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景点游客如潮
武夷山市是福建重点旅游城市,武夷山景区更是闻名遐迩。近年来,随着自驾游的兴起,每个黄金周,景区总是人如潮,车如流。今年“五一”假期虽然缩短了,但景区的火爆程度丝毫不减:服装靓丽的游客拥满了著名景点天游峰的步道,一张张古朴竹筏连成了长龙荡漾在九曲溪上……《市场报》记者看到,尽管景区管委会实行游客分流办法,对旅游高峰期采取限量和分时段的方式引导游客进入景区,但往年的火热场面依然可见。
以温泉游为特色的福州永泰青云山御温泉景区是刚兴起的热门景区。按理说,天气转热势必导致景区游客减少。然而《市场报》记者发现,福州温泉游却淡季不淡。“每天都要接待近千人次的游客,”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原以为天气转热、假期缩短游客会减少,但令人高兴的是,在这个温泉游相对较淡的季节里,我们却收获了不俗的业绩。”
火爆生意暗藏隐忧
游客如潮,生意火爆,对景区、旅行社、政府主管部门来说,都是件好事。但在高兴的背后,一些旅游安全事故却也让人心痛不已:
2003年4月27日,邵武市晒口“瀑布林”峡谷,2名中学生摔下山崖,致一死一伤。
2004年5月1日,福州永泰天门山景区,山体滑坡导致数百名游客被困景区。
2008年1月20日,厦门山谷景区,由于安全设施不足,导致一游客从岩壁摔下受重伤。
根据历年旅游事故的统计数据,游客出现意外及遇险事件,有一部分是因游客的“大意”或“盲目”造成的,但其中相当部分,与旅游景点的设施不足、安全防范不到位等因素有关。
“随着假期的缩短和汽车的逐步普及,自驾游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方式。它的兴起使人们掌控旅游的自由度增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自由选择出行,一方面,将大大促进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景区的硬件水平和管理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福建师范大学李德瑞教授说,“如何保证游客的安全,正是景区当下必须慎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景区出招防安全隐患
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出游方式的逐步改变,让景区和政府更下力气保证游客安全。
青云山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市场报》记者,由于节假日调整,到青云山旅游的游客客源分布将发生变化,旅游人群以自驾车为主,针对这一情况景区做了相应的准备,包括对沿途指示路牌、标牌的检查设置等。此外,景区还对宾馆接待设施、景区安全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了可能存在的旅游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了处理整改。
为迎接小长假的游客高峰,武夷山市专门邀请地质灾害专家,对武夷山景区、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青龙瀑布等重点景区和主要的旅游接待单位展开全面系统的安全“会诊”;同时启动假日安全协调机制,开展节前旅游企业安全大检查,确保游客安全出游。此外,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还启动了快速投诉受理应急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服务,设立咨询中心和咨询点,为游客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和现场咨询服务。
从4月20日起,泉州市永春县也根据自身旅游特点,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成立检查组深入到各旅游企业,全面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对旅游企业规章制度建设、旅游安全管理经费落实、旅游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旅游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及节日社会治安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游客出行安全。
立法保障游客安全
“景区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不应只局限在节假日中,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要求旅游景区建立安全管理例会制度和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让管理常态化,最大限度确保游客安全。”福建凯峰律师事务所陈律师在接受《市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律师认为,从预防方面考虑,景区应建立安全管理例会制度和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让景区将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在日常检查中,找出容易发生事故的领域和环节,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此外,节假日、黄金周是旅游的高峰期,这个时期旅游景区内游客不仅数量多,且相对集中,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景区有必要建立缓冲区,预防踩踏等事件的发生。此外,建议游客在出游时适当做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俞凤琼 徐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