央仍立清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墓碑一块。上书“宋先贤朱子,夫人刘氏墓”。墓前设长方形石香炉、石供案各一,靠前两旁有石蜡烛一对。新修的大道旁已新建墓道碑亭。
位于安泰河边,于山之麓,北接津太路,南邻圣庙路,东至津门路、花园路,西靠八一七北路,面积15.84公顷,街区内坊巷10条。以宋通奉朱敏功居此,兄弟四人皆登仕版,朱紫盈门,故名。街区大致形成于唐。宋时期,区内安泰桥是唐罗城的利涉桥。据〖榕城景物考〗记载:“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萧管从柳荫榕叶中出”,足见当时的繁荣景象。宋时,修筑外城,街区全部被包入城中。街区的空间格局,一街水巷,河水荡漾,古榕苍髯,巷坊交错,古旧老屋,曲线山墙,门罩排堵,极富地方特色。 朱紫坊街区在历史上是文化教育机构集中的地方。在太平兴国中即设有全市的文化中心--孔子圣庙,清代管理全省教育行政的机构--提督福建学院署又设于此。闽县、侯官的孔庙也设于区辖及其附近。到了清末,街区已有三个孔庙、二个县衙、一个府学院署,学院林立,学子云集,形成“路逢十客九青衿”的“弦歌不绝”之地,而街区中的坊名巷号颇具儒雅之风。
种德寺位于福安寺甘棠镇北门莲花山脚下,原名坑里堂.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址是莲花山半山腰,1972年迁于现址,1980年该堂住持理明和尚的弟子释悟峰法师发动十六善信,投入巨资扩建,建成了观音阁、大雄宝殿、五观堂、僧舍、香积厨、天王殿、素食部、校舍等十几座。寺占地面积为二十四亩。 种德寺以它雄伟的寺宇,庄严的佛像,悠扬的梵声,便利的交通,吸引着无数的香客游人,成为闽东一大名刹和旅游圣地。
中山路,是厦门最老牌的商业街,人流旺,商品多,名气大,不论往昔还是如今,人们一提及厦门,就言必中山路,好似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银座、香港的中环、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到厦门,中山路是不能不去的,因为它代表了厦门的繁华,富有和时代韵律。到这里可享受丰富的物质世界,领略现代风采。中山路是厦门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