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然 概 况 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全市总人口77.8万,市区常住人口12万。国土面积16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万亩,其中水田47万亩,旱地5.3万亩,湖泊水面16.7万亩。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分布,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农、宜牧、宜渔。境内矿藏丰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矾、花岗石、大理石、铜、铁等1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水灵猫、水獭、江豚、白鹤、巨晰等,珍稀植物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等,药用植物多达200余种。人 文 历 史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正式建县,公元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 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清时期中进士者就达240余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特别是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拥有作家1200余人,创作传世作品2000余种,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中学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输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达线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桐城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 经 济 特 色 一、民营经济的崛起,构筑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和产业优势 桐城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目前,全市共有中小企业1万多家, 15家企业名列安徽省民营企业200强排序中, 7家企业进入全省乡镇企业50强,市内已形成六大主导行业:一是以金光公司、华祥集团为代表的汽车、农机零配件加工制造业。其中,金光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凸轮轴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达到40%。二是以鸿润集团、霞珍集团为代表的羽绒制品加工业,其中,鸿润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出口羽绒被生产基地,市场份额占22%。三是以丹凤集团为代表的建材化工业。其中丹凤集团是全国最大玻纤生产基地,市场份额占到30%以上。四是以双永公司、京天集团为代表的包装印刷业,我市已成为全国四大包装印刷基地之一。五是以攀登集团、新瑞集团为代表的输送机械制造业。六是以玉桐公司、经华公司为代表的制刷制盖业。 二、基础设施的完善,搭建起快速发展的平台优势 桐城交通区位优越。邮电通讯方便快捷,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城市功能和品位不断提升。市区设立了全省唯一省级民营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一期工程1.72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建成,二期工程 平方公里已实现"六通一平"。与此同时,市内以合安路为轴线串接着12个乡镇工业园区,形成了百里工业走廊。 三、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拓展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发优势 桐城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农业产业化规模产业主要有:一是以鸿润集团、霞珍集团为龙头的水禽养殖加工业。该产业年产值达8.5亿,水禽规模养殖量达140万只。二是以青草香米业集团和香铺香米业集团为龙头的优质米加工业。三是以乐健食品公司为龙头的山芋深加工业。四是以桐城小花茶叶开发公司为龙头的茶叶加工业。茶园面积1.5万亩,干茶产量达20万公斤,优质有机茶叶"龙眠春翠"、"桐城小花"占总量60%以上。此外,茧丝绸加工、葛粉加工、香菇种植等都已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