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下村·玉皇庙

这三个词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但它们共同指向一座庙宇,这座庙宇便是“玉皇庙”,又名“下村庙”,最后以“清溪庵”作了终结,当然,老台东人还将其简称为“大庙”,一座庙宇有如此多名称,验证其年代久远又几经变迁。相传玉皇庙在元末就已出现,多个名称变换折射出其数百年间历史突变。

当年曾经仅存的两栋厢房


还是从“下村庙”谈起,大凡一座庙宇,它的设置必定与人气有关,人迹罕至的地方设置庙宇也就失掉了意义,人们需要神祗寄托信仰,庙宇则需要人气拉动(本来诸神都是人的化身,它们也渴望接近众生)。下村庙就建在下村,因为从云南迁徙至此的杨姓最早“开发”了这个地方,它实际上身居杨家村——这是台东最早出现的村落,对台东镇的奠基具有重要作用。玉皇庙的来历也很有追溯意义,因为庙宇犹如树木,多由根系伸延,青岛地区庙宇发祥地多从崂山而来,据传玉皇庙即是崂山神清宫的下庙,属全真道教郝祖的华山派,主祀玉皇大帝,道教经典《道藏》有这样记载:“正月初九为玉皇诞”,俗称“玉皇会”,传说这天天地各路神仙都要集会庆贺,而由“玉皇会”嬗变而出的“萝卜会”,无疑把神话传说做了最大民俗化衍生发展。

一个村落的生存需要净水,一座庙宇的设置需要风水,那么洁净无比的“水”何处而来, 答案就是榉林山。榉林山一面是榉林成片,另一面又与太平山、湛山相“抱团”,可以源源不断提供清流,即使冬天遇到暖阳,也会融化雪水提供清流,现在榉林山下充满人迹,回望几十年前,这里却是山道盘旋,雀鸟纷飞,在榉林山下,曾经有个花鸟鱼虫商店,它的旁边即是一个巨大的积水潭,它如同一个“加油站”,派生出这条“清水河”,沿山而下,形成一条大沟,这条大沟穿越现在的老年乐园附近,继续下行,延安二路旁边的大沟,更具特色,因为在这条土路的斜坡上建有民居,沟呈现出深浅不一,最深处约7、8米,最浅处约2米,一遇大雨天,这条河里的水势惊人,并且几乎四季皆有水流过,流向下村,并用绕经下村一直向大海而去,它应该是玉皇庙的母亲河。据传玉皇庙门前,曾有一个水池,这个水池变成了放生池,在下村风景如画田野边,除了庙内信仰,还给善男信女提供了放生“解脱”场所。

解读玉皇庙

“玉皇庙”最后被“清溪庵”取代,当然它在坊间依然被称之为“下村庙”,有的学者提出“清溪庵”是日占时期出现的,似乎有日本命名的味道。

民国30年(1941年)重修清溪庵纪念


但是,“玉皇庙”到底是什么样子,让我们在纸上还原一下:下村成为市区之后,在玉皇庙东侧修了道口路,所以庙在大门的东边,据说这是源自道教“紫气东来”理念,不像佛教寺庙门朝南开,玉皇庙门外,有两根极高的旗杆,这两根旗杆上的黄色旗帜迎风招展,成为远方确定下村的标志,旗杆下的旗杆石也十分雄浑,雕有细密的人兽花草图案,在庙宇的东角,悬挂着一口直径约一米的铁钟,那根粗放的绳子将铁钟拉响后,声音激越,可以远播榉林山顶。

进入庙门,即为前院,这里有青龙白虎殿,手持兵器的“青龙”、“白虎”左右分列,它们脚下是几个扛脚小鬼,墙壁上画是宗教神话。穿过玉皇庙天井,即是玉皇大帝厅堂大门,两边分列太上老君、关帝圣君殿。玉皇庙南面还有送子观音殿和土地庙,国家有江山社稷大事,而百姓的江山社稷就是繁衍后代,在缺衣少药的年代,送子观音殿就成为百姓医治不育症的不二场所,可以通天,可以祈福,可以求财,可以“得子”,玉皇庙可以供民生解决各种理想和现实问题,门庭若市顺理成章,为“萝卜会”形成打下基础。


破“四旧时”,玉皇庙成为一片废墟,据说在塌陷的神像体内,有元宝出现。一座庙宇的消失留下的空间无疑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在半导体格外受宠的年代,这里成了台东半导体零件厂的厂房,半导体失宠,这里变成台东少年宫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那条清水河污染严重,成为一条“龙须沟”,暴露部分“河床”经常干涸,每逢下雨,这条河床才有了一些生命力,一直到昌乐路的沟壑里都是黄水流淌。

厢房未拆除前影像(网友“俞大厨”拍摄)


清溪庵荡然无存了,但其旁边的几间厢房尚存,几间厢房在清溪庵建筑中年居次要地位,但依稀可见玉皇庙风貌,2003年,我曾经在里面拍过厢房和院落照片,在这里见到青砖积顶古色古香的厢房,还有那排列一体的数间房子组合成的厢房,它的走廊柱础以及红色木柱与古代庙宇建筑风格一致,而面临道口路的那8个窗口肯定是后来改造时出现的。院子里的楼梯旁边散乱地堆着几个石鼓,无疑是清溪庵留存的原物。


被拆除的玉皇庙东厢房(王栋拍摄)


2005年6月,这些残存老建筑被彻底毁掉,清溪庵永远消失。

萝卜会

“玉皇会”嬗变而出了萝卜会,空间从何时开始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月初九为玉皇诞”这天,人群涌动,有人群的地方必定有消费,由此刺激庙会出现,而在以前在这个时间最大众化可以充饥又不用动烟火的东西,大约除了萝卜就是白菜,白菜并不适合生吃,而介乎于蔬菜与水果之间的萝卜就成了主角,加上下村本来就种植萝卜,又给萝卜添了一把火,萝卜会由此而生。

盛产萝卜的地区闻听青岛还有“萝卜会”,就会主动往这里倾销萝卜,一个由萝卜做“龙头”的庙会周而复始,越做越大,成为青岛人过年期间前往的主要庙会,青岛民间素有“咬春”一说,正月初九,一般都在“立春”前后,春节来了,但春节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咬一口萝卜,才会感觉原来春天不仅汁液满口,还可消除春节造成的积食,传说还可以治疗牙痛的妙用,还可防治百病,焉有不通过口碑广泛传播的理由?旧时青岛民俗是“忙腊月,耍正月”,正月可以丢掉一切尽情游乐的:初一去天后宫,初九去玉皇庙,十一去于姑庵,十六到海云庵......中间穿插走亲戚,十分忙碌而充实。玉皇庙的载体便由萝卜充当了。

“烟台苹果莱阳梨,赶不上潍县的萝卜皮”,这个早年间由潍县人“作词”,在青岛广泛“传唱”的民谣,无疑使潍县萝卜成为青岛萝卜会的“领军”,也是萝卜会的最大赢家,这使得青岛下村等地产的大青萝卜“自叹不如”,但大青萝卜也大有买家。平时再穷,但春节怎么也要富一把,所以逛萝卜会的,没有甩十个“胡萝卜”回家的,潍县萝卜也好大青萝卜也好,总要买几个拿回家,那条绕经玉皇庙的清水河便有了派场,即使结冰,冰层也必定在众手“折磨”之下变成流水,是洗萝卜的天然“清溪”,洗萝卜的男女老少,从道口路一直延伸到昌乐路,然后到了大港附近,直至“清溪”入海才摆脱热爱萝卜的人群追逐。

当然,萝卜会上还有其他商品,如各种干鲜果品、民间工艺品,林林总总;各种民间杂耍,千奇百怪,使得台东镇热闹异常。


玉皇庙变成废墟后,直到1991年萝卜会才起死回生,1991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一,举办了第一届萝卜会,台东区政府决定每年正月初九举办“萝卜会”,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台东区与市北区两区合一,更名为市北区,并将萝卜会由原来的3天改为7天,每年在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举办,1991年至2008年共举办18届萝卜会,2007年萝卜会被列为青岛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另外人们发现,萝卜还是雕花的绝好材料,所以在“萝卜会”上,萝卜雕花就成了各路名家展现绝技的场所。萝卜会举办地早已辐射到儿童公园等地。




2008年3月29日道口路9号建筑工地,在不到3小时的时间里,挖掘机接连挖出了两块石碑,碑文显示这是1941年修清溪庵时为捐款市民立的“功德碑”,


两块长约2.4米、宽0.98米的石碑,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万善同归”,另一石碑上刻有“百世流芳”,碑文为“重修清溪庵碑记”,记载着修庙缘由和捐款“董事人”、碑文“撰写人”、“捐款人”和捐款数额,这两块石碑上所刻时间均为1941年。碑文上尚有供奉“五谷神”记载,提到了萝卜会,这很可能是关于萝卜会最早的实物记载。

附:重修清溪庵碑记·东莱赵琪撰(全文)

青岛特别市台东镇杨家村有古刹一区,曰:清溪庵。年代湮没,莫知建始。正殿祀玉皇大帝,配祀者为关帝、火神、龙虎。诸殿庙貌壮丽,灵应显赫。举凡灾荒疾痢,罔不捍卫,居民奔走而祷祀者,络绎于途。咸曰:五谷丰盈,神所赐也;吾所康强,神所庥也。吉凶趋避,一依与神,严奉而不敢稍懈焉。惟以年岁及久,梁栋刹坏,行将倾欹。杨玉廷等以一乡之士绅,尽焉忧之。曾于民国19年集资缮葺,及今十余年,丹青凋落,无复旧观。诸君乃□议重修,并捐资为倡。市民闻风兴起,争助财物。庀财鸠工,不日而成。垩彩焕丽,堂宇修固。居民欣欣,咸以为足。妥神灵而壮观,仰且议敕石以垂永久,属余为之记考。诸祭法能捍灾御患者,则祀余从政干,兹愧无建白,而风雨调畅,田禾稔收,疾疫不作,四民安堵。其皆神之所福报飨也。亦宜诗曰: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民听于神而神亦听于民。至诚所孚,自能感通,推而充之,承□乎。有望而董事诸君,勇于为善,劳于任事,其功益不可泯。爰为记之,以示来者

萝卜会自1991年“复出”后,一直是“有会无庙”,当然,萝卜依然是主角,两块石碑的出土,无疑给萝卜会增添亮丽一笔,同时以文物的方式给萝卜会做了解读。

原文由“齐鲁姜”2010年2月9日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编辑整理重新发布,文中图片感谢文史学者王栋、俞宗海提供。(整理:何良庆)

编者后记




这是萝卜会的一张老照片,那时还是台东区,当时商家多是展示为主,和现在大不相同。这位美女制作者头上戴的帽子,“龙岗餐厅”,老台东应该都有些记忆,那些年我在台东工作,经常会看到他们家的工作人员戴着这种样式的大帽子,在马路上行走宣传,在那时算得上很前进的营销模式了。

当年的萝卜会和元宵山会是分开的,1991年正月初九台东区政府在南山市场恢复了玉皇庙庙会,称第一届萝卜会,1992年市北区政府在贮水山(大庙山)举办第一届元宵山会。1994年台东区、市北区两区合并后萝卜会和元宵山会合二为一,之后,萝卜会和元宵山会多年来都是“居无定所,流离失所”。后来会场设在昌乐路文化街,玉皇庙庙会却已经与玉皇庙原址不相联系了。


虽然会场门面上还有”清溪庵“字样,但只能是自欺欺人了。

2013年开始,更是萝卜·元宵山会和海云庵糖球会再次“两会合一”,开始联合举办,称为"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


2016年的萝卜·元宵·糖球会举办地点将原来两个主会场二合一,取消文化街主会场,活动均在海云庵主会场举行。老台东起源的萝卜会与台东彻底绝缘。

萝卜会由台东清溪庵的存在而兴起,有会无庙的尴尬持续了多年后,最终还是有名无实的成为笑谈。曾经的玉皇庙庙会比海云庵庙会更隆重,如今却是极具讽刺寓意。当年规模最大的玉皇庙庙会如今让市北区办成了这样,这也是莫大的失败与可惜。(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