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雷州有座千年古祠,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原址在县城东北英灵村,于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2年)迂建于今址。该祠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雷州最古老文化遗存,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祖祠依山而建,占地7000平方米,坐北向南,居高临下,气势雄伟,风景秀丽古称“雷岗耸异”,为雷阳八景之一。古代闻名于世的“天下四绝”(雷州换鼓、钱塘江潮、广德埋藏、登州海市)中的“雷州换鼓”就是发生在雷祖祠的民俗事象。“雷州换鼓”是古代雷州人在雷祖祠内举行一种隆重的“祭雷”仪式”可惜早已失传。
高大威武的石牌坊
牌坊正面刻有“雷祖祠”三字,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横梁上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所题写的“唐贞观第一任雷州刺史陈文玉”字样
左右阙楼
进入大门牌坊,就是巨大广场,给人一种十分宽敞、大气、恢宏的感觉,中心有鉴湖,三座石拱桥越过湖面,湖中间是祭祀台,两侧通道绕湖行走,直到祠堂门口。
左拱桥
右拱桥
走在中间的石狗桥,桥两边石栏杆上刻雕着32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蹲着抠脚、坐着咧嘴笑、挠耳朵、各种姿态都有,真是太可爱了。
著名的石狗桥
栏杆上的石狗
湖中间圆形的地方用于祭祀。
雷州石狗
雷州石狗的崇拜方式为奉祀、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逢凶化吉、呈祥报喜。石狗造型千姿百态,形神各异,有笑容可掬的文相石狗,有表情狰狞的武相石狗,有脸朝天的祈雨石狗,栩栩如生,让人观赏起来尤如回到了古代蛮荒古朴的雷州,别有一番滋味。独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在全国绝无仅有,是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被喻为“南方兵马俑”。2008年,雷州石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雷岗秀拥、英山胜境”牌额是前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题写。
雷岗秀拥牌坊
英山胜境牌坊
角 亭
龙头排水口
台阶边雕刻精致的龙头,下雨所形成的积水就会随着洞口流出,经龙头排泄形成“龙吐水”的景观。
顺着台阶往上走,两颗硕大的古榕树呈现在眼前。在祠前两侧各一棵,已有310年树龄,其历史的悠久和当地人民对雷祖的信仰之忠诚。庞大的树冠向天空肆意伸展,它的底部枝桠上缠满了红色的丝带,承载着信徒的愿望。
古榕树已有310年
威武雄壮的石狮
雷祖祠依山而筑,分三进,由山门、正殿、侧殿、后殿、东西庑、钟鼓楼、碑廊等建筑组成,全部建筑沿中轴线布局。顺山门青石板台阶抬级而上可直通后殿。
第一进雷祖祠山门
1996年文保国字号
原广 东省委书记林若为祠堂正门题字“雷祖祠”。
山门对联“霹雳开天南一祖;声名为海北同尊”,对联是清嘉庆进士周植撰的,既道出陈文玉的出生和身世,也说明他善政爱民,受民爱戴的深刻内涵。
门 神
福德堂
土旺黄金随处有,地灵杰士必然多
明察廊
是非不出聪明监,赏罚全由正直心
进入雷祖祠,古树掩映,常年阴凉,很幽静。
连理树
两棵榕树龄有300多年,两棵枝桠、树枝紧紧的融合在一起,如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侣,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纯洁爱情,当地人甚至不少游客都喜欢这在两棵连理树下许愿,并在树枝系上写着情侣名字或愿望内容的红布条,祈求爱情美满和愿望实现。
鼓 楼
钟 楼
古 钟
石拦精美雕刻
台基下有一通残断碑,只能看到胜境两字,估计是明代牌匾,可惜了…
东西庑 - 东院
东西庑 - 西院
现东院变成雷祖祠文物保护单位领导小组,西院成雷祖祠陈列馆。
拜 亭
拜亭中间摆着祭祀用的大香坛,上面香烟袅袅。拜亭与“雷祠三殿”接连。
大香炉
在拜亭前两旁分别有五代四尊石人,是雷祖祠现存最古老的文物。
石人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
五代石像。这石人分别代表当时居住在雷州的壮、瑶、僚、僮及黎五个少数民族的首领,用一块石头大刀阔斧粗略地表现出他们彪形大汉的形象,双手拱坐,从容不迫的神态,流露出身上着匪气。有一尊石人断了头。继《海康县续志》是这样记载的:“世传五代后梁开平四年,黎族首领孟喜等闹事,钦差都知司马陈襄率师讨伐叛乱,曾驻扎在雷祖祠内。叛乱平定后,便雕刻首领孟喜等人石像置于庙中,以酬谢雷祖的庇护之功。
雷祖三殿 - 正 殿
第二进为祠的建筑主体,分正殿及东、西侧殿,整个建筑形制呈“凸”字形排列,依次供奉陈文玉(中)、李太尉(汉朝的李广,居左)及英山石神(右),俗称“雷祠三殿”,雕像生动逼真。
正殿上方悬挂着三重大匾额:茂时育物,南州冠冕,显通神灵。
乾隆皇帝御笔“茂时育物”匾,是祠内比较珍贵的文物。清嘉庆《大清一统志》记载:乾隆六十年加封雷祖为康济 宣威 布德 之神并赠御书匾额。
原雷州市委书记李昌梧先生题写“南州冠冕”
显通神灵牌匾
雷祖陈文玉简介碑刻
陈文玉雷州人,唐贞观五年出任雷州首任刺史。任职期间,精察吏治,巡访境内,消民疾苦,政教并行,使雷州半岛人民安居乐业,民皆富庶,风俗大变。在施行德政之余,陈文玉深感本州乃天南重地,四海有事,兵家必争,为使黎庶安宁,便大修城池,建造郡城。公费不足则自捐薪俸,不费民财。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他上奏请求改合州为雷州并沿用至今。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州城竣工之时,陈文玉与僚属登城视察,不幸溘然与世长辞,享年68岁。为了纪念这一个德政昭彰的地方官,郡民于州城西南五里英榜山立祠以祀,尊陈文玉为雷祖,称为“雷祖祠”。
正殿内左边部将
正殿内右边部将
来个特写
雷祖神龛后面有个小门可通往太祖殿,很别致,神龛背面雕刻着精美的麒麟。
清代雷祖陈文玉碑刻像
1992年,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专家郑孝燮,国家文物局专家罗哲文视察古祠联名题写 “政通人和开盛世、喜见胜迹又重兴 ”。
正殿前廊上挂有两幅题字,其中有韩国木浦大学岛屿文化研究所罗承晚用韩文题写的“好好地保护雷州长久的历史”。
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沛阿旺晋美用藏文题写的“保护历史文物,弘扬民族文化”。看了这些专家学者的题字,对“雷祖祠”的历史增添了几分认同。因为它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南疆少数民族与南迁汉民和睦相处、相互融合的历史。
正殿走廊上方悬挂许多牌匾
雷祖三殿的大梁是明朝万历乙已年重修时的原梁,正殿的屏风刻有《三国演义》等木雕。殿中金漆木雕神龛雕工精湛,玲珑剔透,使整个殿堂显得金碧辉煌。
屏风精雕细刻
右殿石神
英山石神
伟绩千秋匾额
英山石神殿内左边部将
英山石神殿内右边部将
来个特写
雷震一声牌匾
雷 公
石神旁边有个小庙“雷振王”,一手拿铁锤,一手拿钉子,个人感觉像雷神。
左殿李太尉
西汉飞将军李广简介碑刻
李广,字太尉(184年~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因为在抗击匈奴之时作战英勇,因此被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
我很好奇,雷祖与汉李广并非一个朝代,为什么会被供奉在同一个祠堂呢?听说有一段神话!
飞将军两边部将
殿前上方梁架建筑保持原样,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而成,古朴有历史感。墙壁上精美的彩绘。左右侧殿两边走廊可通往后殿及古碑廊。
墙壁上的彩 绘
左 侧 走 廊
碑廊现尚存宋、元、明、清碑刻30余通。明、清两代名人所题楹联匾额10幅,如宋朝寇准有诗,东坡有赋,丁谓作记,李纲题碑,这些诗赋碑刻历尽人世沧桑保留至今,是岭南极为罕见的历史文物,对研究雷州历史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实物。
历代古碑
宋朝 寇准 《游英山》诗碑
公余策马到英灵,幸有官僚伴使星。
人物熙熙风景盛,好将佳会入丹青。
宋朝 苏轼《游英榜山赋》碑
北宋 宣和年间《重修威德王庙记》 北宋熙宁年间加封雷祖为威德王,所以称为威德王庙。但刻碑于南宋乾道年间,详细记载了宣和年间重修的原因。
南宋 绍兴年间《重修威德王庙记》 此碑记载了雷祠地址的变迁,批判了唐代裴铏的小说《陈鸾凤》(这篇小说挺有名的,大致情节就是一名雷州好汉火烧雷公庙并亲手打残雷公)不尊重神祗。
元朝 泰定年间《大元宣封雷祖记》
指两道圣旨:一道褒扬雷祖、一道加封英山石神。中间一段记述了雷祖的出生与雷州的得名由来。末段记载了一段祭神歌词。
明朝 弘治年间的《施田记》碑
此碑记载的是一名在雷州掌管“对乐珠池”的宦官花了少量的钱购置了大量土地的事。一方面说明明代雷州土地低贱,另一方面说明在明代,雷州已经是重要的珍珠养殖基地(现在雷州是全国最大的珍珠养殖基地)对乐珠池在今乐民镇境内,明洪武年间开始采珠。明正统年间开始派太监去当监工。
明朝 嘉靖年间《钦典镌记》碑
相传明嘉靖三十一年,皇太子裕王(即后来的隆庆帝)染暴病,生命垂危,皇帝遍祷天下神祗。一日,雷祖托梦杜贵妃称裕王之病已愈,晨起视之果然病愈。皇帝大喜,立寄谒碑,代表太子本人到此拜谒。
清 康熙 年间《重修雷庙功德碑》
字数极少,只写了重修者、总监工和立碑人的姓名官位,是功德碑的典范。
清 雍正 年间的《香灯碑》
一方碑里有两个至今未破的谜团:
碑顶标题是香灯碑,碑文标题却是捐田记。两个标题互相矛盾。
碑文中提及捐田人是足荣村人吴经时,但后文又说捐田人与雷祖同姓陈。
清 乾隆皇帝《大清敇封》碑
与“茂时育物”牌匾是同批产物。乾隆六十年敇封“康济 宣威 布德 之神”
因古碑装上玻璃,拍照反光,很不清晰,如能装上灯光就完美了。
右侧走廊
后花园
后花园很安静,非常适合学者慢慢欣赏碑文。
假 山
木 瓜
这是什么花?
这半圆形门好特别,通过半圆门之后,到达太祖阁。
第三进 - 后殿太祖
太祖陈鉷简介碑刻
太祖陈鉷,是雷祖陈文玉之父,陈鉷享年113岁,于贞观十六年册封为“光禄大夫”誉为“雷太祖”。殿门前置放有两尊石狗,与其生前以捕猎为生相映,为表彰陈鉷捡蛋养子之功,殿内挂有“光被雷阳”的匾额。
太祖殿龙凤纹木雕圆窗
龙凤木雕圆窗很少见,设计独特。
脊饰有灰雕
屋脊上四只形态逼真的陶雕雄狮,张口翘尾,毛发冲天,居高临下,咄咄逼人,大有镇妖辟邪之势,好不威风。
宝 炉
满地鞭炮纸,好有春节的气息。
雷祖文化节石碑
雷祖祠建筑具有中国传统的中线对称风格。明万历年间大修,各朝都有修缮。能以明清古建筑的身份位列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想必有它独特的方面,主要是文物价值巨大,从碑匾石刻及文化历史地位较独特。祠堂红墙黄瓦,古木参天,常年阴凉,平常旅客较少,没有商业气息,但香客信徒络绎不绝。这里逢年过节香火鼎盛,热闹非凡。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