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福建

福建

福建

福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武夷山、湄洲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泉州、福州、漳州、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个:上杭县古田镇、邵武市和平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3个: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处;国家森林公园21家;

晋安河

晋安河

晋安河,是闽江的一条支流,流经福州市。晋安河发源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北峰,主要支流有湖前溪、化工河、凤坂溪等等,下游称作光明港,最后在台江区附近注入闽江。  晋安河是一个与福建相关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了解更多>>

金铙山

金铙山

金铙山属花岗岩景观区,是闽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景区,系闽江正源头。主峰海拔1857.7m,是三明的第一高峰,在我国东南仅次于台湾玉山和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素有“秀起东南第一巅”之美称。 金铙山古为汉闽越王无诸的狩猎场,因他遗失金铙于此而得名,自古便为"杉阳八景"之一。 全山共有84峰,主峰白石顶把山分为东西二麓:东麓多为悬崖绝壁,西麓多为奇峰峻岭。登上主峰,可眺望建宁、泰宁、宁化、明溪的乡村景色,福建最大的人工湖金湖也尽收眼底。盛夏峰是看日出的绝佳地点。山上还可观云海秀色,看千顷云浪在脚下涌动。山南端的石燕岩、仙人池和白云峰为幽深之处。石燕岩岩洞敞然,洞壁保存着清乾隆年间的摩崖石刻。仙人池是山顶上天然形成的椭圆形平底石池,碧色池水终年不涸。白石顶附近还有百亩草场,是天然的大牧场。 金铙山的半山腰有金铙寺。该寺始建于五代梁龙德元年(921年),建筑面积1368平方米,是建宁县仅存的一座千年古刹,现已修葺一新。

了解更多>>

金鸡山公园

金鸡山公园

金鸡山公园在福州晋安区金鸡山的东南隅。古籍《闽中记》载:“秦始皇时,望气者(风水先生)云:此山有金鸡之祥,”山形似鸡,故名金鸡山。金鸡山是北岭山脉的支脉,它像一颗硕无比的碧绿翡翠,纵卧在晋安河东岸,为福州城近郊名山,历史文化积淀极多,曾出土从汉代到清代的许多珍贵文物。古时候,金鸡山一带名胜古迹很多,如山顶有明代修建的“栖云庵”,山下有建于唐代的“金鸡寺”和“地藏寺”;邻近还有桑溪、曲水、荔枝林诸景,景物迷人。特别是金鸡山依然保留着大自然山林的原始风貌,是福州城区少有的山野情趣浓郁的风景区

了解更多>>

嘉庚公园

嘉庚公园

嘉庚公园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鳌园北侧,门与鳌园相连,是后人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教育、培育人才、造福社会而兴建的。按照传统园林布局,把纪念性、文化性和游乐性有机地融为一体。

了解更多>>

集美海洋动物馆

集美海洋动物馆

海洋动物馆分鲸馆、热带鱼类馆、海洋无脊椎动物馆和水族馆四个部分。其规模、种类、数量仅次于我国青岛水族馆,居全国第二。 其中鲸馆展览的是一只世人罕见的抹香鲸,重25吨,长12.5米,整身占据大教室的一半。这条抹香鲸是在1985年12月在福鼎县秦屿海滩上捕获的。当时共有12只,是集体自杀中最大的一条,雌性,7岁,每小时可游10多海里,每分钟300多米,能潜入海面以下2200米的深度,且能历时1~2小时。现在排在鲸馆里的是经过去肉留皮留骨精制的标本,形态完整。 热带鱼类馆主要有红地图鱼(星丽鱼)、神仙鱼、香吻鱼、接吻鱼、花眉鱼等。地图鱼因身上有很多红色花纹,像地图一样,故名。接吻鱼很有亲情,雌雄互爱,时常接吻。 在海洋生物馆里,主要展出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共有58种,单单海绵就有9种,腔肠动物100种,多毛类环节动物31种,还有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棘皮动物等,它们大多来自我国西沙群岛和本省沿海。在珊瑚标本柜中,各种类珊瑚多不胜数,洁白美丽,如鹿角珊瑚、细孔绕石珊瑚、佳丽鹿角珊瑚等。

了解更多>>

吉山

吉山

吉山是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乡”。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政府内迁于此长达七年半之久,使这里成为东南抗战文化中心;同时这里也是国民党抗战政府的行政中心,容纳过100多个政府机关和大专院校。这里至今保存许多抗战文化遗址,包括省主席公馆及其防空洞、最高法院闽浙赣分庭、省高等法院、省教育厅、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东南出版社、羊枣之狱等。 在吉山的村巷当中穿行,看当地的乡村土楼与西欧风格的挹秀楼比肩而立,建于清代的民居外墙却刷着“抗战到底”的标语,曾印刷出进步抗日刊物《老百姓》的地方是当地肃穆的刘氏祠堂,而古韵犹存的淇园书院当时有高等法院在此升堂办案……时空的交错留给游人无尽的回味。 吉山的乡村风光也充满田园气息,文川溪经由此处流过,两岸一边是村内的古旧民居和参天榕树,另一边则是青绿的稻田和幽静的山林。溪面上有用小船搭起的浮桥,走在上面浮浮荡荡,野趣天然。

了解更多>>

会清桥

会清桥

会清桥,位于永安市贡川镇集风村。 环绕贡川古镇的沙溪、胡贡溪两条河流, 一条自南向北,一条从西到东,交汇在贡川南门处。在胡贡溪的水尾处建有一座古桥,连接贡堡与巫峡头两地。雨季时节,胡贡溪水较浑浊,沙溪水较清澈,交会处泾渭分明,因而贡川人将这座桥梁冠名为“会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清桥为南北向,两墩三孔,横跨胡贡溪之上,连接贡川堡与巫峡头,桥长41米,宽7米,桥面高8.1米,桥身用丹霞石砌成拱券型。桥上建木屋,形成长廊式走道。桥屋11间,56根木柱,桥两端有门楼,中部是升起的桥亭。桥屋采取五架抬梁式,斗拱则有“一斗三升”、“角背拱”、“驼峰拱”、“如意拱”等,既有实际功能,也有较强的装饰作用。

了解更多>>

惠安县

惠安县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纬24°49’?25°15’,东经118°38’?119°05’。面积1088.1平方千米。辖15镇、1民族乡。人口91.40万。通行闽南方言厦门话。   惠安为省甘蔗、花生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还有甘薯、稻米、大小麦,大豆、花卉、药材,荔枝、龙眼、梨、余甘(“田船粉甘”著名)、带鱼、墨鱼、鱿、鳗、鲳、梭子蟹、江瑶贝、海带、紫菜;家畜良种戴云黑山羊、福建兔。惠安素称“石雕之乡”,石雕艺术被誉为“南匠”,工业有化工、电力、机械、纺织、食品、文化艺术用品、陶瓷、玻璃、皮革、塑料、建材等门类;惠泉啤酒为优质产品。漳泉肖铁路、福泉高速公路斜贯县境,以国道324线为主干的公路通车498.4千米。崇武港有对台贸易码头,肖厝港为天然良港,列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秀涂港为古代泉州海外交通重要港口之一。   主要城镇,螺城:县人民政府驻地,工商业区。崇武(莲城):抗倭名城,溪底村为“木工之乡”,擅长中国古典木建筑技术,世代相传。洛阳:宋代为渡口,洛阳桥著名,惠安石雕厂设此。东园:侨乡集镇。辋川:渔区集镇。东岭、涂寨:“木石工匠之乡”。   西郊科山(高士峰)文化风景区著名,山上有庄先生(庄应祯)祠、刘望海祠,山麓建治山治水纪念碑、烈士纪念碑。北郊平山寺风光宜人。黄塘一片瓦寺(张瓦石室)巨岩幽洞,别有天趣。洛阳桥(万安桥)为宋建跨海石桥,对研究我国桥梁建筑及石雕、碑刻艺术有重要价值,桥南有北宋泉州太守、督修洛阳桥的蔡襄祠堂。明建崇武城历为海防要地,名将戚继光、郑成功曾据此练兵、抗倭,是全国保存较完整的石构古城;大山龙喉岩后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净峰寺可望海潮观日出。螺阳盘龙山下唐武威军节度史王潮墓为福建现存较大的古代石构墓室。名胜古迹还有南浦沙格灵慈宫(妈祖宫)、黄塘岩峰寺(白岩寺)石刻造像、涂岭虎岩寺、“福建林氏始祖”晋安郡王林禄墓、螺阳“开闽吴氏始祖”唐户部大司徒吴仁禄陵墓。

了解更多>>

惠安崇武

惠安崇武

崇武古城 明朝时为抗倭兴建的军事防御体系,位于惠安县崇武半岛顶端,三面临海,高7米,全长2400米,是东南海疆要塞。与古城相傍的是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园中有崇武最负盛名的20多家石雕工厂共同雕刻完成的数百件石雕精品,西游记、水浒人物、十二生肖等琳琅满目,可称崇武石雕工艺的大展台。 古城有四个城门,东西北门各筑有月城,城内是居民区,有时间走入古城,沿着狭窄的街巷走走,感受着古老与现代共存的古城,你也许才真正觉得不虚此行。 对于喜欢摄影的朋友来说,惠安崇武是闽南之行绝对不能错过的地点。虽然如今的崇武古城已经变成了市民休闲的公园,没有多少当年威武和肃穆,但崇武半岛上那些勤劳能干、衣着奇特的惠安女和海边的渔村和渔港是相当难得的摄影题材。古城附近有许多摩托车,可以载你去半岛东端的渔村,去大岞约10元,主要看你讨价还价的本领了。惠安女 这里的惠安女特指那些穿着奇特服饰的惠安妇女,她们分布在崇武半岛的大祚、小祚和东岭一带。对于到崇武古城的游客来说,距离不远的大祚乡也是崇武之行必须停留的一站。 惠安女是汉族中唯一一个穿着独特的人群。她们包头巾,上身穿着很短露出肚脐,下裤却很长而宽松,故有“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的戏称。惠安女腰际粗重的银腰链,表明她是已婚妇女,那是男家送给女方的嫁妆。惠安女还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即出嫁后仍回娘家住,必须到生子女后才住进夫家。

了解更多>>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地处中国闽南金三角,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在泉州、厦门分别设有校区。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获得中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是中国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 华侨大学设立董事会,实行校长负责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首任校长,现任校长是全国政协委员、博士生导师吴承业教授。董事会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著名人士及各级政府领导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等先后担任华侨大学董事长。 华侨大学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办学方针,按照“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校两生、因材施教”的教学特色,“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和“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预科等层次完整的办学体系,现有19个院系(部),9个博士学位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4个硕士学位点,6个工程硕士领域,53个本科专业,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科门类涉及理、工、经、管、法、文、哲、史等8大类。学校以“重视基础、拓宽专业、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境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建校45年来,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7.6万余人,其中境外生3.6万余人。至2005年底,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2.4万人,其中境外生近3000人,分别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日本、朝鲜、美国、阿根廷和港澳台等29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拥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近400人,具有博士学位141人,38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一批教授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含华文学院),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占地132万平方米的厦门新校区正在兴建中。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实验室设备先进,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资料总量103万种、204万册。 华侨大学注重教风、学风建设,以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以“教学质量年”为主导,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证。学校以学风建设为学生工作重点,强调学生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在近三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侨大学共获得10余个奖项,团体总分分别居全国高校第13、16、10名,居福建省高校榜首,并捧得第八届“优胜杯”;学生男子篮球队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分别夺得第二、第五、第七届总冠军及第四届总亚军,并获得2004年首届“健康杯”大学生男子篮球赛冠军;在历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科技竞赛、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等赛事中华大学生成绩居福建高校前列。近年来,学校还设立了10余个奖教奖学基金,使教风、学风更上新台阶。 华侨大学科研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投入、大跨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我校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4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24项,科研成果通过评审鉴定285项,申请各种专利40项,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福建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16项。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4649篇、出版学术专著212部。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际检索系统最新统计,我校在《SCIE》、《EI》的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居全国高校排名的95位、66位,论文被国际刊物引用居全国高校81位。《华侨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进入中国期刊方阵。 华侨大学全方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尼、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麦克•法登等国际著名学者以及泰国上议院议长素春•差里科等先后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今日之华侨大学,正以全面发展华文教育、全面建设厦门校区、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和谐大学三大中心任务为核心,努力向更高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迈进,致力于建设成为办学规模适当、学科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以工程学科为优势、以华文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国内外著名的一流的侨校。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