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北京著名的景点: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安门、奥运场馆鸟巢、圆明园....北京也是中国高校云集的城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91所。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学校概况 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属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农林本科学校。其历史可追溯到始建于1956年的河北通州农业学校,1958年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1年迁入现址,196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劳动大学,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现址建立北京农学院, 1998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学校由生物技术系、植物科学技术系、动物科学技术系、经济贸易系、园林系、食品科学系、基础科学系、政法系等8个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3个二级学院和外语教学部组成。现有20个本科专业,果树学、临床兽医学、作物遗传育种、蔬菜学、基础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果树学、临床兽医学为市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设有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禽病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所、都市农业研究所和传统中兽医国际培训中心等科研机构。 学校地处北京北郊,南邻回龙观文化小区,北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环境幽雅,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学校教学设施齐备,建有各类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其中农业应用新技术实验室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有近70个稳定的校外教学科研生产实习基地。图书馆馆藏书近38.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与20余家单位建立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关系。建成校园局域网,有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和全塑胶标准田径场等较完善的体育设施,定期公开出版“北京农学院学报”。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71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121人,占教师总数42.3%;博士37人,硕士180人,占教师总数58.5%。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7072人。其中:本科生5440人,各类研究生79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1211人,成人教育学生342人。已形成以本科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以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合格人才为根本任务,形成了 “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崇尚科学、面向基层”的优良传统。1978年以来,已为北京地区和部分省(市)培养各类人才万余人,大部分已成为基层生产、科研、管理的骨干,不少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针对北京都市型郊区经济的诸多特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科教兴农、科教兴村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学校连续3年获全国“科教兴村试点工程先进集体”。继2002年获 “产学研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又获“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先进集体”、北京市“产学研先进集体”、北京市“支援山区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式社会化办学,重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与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国际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合作“3+1”培养模式已启动,112名学生正在学校国际学院学习。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北京市的各项竞赛中获得殊荣。学生社会实践获得“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校被授予“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21世纪前10年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北京农学院建设成为在北京市属高校中以农科特色为主,兼有工、经、管、法、文、理等类专业,具有鲜明特色,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化农林大学

了解更多>>

北京南站

北京南站

原名永定门站建于1907年,2006年5月停运改建位置:离北京站7公里,离沙城站114公里(丰沙线)离北京站7公里,离上海站1456公里(京沪线)离北京站7公里,离哈尔滨站1405公里(京哈线)离北京站7公里,离原平站437公里 (京原线)停运前归属北京铁路局,停运前为一等站客运:停运前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停运前办理整车货物发到改建后的北京南站将成为京沪高速铁路的起点,整个工程大约2009年完成,届时北京南站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大火车站。

了解更多>>

北京绿色度假村

北京绿色度假村

北京绿色度假村建于1986年。是北京市最大的平原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李遂镇西,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潮白河畔,距北京市区35公里,距首都机场13公里,并与京顺路、京通路、顺平路、顺昌路相连接,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拥有3000亩广袤的森林,2000亩广阔的水域,500亩黄金沙滩,林水相映,水沙交融,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田园风光。   潮白河是京东第一大河,流经顺义32公里,纵贯顺义南北,形成了14.8平方公里的宽阔水域,两岸林深木茂,杨柳摇曳,森林覆盖达13平方公里,还有20多平方公里的地热资源,出水温度50度左右,是度假村独具特色的天然资源。1995年11月6日,江泽民同志来顺义视察,引用宋词&"杨柳岸,晓风残月&"盛赞这里的美景,并指出:&"潮白河是个好地方,你们要把潮白河治理好,给北京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1959年以来,先后有胡耀邦、万里、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熔基、刘华清、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这里参加义务植树。1995年7月5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陆宇澄同志带领市外经委、首规委、市计委、市建委、市旅游局、顺义县等有关部门领导到度假村视察,将绿色度假村定为北京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绿色度假村是一个理想的集休闲度假、吸氧加健身于一体的绿色基地。这里的气温比市区低4-6度,负氧离子含量比市区高30-40倍。充分发挥了&"林、水、泉&"三大资源优势,力求展现&"游森林浴场、洗天然温泉、住木质别墅、吃绿色食品&"四大特色,突出&"以林为本,以水为魂&"的森林自然特色,积极营造了一个自然和谐、健康、愉悦的生态旅游环境。   东直门乘915、918路到顺义再换乘中巴到度假村;923路到李遂镇 北京绿色度假村

了解更多>>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学校概况◆ 概况 北京联合大学始建于1978年,它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30多所大学分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确立为“北京市属的、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办学为民”的指导思想,坚持“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以“学以致用”为校训,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市属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总面积近1600亩,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施和先进的仪器设备,馆藏中外文书籍190万册。学校现有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应用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商务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旅游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广告学院、东方信息技术学院、网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平谷学院15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市属高校之一,现有在校生3万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约19000人,高职高专生9000多人,成人教育在校生逾万人。2006年计划招生7480人,其中本科生4500多人,高职生2950人。建校2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近10万名毕业生,分布于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多人已成为省部级领导、大型国企总裁,活跃在高新技术应用领域的青年才俊不胜枚举。 ◆ 办学方向、学科与专业建设 北京联合大学主动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以市、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为支撑,发挥我校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的整体优势,形成了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应用性本科学科专业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学校专业设置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食品科学等3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特殊教育学、旅游管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等12个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现拥有专门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食品科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53个本科专业;71个高职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传播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专业,另有11个北京市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北京联合大学为各类考生填报专业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 ◆师资力量 北京联合大学拥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约1530人,其中36.5%为教授、副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3人,突出贡献专家5人。多年以来学校一贯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逐步建成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中,学校还拥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如谭浩强教授,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其编著的计算机教育教材被教育部指定为高教用书,深受学生欢迎;徐博东教授,国际知名的台湾问题专家,现任我校台湾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台办专家组成员、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隆亨教授,我国经济法、税法和银行法学专家,我校经济法研究所所长,经济法学科带头人,同时兼任北京大学税法研究中心主任;金宗濂教授,我国著名功能食品专家;朱耀廷教授,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专门史学科带头人;姜招峰教授,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鲍泓教授,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带头人; ◆科研与学术交流 北京联合大学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检测机构即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拥有3个市级科研机构,即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和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建有台湾研究院、北京学研究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特殊教育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制药工程研究所、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20个校级科研机构,其中台湾研究院、北京学研究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学校还建有电子信息技术等6个政府投资建设的实验实训基地和100多个实验室。 学校主办的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学术刊物有《旅游学刊》(核心期刊)、《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近五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科研成果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出版学术专著500余部、发表论文6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有近百篇。自198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0多项,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和专刊,每年获得的各种科研经费在北京市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积极参与国际间学术交流,每年接待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加拿大、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及国内近几十所院校的教育代表团到学校参观考察,开展学术交流。几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北京学国际研讨会,并与台北科技大学等高校多次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技能)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此外,北京联合大学一贯重视产学研合作办学,分别与德国SIEMENS公司、美国LC公司、中国网通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专业建设与改造、高新技术应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了紧密合作办学关系,推动了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 ◆国际合作办学 学校注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荷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教师和留学生,以“3+1”、“3+1+1”、“4+1”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教育,为培养开拓型、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 所谓“3+1”项目是指被学校正式录取的学生,前三年在北京联合大学就读,第四年赴国外就读,顺利通过双方高校的课程考试和毕业设计后,高职学生可获得国外政府承认的学士学位,本科生可获得中国政府和国外政府承认的两个学士学位。所谓“3+1+1”项目,是指在参加“3+1”的基础上,继续在国外学习硕士课程一年,顺利通过国外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和毕业设计后,可获得国外政府承认的硕士学位。所谓“4+1”项目,是指四年本科阶段在北京联合大学就读,第五年赴国外大学深造,顺利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国外政府承认的硕士学位。学校于2002年以来已先后成功选派三批学生赴国外大学深造,不少学生获得国外高校“特等优秀”和“优秀”等级的毕业成绩。 同时,学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实施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本土化,学校有关专业的本科学生通过用英文授课,不出国即可获得英国政府承认的学士学位及中国政府承认的学士学位,其他非本科专业的学生在第四年学习中通过考试,合格者可获得英国政府承认的学士学位。学校先后还与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大学进行合作,国外大学的教师来校授课,学生在国内完成学业;学校与法国大学合作共同负责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三年制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在参加一年的法语强化培训并通过考试的基础上,可以赴法国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大学本科的学习,再用一年或一年半时间即可完成硕士研究生的免学费的学习。成绩合格者均将获得法国政府承认的相应的学位证书。 ◆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 学校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仅为学生学习和生活营造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先后组建了军乐团、民乐团、学校广播站、学生电视台等150多个学生社团,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近年来,我校不断探索适合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技文化活动开展模式。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以“科技、文艺”两大舞台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学生积极参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初见成效。 学生科技成果不断增多,我校学生在第八届全国“挑战杯”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2005年,在第三届首都“挑战杯”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中,我校学生申报的20件科技作品,有14件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获奖率达到70%。 学生文化艺术素质不断提高,我校艺术团在“2005年北京市首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展演活动”的各项比赛中,舞蹈团、合唱团取得一等奖,军乐团、民乐团、话剧团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面对当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学校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力的保障学校毕业生的全面高质量就业。连续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而且就业质量普遍较高,用人单位不乏政府机关、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如中央国家机关、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电信集团以及其他外资企业等

了解更多>>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学校概况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一所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36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七十年变迁,五移校址,数易校名,历经高工建专、中专和大学三个发展阶段。解放初期为北京工业学校土木科,1952年为北京建筑专科学校。1953年迁至现校址,更名为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升办大学,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61年又恢复中专,更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格为大学,定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合格学校。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实行校、系两级管理。学校党政管理机构按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教学和教辅单位按学科专业及教学科研管理需要设置。学校现有建筑系、土木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城市建设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基础课部、外语部、体育部等教学单位;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分别承担成人学历教育与培训、留学生教学与中外合作办学、网络教学与信息资源建设,并兼有管理职能;同时设有依托各学科专业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城市研究所。 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法学和理学,全校共有20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8个高职专业;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领域;拥有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3个北京市重点支持改造专业,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合格实验室。 学校现基本教育规模教职工639人,其中专任教师40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专业技术职务41人,副高专业技术职务18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42人,有6人兼任外校的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7人,硕士学位教师227人。两院院士周干峙教授、李德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和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授、专家和政府高层管理人员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受聘为我校兼职和客座教授。 截至2005年底,学校各类在校注册学生总数为8978人,其中本科生5626人,高职生752人,硕士研究生386人,成人教育学历生2206人,外国留学生8人。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北京市各级政府所属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和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及建筑、市政等企业,大多已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国家及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积极开展围绕首都城市发展和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十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省、市、学校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60余项,科技服务总经费突破2.6亿元,到校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166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论文超过150篇,出版教材及学术著作355部。学校依托自身的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校办产业,组建了具有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促进产学研结合,开展社会服务。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区良好的地域环境,开办了经营性企业,为学校筹集办学资金,用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生活待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马尔他等国家14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合培养土木工程工程硕士,与美国玛赫西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与法国佩雷集团联合建立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法能源培训中心,并联合培养高职生。学校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于2005年招收外国留学生。 学校主校区占地13.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设有各类教学实验室(中心)19个,校内外学生实习基地6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60万元。学校图书馆馆藏充足,数字化资源丰富,自动化管理系统先进,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 为适应首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首都城市建设的需要,从2001年开始,学校稳步增设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学科专业,逐步扩大了招生规模。为解决办学空间不足的问题,学校主动采取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办学方式,先后建设了百万庄校区、中关村校区和大兴校区。为彻底解决办学空间不足的问题,经过几年来积极工作,学校在市政府和大兴区政府的支持下,占地66.7公顷的新校区选址已纳入北京市总体规划、北京市教育专项规划和大兴新城建设规划,并已列入北京市教委“十一五”规划中,总规划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北京市规委已将学校大兴新校区项目报北京市人民政府,现已获批复;与此同时,学校为新校区建设筹集了4亿元左右的建设资金,并已做好前期准备,计划2006年底破土动工,力争2008年6月完成一期建设目标。新校区的建成,将使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了解更多>>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学校沿革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是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唯一的一所具有机、电、管、文各类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学士和硕士授予单位。学院的前身建校于建国初期,几经变迁,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1990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定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在校师生情况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截止目前在籍生近500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600余人,教职工近900人。 学院现有教师300多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教师百余人,教师中已有50多人曾出国留学、访问或讲学,现正在国外讲学的有近20人。 在校学生人数: 学生总数: 2274 专科生: 231 本科生: 1696 函授夜大生: 314 硕士生: 33 专任教师数: 教师总数: 319 教授: 20 副教授: 53 讲师: 145 教员: 39 助教: 62 ·院系设置 学院下设两院、五系、二部,即工商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自动化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外语系、研究生部及基础部。学院以四年制本科教育为主,招收培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机械设计与制造、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自动化、计算机及应用、会计学、理财学、管理工程、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英语等十几个专业和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和十几个专业的2~3年制专科生,同时还招收培养夜大生和函授生,开办各种岗位培训班及技术短训班。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机电控制与自动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管理工程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占地面积 学院本部设在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分部设在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总占地面积约250亩,校舍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万余册。 ·其他 学院现有教师300多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教师百余人,教师中已有50多人曾出国留学、访问或讲学,现正在国外讲学的有近20人。 学院设有计算中心、电教中心、机电实习中心及其它实验室18个,设有机电技术研究室、光学与全息研究室、电测技术研究室、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学院有较完备的体育场和学生活动中心,并附设机械加工厂及印刷厂。 学院近几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33篇,著作52部,承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并承担了一些国家科委项目、部基金项目和地方项目,不少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在激光测量、机械结构的模态分析、减振降噪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中CAD/CAM方面均有一些特色。 学院与美国、泰国、原苏联等六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共同协作开展科研活动并互派教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学院每年聘请一定数量的美国、日本等国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了解更多>>

黄花城水长城

黄花城水长城

   北京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境内,距北京市区65公里,是以奇而著称,融山川、碧水、古长城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而这里的“三绝景”更是引人入胜,叹为观止:   “一绝”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长城盘旋于山脊之上,环绕在灏明湖畔,景色秀美壮观。   “二绝”湖水将长城自然断开,形成长城戏水、水没古城垣的奇特景观。   “三绝”明代板栗园,古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那巨龙戏珠之躯和撑掩苍天之冠,令人嘬舌赞不绝口。   沿古道、过木桥、涉小溪、跨怪石,上行可达黑龙潭。途中,龙尾洞、紫翠峰、醉女山、石浪谷、情人峰、三珠连潭等自然景观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明长城   景区内的长城建于明永乐年间(1404),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成祖建都北京后,将陵寝设于昌平天寿山之阳,黄花镇在天寿山之北,此处长城不仅守卫着京师的北大门,而且是护卫明皇陵“十三陵”的重要门户,该段长城为石条结构,雄伟险峻巍峨古朴,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 灏明湖   灏(hao)明湖四面环山,水澈域广,湖面300亩,水深平均8米。湖中鱼儿嬉戏,湖面碧波涟漪;泛舟湖心小憩,宜情兴会淋漓。   灏:水势大,拆字解释为:湖面为景区一页。   明:日月结合泛指宇宙,意思是一切都在宇宙之中,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赐,阐明了万物永恒,天人和一的道家理念,同时也注明了该景区长城的起始年代。   湖:水域的特点:宽广、平静。 水中长城   水中长城是因大坝截流,导致水位上升,把处于低谷部位的长城淹没在水中,形成长城戏水,水没古城垣的景象,为景区一绝。而象黄花城三段长城入水的景观在国内确是绝无仅有。有诗云:城抱碧波涟,水没古城垣;城水相呼应,壮美自悠然。 半岛   位于景区中心,面积上千平方米。它背靠青山,三面环水,是欣赏长城落入水中的最佳位置。岛上绿树丛生,花草遍地,并设有游船码头、垂钓处、茶舍等游客娱乐休息中心。 石浪谷   此谷位于景区中部,因流水与石头撞击,泛起层层浪花,故得名石浪谷。 明代板栗园   明代板栗园面积达上百亩,现有古树40余棵。园内棵棵古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那巨龙戏珠之躯和撑掩苍天之冠,令人嘬舌赞不绝口。明代守城将士三分守边,七分垦种,他们辛勤劳动栽培了大明板栗,如此大面积的大明栗园,虽饱经风霜,但仍根深叶茂。可谓京郊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观。有诗赞曰:古栗苍苍满坡生,历经风雨仍从容;不吝献出丰硕果颗粒饱满誉满城。 黑龙潭   黑龙潭位于景区最西端,四面环山,水碧清幽,尚有淙淙清泉汇入潭中。夏日,外面酷暑难熬,潭内却清爽宜人。有诗云:瀑落岩下一小渊,千古溪流聚为潭;水静波平澈见底,坐岸小酌尽以欢。 水帘长廊   景区水库大坝底部设有一条长长的廊道,廊道弯曲通幽,冬暖夏凉。尤其是在多雨的夏季,灏明湖水位上涨,水从大坝的五个孔中涌出,落入下面池中,高低落差近20米,形成了壮观的人工瀑布,而位于瀑布后面的廊道也就成了令人向往的‘水帘长廊’。 三珠连潭   潭水清澈见底,水质清冽。犹如几颗明珠散落在青山沟谷之中。形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醉人景观。

了解更多>>

北京国际雕塑园

北京国际雕塑园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位于北京市长安街西延长线石景山东部,总规划面积162公顷,是一个国家级的雕塑文化艺术园区。经过两年的建设,现已成为北京市最大的雕塑主题公园,更是“人文奥运”理念中一幅鲜活生动的图画。北京国际雕塑公园2002年9月正式开放,当年便跻身北京十大精品公园之一,可谓是21世纪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开篇力作。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以收藏、展示国内外雕塑艺术品为主,是一处集雕塑艺术欣赏、研究、普及和休闲、娱乐、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现已有180余件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雕塑、浮雕、壁画作品收藏于园中。体现出作品以及作者的国际性。园中雕塑作品,以现代、精粹、互动、发展为主题,其设计从视角、空间、尺度上,都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彰显出创作理念的国际性。因此,游览其间,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园林环境,更能感受到高层次的雕塑艺术带来的文化冲击。这也正是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建园理念的体现。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在“将绿色的园林生态型公园与高雅的雕塑艺术相融合,以自然环境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雕塑主题公园,一个为社会各界所青睐的高品位、国际化的文化休闲场所,一个北京市标志性的新景观。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现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园尽显现代人文气息,西园则渗出乡野田园逸趣。相得益彰,如诗如画。地 址 石景山路2号电 话 68650422 邮 编 100039门票价格 门票10元乘车路线 747、728、389、337、373、308、605、958、621路玉泉路下车

了解更多>>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

没有鸟巢的雄浑,没有水立方的灵动,但只要来到羽球馆、了解羽球馆的人,无不为工大体育馆“轻巧”而赞叹。内层直径93米、外层直径98米的穹顶,再加上两侧悬挑出来的两翼,其用钢量不到1200吨,相当于每平米60公斤。而鸟巢的用钢量每平米在400公斤左右,水立方每平米也有200公斤。 在穹顶结构中,连接5道环索的,是编织成渔网般的钢管。而在这编织结构中,有102个万向可伸缩节点。所谓万向可伸缩节点,就是将环索和“渔网”交叉点的“死扣”改成“活扣”。而“活扣”的作法,就是将固定节点分成两半,顶部固定的部分开凹槽,而底部的一部分则做成半球状,类似于人的关节。两个一套,受力性能更好,对建筑来讲更安全。 在以前的穹顶结构建筑中,连接环索的都是单根径向索。而北工大考虑到环索的强度本身要比钢管高4到5倍,为了让穹顶更安全、材料更匹配,每个连接处都接了两根拉杆,构成更加稳定的V形结构。建筑学家对工大体育馆“不是以柔克刚,而是刚柔并济”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相关赛程艺术体操 2008年08月21日~08月22日 18:00~21:05 个人全能资格赛 集体全能资格赛 2008年08月23日 18:00~20:15 个人全能决赛 颁奖仪式 2008年08月24日 18:00~20:15 集体全能决赛 颁奖仪式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