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杰 编辑 李师礼
万万没想到!戊戌狗年的第一杯拿铁,我是在嘉兴农村的一间猪舍里喝完的。
这家由废弃猪舍改造而成的咖啡馆,位于秀洲区新塍镇潘家浜村,店名与过往岁月和气味有着强烈反差——清欢。
梁琴,95后,重庆姑娘,是咖啡馆创始人之一。
梁琴
我问起店名由来,她朗诵起苏东坡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梁琴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嘉兴生活了13年:“我从小在重庆、贵州的农村长大,印象里农村就是落后的地方,第一次跟朋友来潘家浜时,没想到农村可以这么美。"
但时间往回拨几年,潘家浜村还是个臭味扑鼻的“养猪村",100多户村民有七成都以此为生。在嘉兴农村,养猪是易上手、能赚钱的营生,颇有历史感的知青礼堂一度也变成猪舍。
之前废弃的猪圈
“五水共治"后,当地腾退生猪养殖,环境一天天转好,村民的营生却悬而未决。最终,村里决定围绕蜿蜒的水系发展乡村旅游,把整个村作为一个景区重新设计,每个自然村都是一个景点,每户村民家都是一个景观小品。
“土得掉渣"的荒废猪舍,得以迎来涅槃重生的机会。
村里计划引进一家“文艺范儿"的咖啡馆,梁琴从朋友那听到了消息,她有些心动,又有些彷徨。两年前,她将工作攒下的20多万积蓄全部用于投资洗车行,结果血本无归。
这让她明白一个道理,一定得做自己喜欢且懂行的事才行。
梁琴选择了一家咖啡馆重新开始打工生涯,掌握了摩卡、拿铁、卡布奇诺等咖啡种类的制作手艺,还自学考出中级茶艺师。梦想没有被磨灭,她仍然渴望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
她跑去钱塘江边参观了一家乡村咖啡馆,踏实了些。去年11月,潘家浜村入选浙江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名单,285个村庄中还包括我们熟知的西湖区灵隐街道青芝坞村、桐庐县江南镇荻浦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
潘家浜村总平面图
看着村里日渐增多的游客,梁琴终于下定决心要在猪舍里完成第二次创业,既为检验一年多的学艺效果,也再圆最初的梦想。
“一切都是刚刚好。市区的咖啡馆再安静外面也是喧哗的,村里舒适、轻松的氛围却可以让我们忘记世俗和纷扰。"她说亲朋好友都很支持这个有些大胆的决定,或许是知道她已准备充分的缘故。
尽管开在村里,但几十种饮品和蛋糕的价格与一线连锁咖啡品牌相当,梁琴对自己的手艺和服务很有信心。
2月16日,正月初一,潘家浜村第一次在春节假期开门迎客。“清欢"咖啡馆也正式营业,6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布置20个餐位,屋顶的圆木新刷了一遍红色的漆,横梁上挂着绿萝还有茅草作装饰的灯。
改造后的清欢咖啡馆
第一天5000人次、第二天12000人次……游人如织的村里,梁琴平均每天要卖出100杯饮品,远超预期。
春节期间咖啡馆座无虚席
因为工作缘故,我跑过省内外众多主打乡村旅游的农村,无不拥有好山好水好风光。开车去潘家浜村的路上,我心里直嘀咕:平原农村能有什么资源吸引游客?
村支书章何兵领着我来到一处农家乐,地上有一口建于北宋(约1058年)的古井,很早就弃用了。村里搞旅游后,这户人家就以此为卖点并给农家乐起名为“饮水思源",生意红火。
村里还有一棵罕见的千年梓树,正准备围绕其新建一个广场;知青礼堂也挥别“猪舍"的命运,成了小剧场;脏乱老旧或闲置的民房正抓紧改造成民宿,准备承接10公里外乌镇景区的游客溢出。
村民游客竞相一饱口福
我离开时,手打年糕刚刚从石臼中捧出,数十游人争先恐后一饱口福。石臼打年糕,上一次见还是20年前春节,在外婆家的老宅。
变废为宝,正在深刻改变着这个普通的农村。对于自然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的平原农村而言,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乡村旅游中突围,需要更多智慧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