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1494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 第一部分

基于人类文明发展史,将公园城市思想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农耕文明时期:我国古代先哲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典思想表达仅停留在哲学思辨层面,并未形成系统的城市发展规划理论,但是却为公园城市理念在当代社会的实践与推广提供了哲学层面的思维启迪。

2、工业文明时期: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为代表,其旨在直面工业文明时期城市存在的客观问题,建设城乡融合的理想城市。

3、生态文明时期:公园城市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引领城市转型发展及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型范式。

  • 第二部分

基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价值认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普惠大众的美学价值需求:中产阶级引领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具有审美意境的空间消费体验成为社会主流时尚。

2、美好人居的文化价值需求:构筑兼容文化要素的景观社会生产基础设施,以精神理想的文化追求为内涵的城市高级发展阶段。

3、绿色生态的经济价值需求:建立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绿色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

4、现代治理的社会价值需求:贯彻“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推进城乡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三部分

首先分析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三大发展背景的转变,其次基于背景转变规划六大引导路径。

  • 三大转变背景分别为:

首先,动能转变:生态动力与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特征。

其次,战略转变:全尺度视角的国土空间优化布局战略要求。

最后,逻辑转变: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的发展思路创新。

  • 六大引导路径:

1、分层级构建全域生态网络体系。分别国土宏观尺度、区域中观尺度、城市微观尺度三个层次给出对应的规划建设策略及重点。

2、分类型引导城市公园系统要素。强调点线面结合,具体包括结合道路等线性设施构建城市线性绿荫网络;以公园化城市功能区开发模式(Park-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为“POD”)合理布局公园化城市功能区;强化公园与街区的融合,以及​公园与建筑的融合。

3、量质齐升促进公园布局优化​。公园布局要做到规模得当、布局合理、尺度适宜,同时更要注重公园品质的提升。

4、特色化的公园城市风貌塑造​。公园城市应是具有高品位文化特色、高颜值形态风貌的城市。在规划建设中,将公园作为表达文化内涵、开展文化活动的核心场所予以考虑,促进城市文化在空间上的显性化表达​。

5、差异化的老城与新区规划引导策略​。充分认识到老城与新区的差异性,分别对老城与新区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引导策略。

6、人本化的公园管理模式创新​。

  • 第四部分

结语​: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城市文明的继承创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归依。施行公园城市规划,不应局限于城市空间形态的美化,而应全面贯彻公园城市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下,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市民生活方式及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从全尺度、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资源角度,通过“三生”空间优化布局、山水空间格局重塑、生态网络体系重构、城市公园系统构建、城市风貌特色塑造及公园管理模式创新等回答好新时代背景下“美丽中国”人居环境和谐构建的时代命题。

注:深入阅读原文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规划师》-2020年第15期”作者:林凯旋 倪佳佳 等​

声明:文中只是对原有论文进行的个人解读思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对原有论文内容及文中插图,进行引用转载旨在分享交流。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如涉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想要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闲人之后知后觉 /xiaoxiaozajia,我在那里等着倾听您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