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体被看好的势态下,京郊各类休闲度假产品的个性化角逐初露端倪。
消费观念改变催热京郊游
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旅游需求将急剧膨胀,但主要是观光性旅游需求;当人均收入达到2000美元时,旅游就形成了观光以外的更多需求,如休闲、疗养、度假、娱乐等;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对旅游中的休闲和度假需求就更加强烈。
国内游和境外游一直是旅游市场的支柱,游客选择好目的地,利用10天左右的时间游览,这种观光式的旅游一度是旅游市场的主流。比如北京是全世界旅游者的向往之地,无论谁第一次来,都得去看看八达岭长城、故宫和颐和园。实际上每到一处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观光”大于体验,旅游多于休闲。
随着旅游新兴力量的扩张,国人的旅游模式从观光式逐渐向体验式过渡,远离舟车劳顿,随住随玩、追求健康和释放,成为人们新的旅游观念,加之国家法定假日的调整出台,大长假的减少和小长假的增多更加利于人们选择2-3天的近郊游。于是,更为注重度假、休闲的短途旅游成为旅游市场增长的主力军。对于北京人来说,从城里走向城外就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以京郊为目的地的休闲、度假游也就日渐火爆。
京郊游模式呈“三足鼎立”
京郊游的火爆无疑带火了当地的经济,大到豪华酒店,小到农家小院,都搭上了京郊游这趟顺风车。从规模上,大致可以将京郊度假分为三个类型,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第一类是一些相对豪华的会议型酒店,这在京郊度假里面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这类度假会所虽然在级别上不及市内的奢华酒店,但在郊区绝对算是条件最好的度假之所了。既然叫“酒店”,自然走的是高端路线,如现在京郊度假的“大佬式品牌”九华山庄、稻香湖、龙熙温泉度假酒店等等,走的都是高端路线,吸引的大多是有会议需求的客户,更多针对的是商务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