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处。历史上,始自中国的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跨越万水千山,最终在今天的荷兰交汇。中国驻荷兰使馆临时代办陈日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荷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理优势突出,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有四分之一的货物都来自中国。作为双边合作一直以来的亮点,两国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也乘“一带一路”东风再上台阶。

中国驻荷兰使馆临时代办陈日彪。

欧盟内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记者:荷兰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贸易伙伴,当前中荷关系总体情况如何?

陈日彪:当前中荷关系持续快速发展。一是政治互信不断增强。2014年和2015年,习近平主席和威廉-亚历山大国王成功实现两国元首历史性互访,明确中荷“开放务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为中荷关系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指引。去年,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王后、吕特首相在两个月内相继访华,李克强总理成功实现对荷正式访问,一年3次高层互访创造中荷关系史上新纪录,为中荷关系注入强大动力。二是经贸合作势头强劲。荷兰已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2018年中荷双边货物进出口贸易额852亿美元,同比增长8.6%。其中,中国对荷兰出口728.5亿美元,同比增长8.5%;进口123.3亿美元,增长9.4%。截至2018年底,荷兰累计对华直接投资194.9亿美元,在欧盟成员国中排名第三;中国对荷兰累计直接投资197.3亿美元,超越德国,在欧盟成员国中排名第二。三是人文交流异彩纷呈。大熊猫“武雯”和“星雅”带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荷兰。每年超过35万中国公民来荷旅游。目前有近万名中国留学生在荷求学,海牙中国文化中心、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先后在荷开设,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正不断加深。

交通物流合作潜力巨大

记者:荷兰物流业十分发达,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物流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日彪:荷兰是亚欧海运航线、中欧货运铁路的起点和终点之一,是“一带一路”海陆交汇之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两国开展互联互通和物流合作的潜力巨大。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直接推动下,中荷两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国间已开通多趟中欧班列线路,其中成都至蒂尔堡线路稳定运行,由最初的每周1班增加到每周3班至4班,其中72%均为回程货源。荷兰的鹿特丹港是欧洲第一大港,目前该港货物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近半数中国赴欧深水货运航线首站停靠鹿特丹港。航空方面,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先后开通与阿姆斯特丹机场的直航航线,现在每周有90多班客货运航班往返于中荷两国。

科技合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荷兰是最早同中国开展战略性和长期性科研合作的西方国家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为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带来了怎样的机遇?驻荷使馆都做了哪些工作?

陈日彪:荷兰国土面积虽然只有北京的2.5倍,人口1700多万,但却是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荷双方积极把握机遇、挖掘潜力,双边科技合作不断提升和发展。双方企业和科技机构在智慧城市、医疗设备、芯片制造等领域开展了多层次务实合作,有力促进了双方的人员交流、合作研发和联合共建等。科技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中荷互利合作的重要内容。

从使馆来讲,我们重点从三个层面积极推动双边科技合作。一是推动国家层面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与荷兰科学研究组织、荷兰皇家科学院等签署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在航空航天、农业与食品、节能环保、能源、水资源利用、健康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互利合作。二是推动友好省市间的科技合作。目前,荷全部十二个省与我国相关省市均缔结了友好省市协议,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其中重要内容。三是推动大学、科技园区间的科技合作。

“一带,一路,一个鹿特丹”

记者:荷兰政府和民众是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的?

陈日彪:随着中荷交往增多,荷兰政府和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了解也逐渐增加,荷政府、商界和民间越来越多的声音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合作来提升两国互利合作水平、增进两国交流和理解。荷兰首相吕特去年访华时曾表示,荷中关系强劲且重要,荷方期待深化两国合作,共同打造共建“一带一路”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荷兰雇主协会主席德波尔在提及荷企业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合作时幽默地表示,“我曾经对中方说,‘一带一路’应该改为‘一带,一路,一个鹿特丹’”。不久前,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荷兰青年拍摄了两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在1700万人口的荷兰创下了超千万人次的收视率,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这些都体现了荷兰政府、工商界对“一带一路”合作寄予的厚望以及荷兰民众对了解中国、加深中荷理解与互信的真诚愿望。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威 白波

流程编辑:洪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