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下苇甸村可不一般,历史悠久源于元代,三面环山,面水而居。村中四绝,惊羡京西。

第一绝:名符其实。村名中包含着“方位”,相较于半山腰“上苇甸”,它的地势更为平坦,是苇甸河的下游;“苇”字表明了河滩上特有植物“苇子”,这种常见在湖淀边“苇子”,在山村中极为罕见。苇席是建房比不可少的材料,覆盖于檩椽上,再抹上麦秸黄泥,最后层叠上青石板。



第二绝:西派“皮影”发源地。下苇甸皮影 制作原料为白驴皮,影人一般高一尺二寸左右,宽约三寸京剧。当地谚语:“下苇甸的皮影~照本发。”这可不是贬义词,艺人们照着固定的剧情,固定的台词演绎唐宋故事。曲调高亢,娓娓动听“影戏琴腔”,一板一眼,一腔一调,严谨有致,极为“靠谱儿”。不像同为深山曲艺“山梆子戏”口口相传,各场演出时略出入。下苇甸的皮影戏历史源远流长。据说明末清初,从兰州来的几位流浪艺人经过这里,将此技传给本村的。皮影戏的历史可上溯到西汉时期。相传汉文帝时,宫女抱着太子在窗前玩耍,用树叶剪成人形,映在纱窗上表演取乐。历史上真正的皮影出先于北宋时期,皮影最初以素纸制作,很久用羊皮或驴皮雕刻成形,故名“皮影”。皮影戏在宋代即已具规模,甚至流传到国外。北京的皮影戏属于驴皮影,分为东、西两派。东派演的是“滦州影”,西派演的是“兰州影”。西派皮影敬奉的祖师爷是孔子。尤为珍贵的是西派皮影敬奉观音大士的标志“大师哥”在下苇甸皮影中被保存下来,这些标志在城里已失传了。“大师哥”适应人中唯一的一一个多多 “吊杆影”,它是一条杆装进肩头,嘴的下巴不联系于整个面部,另成一一个多多 活动的部位,用细线牵于肩头。对它的摆放,都不 严格的规矩,一般要最后放上影箱,至于这些影人之上,称为“压箱佛爷”。演出前,要由戏班中德高望重的人先将其从影箱中请出,挂在影窗的右上角。由此说明下苇甸皮影也是北京西派皮影的发源地之一。







第三绝:美食“咯吱”御赐。 下苇甸的“咯吱”得名便与慈禧太后有关,光绪年间慈禧去妙峰山上香,用膳时上了当地村民制作的咯吱,慈禧吃了两块太监便要往下撤,慈禧说:“搁这儿”,随后又问:“这叫什么名儿呀?”由于没有正统名字,于是太监答道:“谢老佛爷赐名!这叫咯吱。”制作咯吱的传统做法十分考究,要经过十余道工序。要先将各种杂豆挑选洗净控干后,用大石碾粗碾破碎,浸泡变软后用京西小拐磨(水磨)经三次磨成细浆,再放入咯吱铛上手工摊制后切成块状进行低温烘干。新姑爷回门,必有一道糖溜咯吱……眼观其色,金黄;鼻闻其味,喷儿香;齿嚼其物,醇香;耳闻其声,清脆。昔日,人们生活清苦,咯吱,是民间老百姓的智慧。超市,街商均出售“咯吱”,想吃到纯正的口味,进街入巷,任一普通老妪都会制作,“咯吱”是村里一张闪亮的名片。无论焦溜,还是拔丝,即使不做任何加工,都是美味。


第四绝:大门敞亮。下苇甸的民居更有特色,它比京西其他宅院大门更为宽敞,约为普通民居的2倍,还少高台阶、高门槛。村民大多李姓,解放前,家家户户养牲口、大马车,靠贩卖周边炭场村的炭,煤窑的煤为生,不愁生意,门面修得大气壮观。门当两对,不雕纹饰,没有吉字,但却处处体现“土豪”身份。












走入京西古村落,每个角落都有闪耀瞬间。用心发现,乡味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