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北京著名的景点: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安门、奥运场馆鸟巢、圆明园....北京也是中国高校云集的城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91所。

郑亲王府

郑亲王府

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
王府创建于清代进关之初,清代王公大臣的宅第营建,均有定制,如基址过高或多盖房屋皆属违法。郑亲王济尔哈朗就因建府殿基逾制,又擅用铜狮、龟、鹤,于顺治四年(1647)遭弹劾后而罢官罚款。府邸建成后,历代袭王有所修缮或扩建。民国后,先是将王府抵押给西什库教堂,1925年复赁给中国大学为校址。

了解更多>>

正阳桥疏渠记碑

正阳桥疏渠记碑

正阳桥疏渠记碑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碑体为方柱形,南向,高约8米,各面宽均为1.45米,顶部有四角攒尖式的碑盖,四脊各雕一龙,龙昂首曲身,似欲腾飞状,辐凑于宝顶。碑下为束腰须弥座,浮雕出覆、仰莲瓣及云、龙、菩提叶等纹饰。碑额和碑身四周有龙纹边饰,碑四面均为汉满文字合壁的碑文,正面上首为汉字题名“正阳桥疏渠记”。碑文记载了北京水道情况,对研究北京地理和历史变迁有较重要的价值。

了解更多>>

正阳门箭楼

正阳门箭楼

又称前门箭楼,始建于1439年。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箭楼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下共4层,东、南、西3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射箭用。箭楼面阔7间,宽62米。北出抱厦5间,宽42米,楼高24米。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箭楼被焚毁。1901年重新修缮至1906年竣工。1915年为改善内外城交通,政府委托德国人罗恩凯格尔改建正阳门箭楼,1916年竣工。正阳门箭楼自建成,便为北京的标志之一。1915年后成为北京人游览场所。1928年辟为国货陈列所,1976年唐山地震,箭楼严重受损,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对箭楼进行了全面大修。1990年1月2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

了解更多>>

正阳门

正阳门

前门、箭楼曾是老北京的象征。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原名丽正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
正阳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民览馆。

了解更多>>

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殿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
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殿堂7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

了解更多>>

镇江营遗址

镇江营遗址

镇江营遗址位于房山区南尚乐乡镇江营村北,东临拒马河。
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50米左右。地表文化遗存大量的红、灰陶片,断壁上暴露出墓葬等。商周遗存发现于50年代,1986年在遗址上又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随之发现了一些房址、窑穴,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遗址上还有一座明塔,称镇江塔,塔为覆钵式,通高约13米,通体使用豆渣石料建筑而成。塔座方形,须弥座式。束腰浮雕仰覆莲,覆钵南侧有一个不大的佛龛形门;上部是九重相轮,宝珠刹。塔旁一棵古槐有两人合围之粗。

了解更多>>

镇海寺公园

镇海寺公园

位于南四环十八里店南桥1公里处,始建于1990年,属于乡办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约8.4公顷,其中水面积2.8公顷,公园以郊野风光为特色。全院共有各类乔木1167株,花灌木4000余株,种植上采取开放式的种植手法,两座小桥横跨于水面之上,仿古凉亭作为全园的中心建筑,为整个公园增色不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公园以“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服务大众”为宗旨,认真贯彻北京市公园条例,不断对公园进行改造,盛夏时节,园内绿树成荫、花香鸟鸣,夕阳西下,小桥流水,为居民避暑纳凉、休闲游憩提供了良好场所,镇海寺公园已成为附近居民的后花园。

了解更多>>

镇岗塔

镇岗塔

镇岗塔为金代建筑,是一座砖结构的实心花塔。相传塔所在地是一条龙脉,建塔者唯恐龙脉塌毁或逸迁,遂建塔镇之以巩固龙脉,改称“镇岗塔”。该塔坐北朝南,通高18米,周长24米,塔基上有精美古朴的砖雕花饰。拱眼壁上有盆花、兽头等精美古朴的浮雕。塔身象一座八角亭,有短檐、斗拱和垂兽,每角各竖有圆柱一根。塔身上部有一层须弥座,座上密布佛龛相错环绕而上,且逐渐向内收拢,从第二层龛以上,每佛龛内端坐一尊佛像,有的双手合十,有的两手上举,有的一手平伸,神态庄严逼真。

了解更多>>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因其形式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
塔所在为真觉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时因避雍正帝胤禛之讳,改名大正觉寺。寺于20世纪初被毁。塔建于明代成化九年(1473),按照印度佛陀迦耶精舍(释迦得道处伽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形式而建。这种高台上建有五塔的佛塔,被称为金刚宝座塔。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座这类塔中,北京有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和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其中时代最早、造型最精美的,要属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真觉寺塔内部用砖砌成,外表全部用青白石包砌。塔的下部是一层略呈长方形 的须弥座式的石台基,台基外周刻有梵文和佛像、法器等纹饰,台基上面是金刚宝座的座身,座身分为五层,每层均有挑出的石制短檐,檐头刻出筒瓦、勾头、滴水及椽子,短檐之下周匝全是佛龛,每龛内雕坐佛一尊,佛龛之间用雕有花瓶纹饰的石柱相隔,柱头并雕出斗拱以承托短檐。宝座的南北两面正中各开券门一座,通入塔室。拱门券面上刻有金翅鸟、狮、象、孔雀、飞羊等图饰。南面券门之上嵌有“敕建金刚宝座、大明成化九年十一月初二日造”铭刻的石匾额。南面券门入塔室。中心有一方形塔柱,柱四面各有佛龛一座,龛内原有佛像已不存。在过室的东西两侧,各有石阶梯44级,盘旋而上,通向宝座顶上的罩亭内。罩亭为琉璃砖仿木结构,亭之南北也各开一座券门,通向宝座顶部的台面,台面四周都有石护栏围绕。
玻璃罩亭北面是五座密檐式小石塔。小塔为方形,中间一塔较高,有檐十三层,顶部是铜制的覆钵式塔形的刹,传说印度高僧带来的五尊金佛就藏在这座塔中。四隅的小塔较中央的稍低,檐十一层,塔刹为石制。五座小塔的雕刻也 集中在塔檐下的须弥座和第一层塔身上,纹饰同宝座。唯中央小塔的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佛足一双,表示佛足迹遍天下。
金刚宝座塔在造型上属于印度形式,但在结构上(如宝座上的短檐、斗拱和宝座顶上的琉璃罩亭等),明显地表现了中国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成为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互相结合的创造性杰作。为中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了解更多>>

真觉寺

真觉寺

在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是在一个高台上建起的造型别致、雕刻精美而连为一体的五座小型石塔,因此人们习惯上把真觉寺叫做五塔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永乐年间(1413年左右),印度僧人班迪达来到北京,献上金佛5尊和印度式“佛陀迦耶塔”图样。永乐帝下旨建守造塔,明成化九年依所献图样建成金刚宝座塔。八国联军侵华,寺院荡然无存,唯塔幸存。这种类型的塔,现全国仅存6座:3座在北京,即五塔寺、碧云寺和黄寺各一座;另外3座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在云南昆明妙莲寺;一在河北正定广惠寺。其中推北京五塔寺最为精美。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