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花岗烈士墓


占地5亩

辛亥革命前,由孙中山先生组织的武装起义中影响最大、最为悲壮的,要数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孙中山先生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这次起义中遇难者达100多位,同盟会的会员潘边微冒死才收殓了72具烈士的遗骸,合葬于红花岗。由于潘达微感到黄色的菊花最能代表烈士的英魂,因此将红花岗称之为黄花岗。如今,这里既是革命纪念地,又是广州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

1911年1月,同盟会将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设立在香港,黄兴和赵声为正副部长,并在广州设立了多处联络点,广州市越华路小东营5号为起义的秘密指挥部。4月初,指挥部从海外和内地同盟会员中,挑选了800余人组成先锋队(敢死队),并拟定4月13日分兵10路进攻总督署等要地。后因人员及军械未能及时运到,决定延至27日发动起义,并改10路为4路进攻。4月27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下午,黄兴由小东营5号总指挥部亲率先锋队130余人,进攻两广总督署,总督张鸣歧闻讯而逃。后与李准卫队相战,黄兴中弹断右2指,率十余人且战且走,最后赵声等人,化装渡河而脱险,因伤被捕或者被搜查捕的革命党人有林觉生、陈可钧、李雁南、喻培伦等宁死不屈,就义31人。

清政府为了达到恐吓民众的目的,竟下令将革命党人的尸体抛露街头,不准收尸。三天后,死难烈士的遗骸被集中运到广州市大东门外咨议局(今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前的空地上。当局打算将这士遗骸葬在一个叫“臭岗”的地方,那是一个掩埋罪犯尸体的陂岗,四处白骨零落,臭气熏天。时任《平民日报》记者、同盟会会员的潘达微得知这一消息后,在清兵四处捕人的白色恐怖气氛中,冒着生命危险,以记者的身份,找到仁善堂的善董,对他说、革命党人惨遭杀害,横尸街头已经三日,如果引起国际奥论遣责,对当局也很不利,所以希望仁善堂能拨地安葬。最后,总算将东郊沙河马路旁红花岗上的一处义地捐出。

当晚,潘达微悄悄收殓烈士遗骸72具,查明了烈士的姓名和籍贯,于第二天帮着仁善堂的人将烈士营葬于红花岗。他原打算隐藏此事,不料《国事报》在潘达微安葬烈士后的第二天,别有用心地刊登了这一消息。他迫于无奈,只好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公开发表消息。潘达微认为黄菊高洁傲霜,正是烈士们崇高气节的真实写照,故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各地报纸沿用“黄花”两字,以后便成定名,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兴是这次起义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对黄花岗之役殉难的烈士怀有特殊的深厚感情,1911年秋天,他在香港写下了《蝶恋花吊黄花岗》词一首: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香吹上无情墓;

回首羊城三月暮,记血肉纷飞,气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

1912年,为纪念72位烈士,邓铿、朱执信、周之贞,潘达微等人特别向广东都督呈文,请求拨款修建纪念碑亭。

1912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亲自为黄花岗72烈士主持了难周年公祭活动。并作挽联一副,贴在墓前的拱篷上:

五族同风是七十有二头颅价值;

千秋堕泪为三月念九刀姐英雄。

在公祭仪式上,孙中山先生还宣读了《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文》。公祭仪式后,孙中山先生还在烈士的墓前种植了4株柏树,以示永远的怀念。

黄花岗烈士墓营建于1918年,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依地势由低而高,将门楼、主墓、纪功坊等建筑布置在270米长的中轴线上,辅以宽敵的慕道,整个布局庄严雄伟。高大的墓门是一座横排3个拱门的牌坊,上面锈刻着孙中山先生的亲笔题词“浩气长存”几个金大字。宽阔的墓道两旁,花木和碑石林立。岗顶为墓茔,用麻石筑成方形墓基,并绕以铁链栏杆;上接四柱的方形钟顶碑亭,内竖“七十二烈士之墓”的石碑一通。后面是以72块麻石砌筑的纪功坊,呈金字塔形,坊的顶端耸立着一尊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坊额上还刻有章太炎所题的“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功坊”,坊后的石碑上,还镌刻着这次起义的详细经过。

1929年8月29日,潘达微在香港病逝,终年49岁。人们感念他当年冒着生命危险收殓烈士遗骸的义举,也将他移葬在72烈士的墓旁,并竖立了一通方柱形的墓碑,正面写着“潘达微先生之墓”7个大字,碑后刻有潘达微的自述,左右两面刻有墓表。

1979年11月,原国民政府将军邱维达先生在祭扫公墓后,写了一首诗:

七二烈士夜鏖兵,气壮山河天地惊。

推翻帝制功彪炳,巍巍史册载英名。

现在,墓区内到处是盛开的黄花,以及繁茂的松柏和榕树,亭、台、池、榭点级其间,既是革命的纪念地,也是游览参观的胜地。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前往墓地祭扫凭吊的社会各界人士,更是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