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北京著名的景点: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安门、奥运场馆鸟巢、圆明园....北京也是中国高校云集的城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91所。

顺承郡王府

顺承郡王府

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协礼堂,中路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路前后数层院仍保存原有格局。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了解更多>>

水下龙宫

水下龙宫

水下龙宫是九龙游乐园的主打项目,是由美国AVG机器人制作公司提供技术,由中日双方合作建造的大型水下景观。先进的游览设备和高水平的机器人制作技术与古老的东方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迄今世界上最具特色的集龙文化、水文化、旅游文化为一体的水下艺术观赏型游乐园。
水下龙宫在走过七年的辉煌之后,仍在国内人文景观中独占鳌头。伴着徐徐开动的览车,游客置身水下18米,踏上去探索海底世界博大与深邃的旅程。
首先涌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风阵阵,海浪低吟,一群群海鸥在鸣叫翻飞,仿佛唱着一支欢快的迎宾曲,海底旅行就此拉开了序幕。在茫然不知所措的黑暗中,豁然来到碧海下潜的入口。汹涌的巨大旋涡将游入缓缓卷入海底,顷刻间眼前即是一片迷人的水晶世界。五颜六色的海底植物依依飘荡于左右,温柔可爱的海底生物浮游于水中;鱼鳖虾蟹伸手可及,潮声乐曲悦耳悠扬。
正当游人沉浸在安宁详和的氛围中时,一条鲨打破了四周的沉寂,张开狰狞大口向游客扑来,引来一场虚惊。而那葬身海底数以百年的海盗沉船,仿佛再现了当年海盗生涯的血腥与恐怖,叫人从金银财宝的灿烂中,悟出一丝毛骨悚然。览车行至“水幕仙境”,宛如进入神话世界,千姿百态的美人鱼载歌载舞,蚌壳仙女分列左右,手持笛、萧、笙等乐器,演奏着美妙动听的古典乐曲。当览车还未进入龙宫宝殿,便可听到东海龙王那震耳欲聋的笑声,笑声中整个大殿忽而电闪雷鸣,灯光摇曳,忽而风平浪静,鸦雀无声。九个龙子个个身手不凡,争抢宝珠,在龙王面前尽显风采。古老的东方美丽传说与现代声光电技术营造出的壮观氛围,将此次水下旅行推向高潮。
九龙游乐园水下龙宫就是这样以奇特的环境,神秘的气氛,现代高科技手段,全新的艺术构思将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海底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了解更多>>

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

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

北京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位于海淀区四季清乡廖公庄,北京锦秀大地农业观光园区西侧。占地面积80余亩,建有展示厅、多功能亭、成鱼池、越冬池、育苗车间、大车间、龟池、垂钓池和客房、餐厅。438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展示有珍惜的水生野生动物活体和标本。2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作为电教化的一个窗口,为人们详细介绍了水生野生动物的资料和图象。

了解更多>>

水泉院

水泉院

水泉院 位于孙中山纪念堂左侧石阶下。院内松柏参天,清幽安谧。有泉水从 石壁隙中流出,潺潺有声。原是皇家的“听水佳处”和行宫院。 院内右侧峭壁下有个圆拱形山洞,名叫“三仙洞”。洞内极为清凉,为过去的供佛洞穴。 得名原由是:在一棵枯老的柏树上,长出第二棵柏树;第二棵柏树枯老后,在腐朽的树墩上又生长出一棵白果树

了解更多>>

水关遗址

水关遗址

水关遗址 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大街玉林小区内(凉水河以北50米处,玉林里41号)。水关是古代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金中都水关遗址残存基础部分,平面呈 “][”形,南北向,全长43.4米。水关建筑整体为木石结构,最下层基础是密布的木桩,木桩之间用碎石及碎砖瓦砂土夯实。木桩之上有衬石枋,衬石枋上又铺设地面石。木桩、衬石枋、石板紧密相连,整体坚固合理。由于水关遗址的发现,不仅确定了金中都南城墙的方位,而且通过用考古钻探的方法向北追寻古河道的方向,基本上明确了金中都城内水系东流过龙津桥后,其中一支向南的走向和经南城墙入护城河的确切地点。 水关遗址是国内已知古代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遗址。

了解更多>>

水关长城

水关长城

水关长城 正关箭楼高15.63米,平均宽度12米,城墙用青石条砖依山而筑,当年山东、四川工匠修建时的界碑如今还依稀可见。来水关除了登长城、赏红叶外,还可以去成吉思汗行宫、滑道、长城碑林等新修建的游览项目转一转。这里还有众多古迹和自然景观可寻,有“关沟72景”中的石佛寺、骆驼峰,不远处更有闻名遐迩的詹天佑“之”字形铁路。 水关长城修建于明代,是八达岭长城中保存最精固的一段。

了解更多>>

双秀公园

双秀公园

双秀公园位于北京市北三环中路,全园占地面积6.4公顷,是北京市向建国55周年献礼重点建设的10个公园之一。
双秀公园由中国式园林和日本式园林两部分组成。中国园清雅俊秀,日本园以水秀山清著称,故取名“双秀园”。中国式园林:翠屏落影是公园门区的假山障景,气势雄劲似如林,喷泉如玉树银花;含芳佳镜以宿根及多年生花卉为主,开朗的草坪为底色,并缀以亭廊、壁泉和艺术雕塑,意境含蓄;竹溪引胜园内回转的小溪,独特的曲桥、喷泉更有一番情趣;儿童游乐场是开展文化娱乐的场所。日本式园林:翠石园占地1.26公顷。园内的山石和建筑材料是日本友人所赠。园个造型古朴,别具韵味的亭、桥、中堂依山傍水,池中龟岛、鹤岛象征吉祥。 双秀公园门票:门票0.3元,月票1元
地 址 海淀区北三环中路南
电 话 62045853

了解更多>>

双塔庆寿寺原址

双塔庆寿寺原址

双塔庆寿寺原址在西城区西长安街28号。1954年扩建西长安街拆除。
金初始建,称大庆寿寺,元初重建。明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改称大兴隆寺,又名慈恩寺。嘉靖十四年(1535)毁于火。嘉靖十五年(1536)改为讲武堂、演象所。双塔在寺西侧。一塔9级,称“天光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一塔7级,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

了解更多>>

双寺

双寺

双寺在西城区旧鼓楼北大街双寺胡同ll号。明成化元年(1465)太监刘嘉林舍宅建寺,为大应法王下院。明成化十六年(1480)尚膳监太监刘祥、高通等人出资改建。分为东西二区,东为嘉慈寺(现已无存),西为广济寺。万历三十一年(1603)重修。胡同因寺得名。

了解更多>>

双泉寺

双泉寺

1.双泉寺 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黑石头乡双泉山上。寺庙始建年代不详。至迟在金代中期便已建成。为金章宗避暑之地,因寺右有双泉,故名。明宣德二年(1427年)奉旨与大能仁寺弘善妙智国师为下院。成化五年(1649年)赐名香盘禅林。嘉靖元年(1522年)重修,并立碑做记。清光绪年间曾进行过修缮。双泉寺地处到慈善寺进香的要道上。
双泉寺坐北朝南,可分前后两院。进山门为一层院落,有东西客堂各三间。进二道门有影壁。院内有铁香炉一个。炉以北为大殿三楹,殿门额书“清抹普润”四个大字。主要建筑有山门、正殿、配殿、厢房等。寺内有泥佛、铁佛、铁钟、黑龙壁画等。
双泉寺北并建有一座祈福宝塔。距寺数百米,寺前有明建单孔石拱桥----双泉桥一座。清代光绪年间重修,并易名万善桥。万善桥为石景山区文物保护旅游景点。(另见介绍)
该寺建筑大部荒废,现存有清碑二方,塔铭一块,石佛造像两尊,万善桥一座。 昔年,双泉寺前设有茶棚,很热闹。过往的香客和来此踏青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喝上一杯清香的双泉茶,歇一歇脚。双泉寺以北400米处的巨石上,留有两处石刻:一为“翠微山”石刻,隶书,50厘米见方。三字下面刻诗一首,诗云:“转壑攀云路不迷,宫情尘虑暂相违。老禅究竟真空想,特为摩崖写翠微”。其二,翠微山石刻以东2米许,有一“佛”字石刻,隶书,66厘米见方。

2.广东汕头市达濠区政府大楼后面东北侧、天公岭公路东南侧山峦的双泉寺,创于甲子年(1984),由港胞石先生(释定应之兄)及释定因法师等捐建,释定应(1912-健在)尼师为开山者,1989年12月10日落成开光。岭青泉清,尤有高僧释茗山、定持和汕头名居士林春山(号“镜海老人”)等墨宝而独具禅韵。
寺西旁有天公庙(又名三界庙)及感天大帝(即伯公)、女娲娘娘、神农圣帝、李铁拐仙师庙共五座,再横过达澳公路对面山上又有集圣寺,胜迹集中,交通方便。辟山创寺时,掘获两股甘冽充沛的清泉,故由定因法师起名为“双泉寺”。
寺分上下院。皆坐北向南,总建筑面积约2千多平方米。上者建于1984年,主座约600平方米,分为大门、大雄宝殿、两厢(东厢设敬旺堂)、观音阁、地藏阁等,投资21万多元,1989年12月10日开光。同时,右侧山上筑净舍“山水轩”供游人休息品茗,寺后两侧各建一亭,南称“浣泉亭”,北称“玉泉亭”,摩崖石刻数处。登此可瞰濠江全景,眺南海浩波,为一游览胜地。下者离上者10多米远,建于1999年,约1000多平方米,分大院、主楼(4层)。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