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区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后围寨一代,总面积11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龙首原西侧修建阿房宫,于公元前212年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阿房宫仅前殿就有0.55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二的故宫总面积!(故宫总面积为0.72平方公里)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对阿房宫进行了调查和认可,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认为阿房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这表示,阿房宫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更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天下第一宫”,却在历史长河中渐次的失去了昔日的光环。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前殿

阿房宫景区前殿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其东西五百丈,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现存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夯土台基,西起长安县纪阳乡古城村,东至巨家庄,经探测实际长度为1320米,宽420米,最高处高约7~9米,是中国已知的最大的夯土建筑台基。台基由北向南呈缓坡状。南面坡下探出大面积路土,现存长770米,宽5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为一广场,广场南沿有4条道路向南延伸。台基东、西边是现代挖成的断崖;北边为3层高出地面的台阶,阶宽1~2米,高2~4米。50年代初,台上东、西、北三边都有土梁且连接在一起,现仅残存北边土梁,其高出台面两米多,略短于台长,应为倒塌了的夯土墙,现存墙迹厚3.6米,残高0.7米。发现有绳纹、布纹瓦片,分别有一戳印“千(隶体)右(篆体),北司(篆体)”文字。

磁石门

磁石门为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

磁石门的准确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三辅旧事》指为阿房宫的北阙门,《雍录》指为阿房宫的西门,《三辅黄图》指为阿房宫前殿之门。其位置据《西安地方志丛书·汉代长安词典》载:“磁石门遗址在今咸阳东南的双楼村(今三桥镇双楼寺)。”90年代,在三桥镇阿房宫殿遗址北面(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院内)发现夯土层,文物部门推测此处可能是秦磁石门遗址,并设有磁石门遗址的保护标志。

兰池宫

兰池宫遗址在咸阳市渭城区杨家湾、柏家咀原边。是秦始皇的一座寝宫,又名仙岛。因筑于兰池之畔而名之。《史记 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地理志》相关史料,以微缩形式营造,高7.35米,长宽16米x16米。为了突出其“仙岛”氛围,建宫于兰池之中。池中波光潋滟,烟云氤氲;岛宫奇葩争妍,丝竹飘飞,仙女翩跹。给人以身临仙境的怡悦感受。

漆河

漆河变名漆渠 ,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小运河。据《长安志》 引《括地志》 载:“漆渠,胡亥筑阿房宫开此渠, 运南山之漆。”由此可知渠凿于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再现的漆河。根据有关史料开凿,长298米,宽5-11米,水深1.6米。

上天台

上天台位于阿房宫村南,俗称“上天台”。台底东西长42.5米,宽20米,台顶平面长11.5米,宽4.5米,台高约15米。台上西北角有一条向西伸出的坡道,直通台下。坡道长约30米,底宽上窄。台下夯土基向西、向南各延伸约20米,向东延伸近100米,向北约300米直至阿房宫村附近。台下北边还残留一段30多厘米高的白灰墙迹。台下四周地面散见战国晚期至秦的细绳纹和中绳纹瓦片、几何纹空心砖块、红陶釜片和许多烧红了的土块。

上天台是秦阿房宫殿祭祀天神的建筑物。古代先民认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赐和保佑。皇帝为了使自己的国家物阜民丰,四海长平,定期率领朝臣登坛祈祷天神。重现的上天台,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8 米x16.8米,高19.8米。

祭地坛

秦阿房宫中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场所,专供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用。古代曰:“社”。“社”代表国家 。“稷”为谷神 。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发源于黄土高原远流长的农耕文化。重现的祭地坛,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米 x16米,高11米。

上林苑

上林苑为古宫苑名。秦都咸阳时置,周围二百多里,包括长安、户县、周至等地。始皇35年(公元前期212年)营建朝宫于此。阿房,即其前殿。汉初苑内荒芜,武帝时复为宫苑,内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并建离宫、观、馆数十处。司马相如作《上林赋》,极言其宏伟壮丽。

阿房宫遗址

在前殿东北200米处有一“北司”建筑遗址,发现排列有序的大型石柱础和绳纹瓦片,瓦片上有“北司”、“左宫”、“右宫”、“宫甲”等小篆文字。

阿房宫景区

阿房宫景区

在今阿房宫村北高窑村发现秦代麻点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等建筑材料和著名的高奴禾石铜权。

前殿正北约1公里的小苏村,发现铜建筑构件6件。一件可能是铜柱础,一件是门砧,一件是户枢,其他3件都是作加固木质梁柱用的。

前殿北约3公里的后围寨村北有一高台建筑遗址。出土有用花纹空心砖砌筑的踏步和排列有序的柱础石、五角陶质水道,也应为一宫殿基址。

3

历史记载

编辑

《阿房宫赋》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建立秦帝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工程未完成秦始皇死了,秦二世胡亥调修建阿房宫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后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古有童谣唱道:“阿房,阿房,亡始皇”。

《史记·始皇本纪》中记载

阿房宫图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始皇本纪》中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

秦阿房宫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三桥镇南,其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区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在现辖域内约7.8平方公里。史载秦惠文王时在此建离宫,宫未成而亡。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再次修建阿房宫,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继续修建。秦末项羽入关,付之一炬,化为灰烬。汉代属上林苑而得以利用、扩建,汉末废毁;南北朝时这里建有佛寺;宋代演为农田。

右图:依据史料和初步考古遗址分布,初山微画雕创作的艺术作品《阿房宫》。

《三辅黄图》载

据《三辅黄图》载:“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又南宋程大昌《雍录》记载:阿房宫“未为屋,先为城,城成而人为呼名阿城也”。阿城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五步(合今2297.65米)。墙高八尺(合今1.86米),上宽四尺五寸(合今1.05米),下宽一丈五尺(合今3.5米),上狭下阔,坚固异常。阿房宫殿屋在秦末被项羽焚毁,而阿城至汉唐犹存。《旧唐书·高祖本纪》载,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九月,李渊领兵入关,曾“命太宗自渭汭屯兵阿城”。此遗址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名称读音

编辑

第一种观点

认为应读ē páng gōng,这也是主流观点。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认为该读“ē páng gōng”。郝铭鉴认为“阿”(ē)在古代指的是山脚下那些弯弯曲曲的地方,“阿”读ē是毫无异议的。而“房”通的是“旁”,所以该读páng。四川师范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所长、训诂学教授宋子然认为:“阿房宫这三个字中的‘房’是个通假字,是旁边的‘旁’,应该读‘páng’。”四川师范大学王教授表示:“阿房宫是指山旁边的宫殿,阿读ē音,房字古音读páng,这种特有用法不能用普通字的音来读。”

2010年11月,北大中文论坛发表的著名学者宋传伟先生的《“阿房宫”的“房”字正音考》,从多个角度支持读 páng的观点,国家语委委员、北大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音研究会主任沈炯也支持了宋传伟先生的论述。

第二种观点

较常见的说法,是认为应读ē fáng gōng。

阿房宫辽宁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张杰,语文出版社副编审杜永道认为应该读作“ē fáng gōng”。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1月版)也持此观点。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房"字只有fáng一种读音,第十版的新华字典中也相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采用此读音;而古代汉语词典中虽有páng的读音,但却只有房皇一词中读作páng。虽未见有哪部词典明确指出其读音,但fáng这个读音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

第三种观点

认为应读ā fáng gō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教授认为,在陕西话发音中“阿”(ā)字释义为“那个”,“房”(fáng)为陕西的一个地名,据《史记》记载,当年阿房宫开始修建时并没有起名字,所谓“阿房宫”只是一个指代(用抽象概念代替具体事物),指的是“在房那个地方的宫殿”,所以其发音应该为ā fáng gōng。

5

考古现状

考古现说法

2006年考古队经过漫长的考察,以每平米五个探洞这样密集的探查下,除了发现土夯之外,没有其他。

阿房宫景区

因为怕疏忽,专门把土质送到一显微镜专家那里,用显微镜检测,但依旧没有发现因焚烧而产生的碳化物。

而且在考察过程中,只有在咸阳宫旧址上发现了焚烧的痕迹,其他地方并无焚烧痕迹。相传的当年项羽烧阿房宫,恐怕只是人们的想象,阿房宫从来就没有被烧毁过的证据,而咸阳宫确实被项羽烧毁。

考古推测

根据历史资料中的凤毛麟角,还有所记录的时间上来看,得出最后可信度很大的结论:几千年来人们所传说的阿房宫并非是不存在,而是根本没有建完。

秦始皇征七十万苦力用了四年时间只建好了坚如磐石的土夯,最后秦始皇到死都没有建成阿房宫,秦二世为了完成先皇遗愿,又召集苦力打算建完阿房宫,而当时各地已经开始纷纷起义,最终还是没有建成。

而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里面的描述,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或者说,阿房宫根本没有建完。

6

历史事实

阿房宫阿房宫其实未呈建成,在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开始了挖掘。经过仔细探查,专家发现黄土高台的土层分了三层,第一层就是耕土层,比较松散,然后下面就是扰土层,它比较厚,颜色发黄,里头有如今的铁丝、塑料布,还有古代的瓦片,然后第三层就是文化层了,文化层里面出来的全都是瓦片。专家介绍说:这个地方如果曾经发生过焚烧的事件,它这个地层里土壤中所包含炭化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透过显微镜应该能够看到成千上万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炭化木屑,但是从阿房宫那个地方采的土样来看,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在这些土壤的样品里面,一个显微晶片里顶多能看到二三十个炭化木屑的个体。那么,阿房宫仍未建成,项羽又怎么能火烧阿房宫呢?可为什么后人这样说呢?第一次出现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 项羽本纪》,但是证实原来记载的是项羽火烧了只是一所宫殿,并没有明确地说出是阿房宫,那所宫殿其实是咸阳宫,而让后人更为误解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是因为唐代诗人杜牧写下了《阿房宫赋》,诗中极度描写了阿房宫的壮美,让后人对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件事深信不疑。其实我国伟大诗人杜牧写《阿房宫赋》的原因是为了讽刺当时统治者唐敬宗大兴土木的缘故,极度夸大了阿房宫,其实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件事完全是子虚乌有。

以前一般认为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考古发现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当代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也未发现焚烧的痕迹。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如果依照史料所载,阿房宫应该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对。考古人员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因为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

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传说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后世这种辉煌的想象基本来自《阿房宫赋》,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变成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可经想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但这都是传说,都是后世臣子借秦之喻,谏当朝帝王。依据当代现有考古证据,阿房宫并未建成。

7

名称由来

阿房宫景区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这样,人们就它称为阿房宫了。这座宫殿为何取名叫“阿房”?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是古阿房宫的遗址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阿房宫坐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这里至今还残存着宫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在村西南还有一个据考证是阿房宫前殿遗址的高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 500至600米,最高处约有8米。阿房宫就建在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汉书》所言“高若干阿上为房”。

第四种观点

还有一种说法,《长安志》解释为“阿”是因宫殿与山相邻,未有名,先称在阿房。这种说法出自《史记》中,阿房未成,宫成就会命名的说法。

民间传说

还有一种民间离奇的传说

还有一种民间离奇的传说,传说中秦王嬴政爱上过一个赵国女子,芳名阿房,秦皇统一天下后本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女。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上吊自杀。秦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观点都是论有所据,言之成理,并又都能自圆其说。因此在没有发现更新的确实有说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难断定孰是孰非。所以,对于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宫殿当时究竟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义至今只能说仍是个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谜。

8

文学作品

阿房宫景区《至言》

“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桡。为宫室之丽至於此,使其后世曾不得聚庐而托处焉。”司马迁笔下的阿房宫规划是“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唐朝杜牧诗赋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景区

译文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四川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像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像钩心,飞檐高耸像斗角。弯弯转转,曲折回环,像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歌声,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为动人。(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阿房宫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廊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拟行路难》

鲍照

君不见柏梁台,

君不见【阿房官】,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短歌行》陆游

冠一免不可以复冠,门一杜不可以复开。山林兀兀但俟死,台省衮衮吁可哀!巨材倒壑亦已矣,万牛欲挽真难哉!阿房铜人其重各千石,回首变化为风埃。吾曹浮脆不自悟,乃欲冠剑常催嵬。劝君饮勿用杯酌,但当手提北斗魁,挹乾东海见蓬莱,安用俛首为低摧!

《故李承诚之待制六丈挽词》苏轼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天骥堕地走,万里端可期。世无阿房宫,可建五丈旗。又无穆天子,西征燕瑶池。才大古难用,老死亦其宜。丈夫恐不免,岂患莫己知。公如松与骥,少小称伟奇。俯仰自廊庙,笑谈无羌夷。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愿斩横行将,请烹乾没儿。言虽不见省,坐折奸雄窥。嗟我去公久,江湖生白髭。归来耆旧尽,零落存者谁。比公嵇中散,龙性不可羁。疑公李北海,慷慨多雄词。凄凉五君咏,沉痛八哀诗。邪正久乃明,人今属公思。九原不可传,千古有余悲。

——《苏轼集·卷十六》诗八十八首

《读秦汉间事》-王安石

秦徵天下材,入作阿房宫。宫成非一木,山谷为穷空。子羽一炬火,骊山三月红。能令扫地尽,岂但焚人功。

——《全宋诗卷五四一》

《观棋大吟》

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算余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頄。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

戾不殊冰炭,和不侔埙篪。义不及朋友,情不通夫妻。

珠玉出怀袖,龙蛇走肝脾。金汤起樽俎,剑戟交幈帏。

白昼役鬼神,平地蟠蛟螭。空江响雷电,陆海诛鲸鲵。

寒暑同舒惨,昏明共蔽亏。山河灿于地,星斗会璇玑。

因睹输赢势,翻惊宠辱蹊。高卑易裁制,返覆难拘羁。

阿房宫心迹既一判,利害不两提。卷舒当会要,取舍在斯须。

智者伤于诈,信者失于推。真伪之相杂,名实之都隳。

得者失之本,福为祸之梯。乾坤支作讼,离坎变成睽。

弧矢相凌犯,言辞共诋欺。何尝无胜负,未始绝兴衰。

前日之所是,今日之或非;今日之所强,明日之或羸。

以古观后世,终天露端倪;以今观往昔,

尧舜行揖让,四凶犹相趑。与子不与贤,子孙生疮痍。

或苗民逆命,或有扈阻威,或羿浞起衅,或管蔡造疑,

或商人征葛,或周人乘黎,或鸣条振旅,或牧野搴旗。

灼见夏台日,曾照升自聏。安知姜里月,

厉王奔于彘,幽王死于骊。平王迁于洛,郝王败于伊。

或盟于召陵,或会于黄池,或战于长岸,或弑于乾谿,

或入于鄢郢,或栖于会稽,或居于大梁,或入于临淄,

五霸共吞噬,七雄相鞭笞。暴秦灭六国,楚汉决雌雄。

天尽于有日,地极于无涯。遐迩都包括,纵横悉指挥。

井田方弈弈,兵甲正纍纍。易之以阡陌,画之以郭畿,

销之以锋镝,焚之以诗书。罢侯以置守,强干而弱枝。

重兵置上郡,长城堑边陲。自谓磐石固,万世无已而。

回天于指掌,割地于阶墀。视人若蝼蚁,用财如泥沙。

阿房宫未毕,祖龙车至戏。骊山卒未放,陈涉兵自蕲。

灞上心非浅,鸿门气正滋。咸阳起烟焰,南郑奋熊罴。

人鬼同交错,风云共渗凄。项强刘未胜,得鹿莫知谁。

约法三章在,收兵五国随。庙堂成算重,帷幄坐筹奇。

广武貔貅怒,鸿沟虎豹饥。荥阳留纪信,垓下别虞姬。

三杰才方展,千年运正熙。山川旧形胜,日月新光辉。

正朔承三统,车书混四维。方隅无割据,穷僻有羁縻。

后族争行日,军分南北司。当时无命佐,

百战方全日,长兵震天垂。岂知巫蛊事,祸起刘屈釐。

冢宰司衡日,重明正渺弥。见危能知命,无忝寄孤遗。

剧贼欺孤日,行同狐与狸。宫中凌寡妇,殿上逐婴儿。

龙戏知何所,冰坚正在前。溃堤虽患水,

东汉重晞日,昆阳屋外飞。幽忧新室鬼,狼藉渐台尸。

鄗邑追隆准,新安扫赤眉。再逢火德王,复睹汉官仪。

窦邓缘中馈,阎梁挟牝鸡。经何功殆尽,至董邺都糜。

河洛少烟火,京都多蒿藜。长天有鸟度,白骨无人悲。

城有隍须复,羊无血可刲。大厦之将颠,非一木可支。

孟德提先手,仲谋藉世资。玄德志不遂,意终于涕洟。

西晋尚清谈,大计悬品题。妇人执国命,骨肉生厉疵。

二主蒙霜露,五胡乱鼎彝。世无管夷吾,令人重歔欷。

广陌羌尘合,中世胡马嘶。龙光射牛斗,日影化虹蜺。

辟草来洛汭,垦田趋江湄。二百有四年,方驾而并弛。

东晋分南尾,时或产灵芝。凡经五改命,至陈卒昌隋。

国破西风暮,城荒春草萋。长江空满目,行客浪沾衣。

后魏开北首,孝文几缉绥。河阴旋有变,国分为东西。

尔朱奋高氏,宇文灭北齐。及隋始并陈,四海为藩篱。

泛汴公私匮,征辽士卒疲。有身皆厌苦,无口不嗟恣。

处处称年号,人人思乱离。中原未有主,谁识非鹿麋。

千一难知日,天人相与期。龙腾则云蔼,虎步则风凄。

母后专朝日,相仍紊宫闱。可叹桓彦范,不杀武三思。

绣岭喧歌舞,渔阳动鼓鼙。太平其可傲,徒罪一杨妃。

剑阁离天日,潼关漏虎貔。两京皆复没,九庙成倾欹。

乐极则悲至,恩交则害携。事无可奈何,

自此藩方盛,都无臣子祗。恃功而不朝,讨贼以为词。

各拥部兵盛,谁怜王室卑?邀朝廷姑息,观社稷安危。

攻取非君命,诛求本自肥。乘与时播越,扈从或参差。

尾大知难运,鞭长岂易麾。长奸忧必至,养虎害终贻。

国步何颠沛,君心空忸怩。时来花烂漫,势去叶离披。

十姓分中夏,五家递通逵。徒明星有烂,但东方未晞。

才返长芦镇,旋驱胡柳陂。绛霄共目取,

中渡降堪罪,栾城死可嗤。太原朝见入,刘子夕闻啼。

事体重重别,人情旋旋移。弃灰犹隐火,朽骨尚称龟。

橘诈多阴中,艰忧常自罹。挠防肤革易,患救腹心迟。

语祸不旋踵,言伤浪噬脐。欲升还陨落,将坠却扶持。

瞑眩人皆恶,康宁世共晞。须能蠲重疾,始可谓良医。

久废田硗确,难行路险巇。不逢真主出,

家国遭回极,君臣际会稀。上天生假手,我宋遂开基。

睿算随方设,群豪引领归。迄今百馀载,兵革民不知。

成败须归命,兴亡自系时。天机不常设,国手无常施。

往事都陈迹,前书略可依。比观之博弈,不差乎毫厘。

消长天旋运,阴阳道范围。吉凶人变化,动静事枢机。

疾走者先颠,迟茂者后萎。与其交受害,不若两忘之。

求鱼必以筌,获兔必以罤。得之不能忘,羊质而虎皮。

道大闻老子,才难语仲尼。造形能自悟,

黑白焉能浼,死生奚足猗!应机如破的,迎刃不容丝。

勿讶旁人笑,休防冷眼窥。既能通妙用,

同道道亦得,先天天弗违。穷理以尽性,放言而遣辞。

视外方知简,听余始识希。大羹无以和,

上兵不可伐,巧历不可推;善言不可道,逸驾不可追。

兄弟专乎爱,父子主于慈。天下亦可授,此着不可私。

9

遗址景区

西安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雄伟壮观。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1995年,秦阿房宫景区正式开工,2000年与游客见面。景区占地680多亩,投资了2亿多元。开放第二年起,每年游客量达50万人以上,景区也成了西安市固定宣传景点之一。

阿房宫景区

由于仿造的秦阿房宫景区大部分位于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遗址的角度出发,该“阿房宫”景区在运营13年之后被西安市政府拆除。2012年5月,西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新方案,经陕西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同意,报省政府审批通过。根据规划,建设秦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以阿房宫遗址的文物保护为核心,建立一个全方位展现秦文化及秦代历史风貌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和城市中央森林公园,建成又一个国家级旅游目的地。

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秦王朝修建的新朝宫,根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02年至2007年的考古研究成果,阿房宫前殿遗址占地约800亩,相当于9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及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第一次大统一和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标志性建筑。

按照此前通过的《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阿房宫遗址将建成“一个全方位展现秦文化及秦代历史风貌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和城市中央森林公园”,其步骤是,2012年到2015年,完善遗址保护区划和管理规定,对前殿和四、五号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固。控制周边城市建设,保持遗址周边景观环境。

建国之后,再现阿房宫昔日盛景是所有考古学家及建筑学家的心愿。经过各方专家的认真论证和精心设计,总投资1.3亿多元的遗址重建工程终于重现了其昔日的辉煌:大宫门、前殿、兰池宫、六国宫室、长廊、卧桥、磁石门、上天台、祭地坛、河流等12处景观如今已经相继建成。苑区兰池水占地百余亩,水清波翠,楼阁倒映,龙舟漫游。新建的阿房宫前殿,高32.85米,长107米,宽67.7米,十分巍峨壮观。其高度与原殿不相上下,但东西长107米,仅是原殿东西长的1/6。

10

下水管道

位于西安西郊秦阿房宫遗址区,两处不同朝代考古遗址一同“浮出”地面。一处是2000年前,汉代上林苑使用过的下水管道。另一处仅在几米开外,是更久远的战国时期秦上林苑的墙基遗址。它们的出现,勾勒出了上林苑这处皇家园林的时光印记。

经过20天时间,发掘面积440平方米,一条20米长蜿蜒壮观的汉代地下排水管道“浮出”地面。灰白色的排水管道为陶制,朝向西南、东北绵延。每节排水管道长约60厘米,管道一头粗一头细,直径为三四十厘米。上面印有绳纹图案,里面为波点纹。

阿房宫如今发掘清理出组成管道的38个陶管,设计巧妙。陶管大小一致,因此组合起来也很方便,就是大头套小头,最终节节相扣形成了长达20米的地下排水管道。负责此次发掘的考古队队长刘瑞介绍说,这种锥形陶管非常容易组合,一个套一个,接缝处用泥封住,不会漏水。

虽历经2000多年历史洗礼,但20米排水管道保存完整,只有个别陶管有碎裂痕迹。考古人员称,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口径排水管道非常罕见。“排水管道的位置刚好是汉代皇家园林上林苑区域”,考古人员表示,同时发现的一枚五铢钱,云纹瓦当碎片、几何纹铺地砖碎片,都是有明显汉代特征的文物。

离汉代地下排水管道东边几米远,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战国秦时期墙基遗址。

墙基遗址南北长近40米,宽约3.5米,高1.5米。考古人员在厚大的墙基西侧发现,墙里面还穿过一条排水管道。墙基遗址东边约百米远一个高大的夯土台基,正是上林苑一号遗址——纪阳寨遗址所在地。

11

改造重建

古都西安计划投资380亿元再造“新阿房宫”的消息令许多人担心,拆旧建新的阿房宫是否又会成为一个烧钱的形象工程?抑或是借遗址公园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最终会对阿房宫遗址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一拆一建,阿房宫引各方质疑

“西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是古都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四大历史文化遗址。秦阿房宫遗址位于西三环外大约5公里的城乡接合部,早在1961年就成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媒体报道,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和北京首创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80亿元,打造一个“新阿房宫”。北京首创先投资30亿元改造占地2.3平方公里的“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使之成为西咸新区标志性区域;然后以遗址公园为核心,打造占地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的“首创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产业基地首期投资20亿元。

阿房宫另一则消息称,在阿房宫遗址附近,原本就有一个已经建成十多年的人造景点——阿房宫景区。该景区占地1000亩,位于西安市三桥街道办聚驾庄村,距离阿房宫遗址200米。在景区建成之初,曾经提出“东有兵马俑,西有阿房宫”的口号。

一拆一建,令许多人质疑,认为这又是一次“烧钱的游戏”,是同一主题下的重复建设。另外,大规模投资参与遗址公园建设,也令人联想起著名的“曲江模式”,即以景区古迹为核心,在外围开发酒店、商业、文化、地产等相关产业,让景区带动其他收益。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想靠开发遗址抬升周边的地价而已。

项目方详解规划:并非简单拆建

对于相关质疑,阿房宫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军表示,这一项目并非是重建阿房宫,而是沣东新城全部规划中的一个版块。沣东新城总面积159.3平方公里,分成七大板块,其中一大板块就是阿房宫人文旅游。这一版块中,建设遗址公园来保护880亩的阿房宫遗址。

在遗址公园周边,还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设立了建设控制地带,在此之内对建设的高度、密度、内容都进行严格规范,保护规划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此外,版块的最外围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来跟遗址公园相配套。

区域的总规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遗址本体,第二是遗址公园,第三是外扩的建设控制地带区,第四是人文旅游板块。沣东与首创的项目合作是其中第四层次的文化产业基地,在建设控制地带之外,与遗址公园没有直接关系。

对于原有的阿房宫景区被拆除,李军表示,这一景区1995年开始建设,是低水平的人造景点,经营十多年后入不敷出。沣东新城成立后,景区负责人曾专程找过管委会,问能不能把景区拆掉,这样他们不用每年交租金,也不用花钱对景点进行维修、维护。

“我们没有贸然接受拆除意见,而是依据国家文物局对整个区域的批复意见——保证遗址南北景观视线通廊。刚好这个景区位于阿房宫遗址正南面,超过限高30米,影响视线通廊,我们请示国家文物局后才进行了拆除。”李军告诉半月谈记者。

据介绍,在整个版块区域内,产业用地为3平方公里,与首创合作项目净用地约为1000亩左右。版块内未来房地产用地不会很多,会有限引进高端品牌房地产商。李军表示,在遗址公园内不会复制宫殿等建筑,而是利用高科技在博物馆里进行历史情景重现。

阿房宫遗址现状:遭侵蚀、被蚕食

阿房宫相关研究表明,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而至秦亡,阿房宫尚未全部建成。汉以后到唐代阿房宫区域因地势较高,曾多次作为屯兵之处。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曾经煊赫一时的阿房宫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阿房宫遗址逐渐演变为农田,遗址周边开始形成村落。

根据《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前期研究》,阿房宫遗址区除受自然侵蚀之外,还由于处于城乡接合部,随着遗址区域人口自然增长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各类建筑较为普遍,对遗址造成了蚕食。

“遗址的2/3都在村庄底下,村庄的7000多名村民住在遗址上,每天吃喝拉撒,死了人还要往上埋,对遗址本身就是一个破坏。我觉得建立遗址公园首先为遗址的保护、考古和可持续研究提供条件,否则都压在村庄底下,估计再过40年,夯土就要被挖光了。”李军表示。

对启动的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李军认为有两点好处:第一,周边群众包括西安市民和国际旅游者能看到阿房宫遗址,能有这么大一片中央城市森林公园供大家游玩、健身;第二,为遗址的可持续保护、发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专家提醒:要有新意,避免再次失败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所研究员张燕认为,阿房宫项目提出要打造西安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必须对它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风险评估。以前打造“曲江模式”,请的都是有名的专家,但是风险评估后与实际出入很大,考量评估是否真实,政府需要有反测评。

张燕认为,不能孤立地谈阿房宫文化产业基地,要放在整体城市规模上来看。西安打造了许多大景观,很多模式都十分雷同。“我们要问阿房宫的新意在哪里?是否和现在已经建成的大明宫、法门寺、楼观台、浐灞、临潼有区别?景观体系的优势在哪里?阿房宫景区的打造,必须对其他景区进行研究,这是成功的关键。”

文化地产专家易介中认为,阿房宫遗址所在区域处于城乡接合部,比较落后,很多百姓愿意搬走,改善生活方式,这也是政府履行的职责。舆论不应被380亿元的数字吓住,这笔钱应该是分级、分期投入,并非一次性投入。

易介中告诉记者,项目能否成功,谁来做很重要。比如办奥运会,有人赔钱有人赚;世博会有精彩的,也有难看的。“新阿房宫”建设,操作过程中缺少一个好的团队,没有世界知名的规划大师来操盘,很难让大家心服口服。

在台湾,此类项目会有学者、民众共同参与,进行公示公告,这是值得借鉴的。如果该项目的开发,能带动区域形成国际化的生活方式,使当地老百姓受益,社会公众就不必太过敏感。

官方声音

否定重建之说

阿房宫2013年9月18日,《中国企业报》记者辗转来到了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阿房宫景区进行了采访。管委会策划宣传局主任张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380亿元重建阿房宫属媒体误读,政府已经公开说明。他随后给记者发来了相关文字说明,文中指出,所谓的380亿元投资,不是用于“重建或再造阿房宫景区”,也不是用于规划中的“阿房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而是一个名为“首创阿房宫人文旅游产业基地”的计划累计投资。该基地位于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的建设控制地带之外,与阿房宫遗址本体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相去甚远,二者不在一个地理位置,完全是两回事,且该基地内没有一个与“重建阿房宫”相关的项目。

然而,陕西某市一位不愿具名的区委书记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此项目原计划曾包括重建阿房宫,但后经决策层领导批示“阿房宫只能宣扬封建奢靡之风、重建无文化价值”,所以才停止了复建。但对于此说法,记者未能从当地政府得到证实。

官方正式回应

2013年10月11日,针对有报道称“阿房宫重建方案遭否决”,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回应表示,当地“始终没有任何重建阿房宫的计划,也没有一家企业投资类似的项目”。

阿房宫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根据《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章程》和《国家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对于国家级大遗址必须实施现状保护,任何重建、复建的方案都不可能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和批准,任何重建或复建国家级大遗址的说法也有悖于文物保护的基本常识。因此,对于所谓的重建阿房宫,根本就不可能立项,所以“重建阿房宫”的说法是不成立的。[1]

12

开发建设

阿房宫阿房宫景区于1995年破土动工,当时全国兴起主题公园热,农民企业家雷应魁便成立了一个民营股份制企业,在遗址旁300多米的一般保护区上租了680亩地,建立了这个历史公园式景区。阿房宫景区在2000年正式运营。这一景区曾一度被称为“陕西最值得外国人去的10个地方”之一。

但阿房宫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军称,该景区在规划时即处于“灰色地带”。“结合当时经济发展迫切、遗址保护理念简单的背景来看,地方政府认为这是个好项目,但由于国家文物局一直没有批复,这一记‘擦边球’其实是在默认的状态下运转。”

到了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十五届世界大会在西安召开,提出了国际上最新的文物保护理念,不但要保护好古迹遗址,更要保护它的生存环境。因此,曾作为陕西省重点招商项目、投资2亿多元的阿房宫景区,在运营13年后的2013年面临拆除命运,取而代之的是规模更大、耗资更多的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

2012年9月11号上午,《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这预示着,未来陕西省西安市以阿房宫遗址的文物保护为核心,向大众呈现一个全方位展现秦文化及秦代历史风貌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和城市中央森林公园。

2013年6月8日,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和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公司7日签订合作协议,计划累计投入380亿元,建设“首创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阿房宫人文旅游板块的规划面积为12.5平方公里,其核心是2.3平方公里的“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按照沣东新城管委会的规划,阿房宫人文旅游板块重点发展的是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商业和高端、低密度旅游地产,要打造国际化大西安的一处人文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5A级风景区。[3]

13

阿房宫图

阿房宫图《阿房宫图》,中国古画,为12条屏,由清袁耀所作,描绘秦朝的阿房宫。原由民间收藏,现分别由南京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收藏。图写画家心中的阿宫图景。画面奇峰突兀峻峙,宫殿依山而建,层楼叠阁广布于松荫和山水之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全图气势恢弘,笔法工整严谨,刻画精细,青绿重彩渲染,着意华美瑰丽。右上自识拟阿房宫意。时庚午春月,邗上袁耀]。钤袁耀白文方印,昭道]朱文方印。另钤自乐、张勋伯珍藏]鉴藏印。按庚午为乾隆十五年,公元一七五零年。

阿房宫毁于战乱,现在该不该在遗址上重建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