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为引导全省农家乐发展,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其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精神风貌优化和农民增收,开展星级农家乐等级标准制订、评定工作,在基础较好的地区评定一批星级农家乐,争取上升为地方标准。2009年3月,标准制订调研;4-6月标准制订,启动评定工作;7-10月,评定出一批星级农家乐;12月以前报省质监局。
据介绍,今年将进一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内涵,培育民俗特色浓郁、服务质量规范的民族旅游接待户,开展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建设,支持开发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灾后恢复重建、旅游业发展,促进四川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重点扶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培育民族旅游接待户,鼓励和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牧家乐”、“藏家乐”、“彝家乐”,启动“百千万”牧(农、林)家乐工程,争取启动建设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乡、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村、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户。帮助甘孜州等民族地区选择有条件、有特色的村寨开展原生态村落旅游试点。抓好旅游标准化建设,指导阿坝州、凉山州木里县等民族地区牧(农)家乐建设。
为引导全省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建成10个乡村旅游示范县、30个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争取在成都、眉山、遂宁等城市周边建设1-2个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与此同时,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增强旅游发展后劲。今年将组织8期,以乡村旅游、藏家乐,普通话、外语、卫生健康、烹饪技术、接待礼仪等旅游服务实用知识和基本规范等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的支教培训、主题培训,重点在德阳、绵阳、阿坝州等灾后重建地区。
乡村旅游提升行动工作方案贯穿全年,围绕线路统筹,开展乡村旅游提升行动工作。线路统筹战略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工作,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要结合线路统筹,今年重点抓好“重走长征路”旅游线、三国文化旅游线、成乐线沿线乡村旅游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