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中国》杂志

周一晨梦中,被夫人的牙疼吵醒,看她难受的样子随即陪她去魏公村的口腔医院。停车之后,她已挂号等诊,我再也帮不上什么忙,随即出门看看周围有什么园子可以看看。

门口有个站牌,其中563路直通香山,未加思索跳上车直奔香山。

香山位于北京西郊,除了赏枫之外,它还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皇家园林。而现在不是红叶季,只能看看红花、绿叶和山景了。

下了车,已是中午十一点多了,腹中无食,就在香山东门外的一家小店坐下。我是个山西老西,就要了一碗刀削面裹腹。正吃之间,外面阴云密布,立时小雨绵绵。我这个人喜欢水,自是欣喜若狂。吃罢出门,撑伞(平时出门从不带伞,今天居然带了)趟雨来到东门。票价不贵,仅仅十元,持老年卡优待,畅通而行(疫情期间游客购票需要预约),很是方便。

香山公园地势崛峻、峰峦叠翠、泉沛林茂。园内各类树木26万余株,仅古树名木就达5800多株,约占北京城区的四分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98%。近年被有关部门测定为北京负氧离子最高的地区之一。公园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鸟啼虫鸣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这里春日繁花似锦、夏时凉爽宜人、冬来银妆素裹。特别是香山红叶最是闻名。每逢霜秋遍山黄栌如火如荼瑰丽无比。

进入东门,眼前横一牌楼,上书“钟灵毓秀”,之前听我一位宗亲伟兄提过,想必香山定是名副其实。过了牌楼,右转向北,一路前行,有见心斎、致远斎、听雪轩、知松园、椴香林、眼镜湖等景点。还有国内仅存的木质贴金“五百罗汉堂”。香山处于北京西山,受小气候的影响,经常是南边日头北边雨,山上山下两重天。站在园中,树木清新,花草润恬,雨声点点,心境怡然。举头而望,云孔之间,骄阳透射,光柱耀眼,很是斑斓。雨中斎轩端庄文雅,松椴新装挺拔,湖亭涟漪对话,充满诗意,目顾不暇。

来香山,必登香炉峯,它是香山公园的最高处。其海拔575米,最高峰顶有一块巨大的乳峰石,形状像香炉,晨昏之际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犹如炉中香烟袅袅上升,故名香炉山,简称香山。香炉峯因其地势陡峭登攀困难而俗称“鬼见愁”。登香炉峯有三条道,只有北道最为陡峭难上。未到此处,不知艰难。行至半山,两腿发软,大汗淋漓,后悔已晚。好在已至云上,山青天蓝。重拾信念,迤逦向前。终止峯巅,全身酥软,此时方知伟兄,实是勇敢。记得以前伟兄说他常爬香山,登顶已有一千多次,真是可佩可叹。

顶峰有三个特色的亭子。“重阳阁”意在九九重阳登之可望京城;“踏云亭”因秋雨后春雨前,缕缕云丝穿行亭内外犹如踏云一般而得名;“紫烟亭”因晨夕之际的薄雾淡淡如紫色云霭时隐时现颇有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味道而得名。站在白玉观景台上,远眺京城五光十色,夺目耀眼;近赏香山,浓妆艳抹,苍翠连绵;中间昆明湖,如画入睑,直润心田。

风景之美,不忍离去。沿中间山道而下,透过密密的树林,峰回路转,有一条小道至梅石。相传,1922年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香山雨香馆居住期间,曾与几位好友游览至此,梅先生在巨石上写下“梅”字,高1.95米,宽1.9米,下署“兰芳”之名。香山游者虽多,未必遂登此石。

再往下走,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有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寺院“碧云寺”,有迎接六世班禅的行宫“宗镜大昭之庙”,还有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灵柩暂厝地——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及孙中山衣冠冢。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山寺东南半山坡上有一处别致清静的庭院即双清。院内二道清泉常年流水不息,一股流向知乐濠,一股流向静翠湖,此即双清二字之缘由。院内池旁有八角亭及参天银杏树。 1917年河北省大水督办熊希龄办香山慈幼局在此建别墅始称双清别墅。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随党中央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来北平住在此处直到11月份才迁居中南海。他在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即吟成于此处的八角亭内。

还有很多牌坊及历代皇帝亲题写的牌匾无数。

古时香山曾是杏花山,每年春季杏花开放清香四溢。明代王衡记载:“杏树可十万株此香山之第一胜处也。”明诗有"寺入香山古道斜,琳宫一半白云遮,回廊小院流春水,万壑千崖种杏花"之句。《帝京景物略》中有记载:“或曰香山杏花香香山也……”。

如今的香山公园不仅有峰峦叠翠的千年名山、珍贵稀有的古树名木、清冽甘醇的自然泉水、闻名遐迩的漫山红叶,更有鸟啼虫鸣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派生机。它们向人们倾诉着香山昨日沧桑的历史,展示着香山生机勃勃的今天和未来……

下午四点半,出得东门,回望香山:它的翠绿,它的古朴,它的原始,它的纯粹,它的别样,它的厚重,都在雨中显现,都在心中永念。可谓是:

云穿香山两重天,

下面听雨上边蓝;

香炉峯顶俯下看,

远眺京城近赏山。

又道是:五月雨听香山还未够,秋日雾赏红叶再解愁。(文/柳 辉 摄/贾建新 《绿色中国》2020.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