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了一系列江苏安徽河流的文章之后,本文写到了中心: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逐步成为东亚经济中心。

自古以来,由于长江泥沙俱下,东海岸一直向东突进,不断出现新的土地。

因此,上海是新出现的土地。

秦汉时期的东海岸,当时,现在的上海市区还在海底

到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长江下游的泥沙减少,土地停止了扩张,反而面临海进的危险。

这些先姑且不论,来看看河流的治理。

且说,在中国古时候,南北方水系,是同样发达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泥沙的困扰,北方河流由于种种原因,已消亡了大半,泥沙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而南方河流,则成功治理了泥沙,因此,南方水网仍然发达。

这是怎么做到的,来看看具体的实例。

自古以来,包括长江、吴淞江、钱塘江等河流,江水夹带的泥沙,泥沙俱下,好在,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江南只是“蛮荒之地”,人口稀少,经济发展迟缓,因此,南方江河的泥沙问题,影响并不大。但是,南宋迁都临安后,许多北方的官吏、豪门南迁,促进了江南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于是江南面临新的问题,那就是耕地不足的困惑。

为了解决耕地不足的问题,开垦荒地、围滩造田,成为普遍现象,其结果就是,河流的滩涂被人为地变成耕田,使河流变窄,因而淤塞速度加快,水流受阻,其中吴淞江首当其冲。

吴淞江,是太湖流出的主要河流。因为这些人为因素,吴淞江不能及时排洪,雨季来临,太湖流域被淹而成为水乡泽国;到了旱季,又因吴淞江蓄水不足而造成严重的旱情。

不但主流如此,连吴淞江的支流黄浦,有时也受牵连而被淤塞,严重时,“滔滔黄浦如沟渠”。

吴淞江下游淤塞的严重程度,使得吴淞江的下游河道竟然消失了,到了需要用水的时候,河道干枯,“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血”。江南水利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吴淞江以南,有上海浦、下海浦、烂泥浦、黄浦等支流。上海,得名于上海浦,明时期,有了上海县,属于淞江府。

当时,苏州府是南直隶省的重点地区,而淞江府属偏远地区,是苏州府的外围,因其地处下游,要保证苏州府的水利畅通,则必须治理下游的淞江府的河流,保证下游畅通。

太湖排水不畅,造成苏州府,时而洪涝水患,时而干旱无水。

明初,户部尚书夏元吉,江西人,因南方水网淤塞严重,为避免重蹈北方水网衰落的覆辙,解决苏州府的旱涝灾害问题,解决太湖水患,他因而前往主持江南水利工程。上海县的秀才叶宗行,向夏元吉上书。叶是本地人,熟悉情况,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夏元吉听取了他的建议,叶也因建议有功,夏元吉特别提拔他为钱塘县知县。

夏元吉、叶宗行,他们治理太湖水患的具体办法是:放弃淤塞严重的吴淞江,另外开辟新河道。

吴淞江下游河道消失,以前那些支流,不再受吴淞江波及,因此水势旺盛,直接汇于长江,于是,夏元吉将上海浦、下海浦、烂泥浦,黄浦等支流,联通为一条大河,成为新的下游水道,汇于长江。

这条新的下游水道,再与上游几段河流联通,也成为太湖分出的一条河流,成为新的一条大河:新黄浦,取代了原先吴淞江的地位,这样,太湖水流重新恢复畅通。

已经消失的吴淞江下游水道,彻底放弃,但是,其上游还是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因此,通过一条叫“范家浜”的河流,联通了吴淞江上游和黄浦,使得吴淞江水,汇于新的黄浦下游水道。这样做,吴淞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也算是“复活”了。

黄浦下游是数河合并,水大,冲入长江,因此,可以带走泥沙。

河道淤塞问题,就此彻底解决,太湖的严重水患,因此而得到了有效治理。

以前,吴淞江是主流河道,黄浦是支流,夏元吉、叶宗行改道以后,黄浦成了主流河道,而吴淞江成了黄浦的支流。

为了纪念传统,汇于长江的河口,仍然以吴淞江命名,称为吴淞口。

黄浦江形成前后的对比

人们把废弃的吴淞江下游水道叫作“旧吴淞江”,后来省称为“旧江”。在沪语中,“旧”“虬”同音,当地人把“旧江”写为“虬江”。

现在上海市的普陀区有“西虬江”,静安区、虹口区有“虬江路”,杨浦区有“东虬江”,如果把它们串联起来,大致上就是被废弃的吴淞江下游故道。

1843年,上海开埠;1845年,英租界建立;1849年,法租界建立。英法人把“黄浦”称为“Wangpoo River”,于是中文地图就把“黄浦”称为“黄浦江”。

英法人还认为,吴淞江是来自苏州的河流,因此将它称为“ Soozhow Creek”,于是,中文地图将“吴淞江”称为“苏州河”。

现在的黄浦江与苏州河

夏元吉、叶宗行,他们开动脑筋,以缜密的思维,以细致、耐心、智慧、技巧,非常精心地进行设计、规划,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施工,成功解决了太湖水系的泥沙淤塞问题,很好地治理了江南水网,避免了重蹈北方河流衰亡的覆辙,而更进一步的是,他们的正确举措,创造了条件,日后,造就了江面开阔、巨轮穿梭的黄浦江,以及高楼林立、金融中心的外滩。

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