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斯塔纳古墓群附近,考古专家们发现一件特殊的铜制品,经过破解后,专家们才发现,该文物居然还有特殊的用途。它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阿斯塔纳墓地,全名为“哈拉和卓·阿斯塔纳”,意思是“勇士京都”。阿斯塔纳古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是一座西晋至唐代时期的古墓。在阿斯塔纳古墓群中,主要被埋葬的逝者多为汉人,但同时也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等少数民族,他们都安眠于此地,共同昭示着当时阿斯塔纳地区的繁华。
自1935年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对阿斯塔纳古墓进行过13次发掘,并从中发现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壁画、版画、纸画、绢画、麻布画等,除此之外,由于新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大量出土的典籍文书也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因此阿斯塔纳古墓也被考古学者称为是“地下博物馆”。
阿斯塔纳古墓群面积十分庞大,考古专家们在进行发掘时,特意对每一处墓穴都进行了阿拉伯数字编号,以此进行有效区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正当考古专家们挖掘332号古墓时,他们却有了意外的发现。该墓葬被确定为一座公元前665年的三人合葬墓,墓中出土文物包括三面锦缎覆面,在它们的表面,都覆盖有相同特殊形状的金属器物,其表面还覆盖有大量的绿色铜锈。该器物长15厘米,宽5.5厘米,整体由薄铜片制成,中央位置遍布大小相同的小孔,侧面则存在棉帛镶边,工艺手法十分新颖。
覆面又被称为“面罩”或者“面衣”,是先秦以来中国丧葬仪式中覆盖在死者面部的覆盖物,类似于现代殡葬仪式中死者的“蒙脸布”。覆面的形式繁复多样,其上既有汉人的传统图腾图案,又兼具新疆地区独有的花纹。然而,考古专家们却无法对绿色铜制品进行定性,于是有考古专家猜测,它很可能就是一个特殊的眼罩。
我们听说过玻璃眼镜、树脂眼镜、玻璃眼镜,却从未听说过以铜制成的眼罩。为了能够彻底揭开铜制品的用途,考古专家特意对该物品进行了仿制,结果发现,此物的确不会阻挡视线,其原理如同窗纱一般。更令人惊喜的是,有学者在古书《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唐代高僧玄奘在西行求法之时,曾来到高昌国,受到该国国王的高度礼遇。为了能留下三藏法师,高昌国王特意对其大加褒奖,然而玄奘却不被富贵动摇,而是以绝食相抗,令高昌国王十分钦佩。高昌国王随即与玄奘在佛祖面前盟誓,与玄奘二人结为兄弟,并大力支持他的西行之旅。更重要的是,在玄奘出发之前,他还特意送给玄奘覆面及铜眼罩。
此时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出现了,铜眼罩究竟会具有怎样的作用?人们制作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首先一点来看,眼罩除了保暖功能外,由于新疆地区风沙极大,很容易迷人眼目,而铜眼罩却能抵御风沙。与此同时,无论是春夏秋冬,新疆地区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十分强烈,人眼很容易受到损伤,铜眼罩完全可以过滤掉大量的紫外线,更重要的是,当寒冬季节到来后,大量的积雪也会反射白光,对眼部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眼罩对预防雪盲症有奇效。
不得不说,古代劳动人民的确拥有超人的智慧,在物质匮乏且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他们能制作出如此物品,的确令人啧啧称赞。
参考资料:《国宝档案》央视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