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的时间,房地产企业不断成长,楼市政策逐步完善,市场也在渐趋成熟。从平房成片到高楼林立,从连夜排队买房到炒房团逐渐淡出。房地产市场的16年变迁映照出了百态人生。有人辗转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租房;有人买下一处“蜗居”;有人用“六个钱包”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不同时期楼市都有着不同的热点词汇。

2003年 拆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不断涌现出新的功能需求。为推动城市整体规划落地及满足专项工程建设需要,相关单位有必要对原有建筑房屋进行拆除、搬迁,同时对拆迁主体进行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接连成片的平房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住宅楼。“钉子户”“拆二代”也在彼时成为人们口中的高频词。

2004年 经适房

2004年,经济适用房以其相对较低的价格受到众多购房人的青睐,为了挑选到最心仪的居所,不少购房者提前两三天便开始连夜“驻守”,排队等待放号。位于西南三环丰益桥附近的三环新城甚至吸引了上千位排队的市民,有带板凳的,有带躺椅的,也有直接打地铺的。

此后,为避免出现排队抢购的场面,经济适用房销售开始改用网上登记或电话排号,而不再采用集中放号的形式,只有附近居民能较快地得到消息。即便如此,后续推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还是经常出现排队抢购的画面。

2004年 购物中心

2004年10月24日,金源新燕莎mall正式开业。在其亮相前,包括赛特购物中心、燕莎友谊商城、国贸商城、贵友大厦在内的大型商场多集中在北京东部,北京西部则缺乏相对成熟的商业综合体。

作为北京第一个Shopping Mall,金源新燕莎mall择址于西三环与西四环之间,由此乘坐公交可直达颐和园、香山两大热门景点。随着金源新燕莎mall的落户,附近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大型商业配套也成为了附近住宅产品的关键卖点之一。

2005年 炒房团

随着房价不断上涨,一小部分人通过抱团筹集资金的方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以较低价格一次性购入大量住宅,在营造楼盘火热景象的同时,也进一步推高了房价,继而从房屋交易中获取高额利益。他们就是公众所熟知的“炒房团”。

继北京、上海之后,炒房团迅速“攻占”杭州、南京、深圳、武汉等热点城市。他们在楼市中大批采购、成片购买,而后将房源转租或转手套利。

2006年 房奴

顾名思义,房奴就是指“房屋的奴隶”。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继而影响正常生活支出,使生活质量下降。随着房价上涨和贷款买房的增多,“房奴”一词自2006年起迅速普及,并于次年8月入选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新词之一。此后,以房奴为题材的小说和影视作品陆续面世。

在房奴数量增加的同时,“啃老”也日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需要父母的资助才能实现买房梦想。

2007年 拐点

2007年,房价一路走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增长7.6%,涨幅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由于此前房屋售价并未出现过如此大幅的上涨,人们对于楼市回归理性仍抱希望。尽管官方对楼市是否将出现拐点并无明确定论,但舆论及社会各界都一直予以关注,“拐点”一词也成为了2007年的热门词汇。

2008年 降价

从2008年初开始,开发商陆续推出尾房直降、限量特价、赠送精装等变相降价手段以吸引购房者。随着销售压力的增加和行业竞争的加剧,降价过程由暗转明,不少楼盘遭遇房价跳水,每平米少则降价千元,多则直降六七千。

由于房价下跌,中海城、东亚上北、阿尔法社区等多个北京楼盘在降价后出现老业主集体退房事件。深圳、杭州、宁波等地甚至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房闹”事件。

2009年 泡沫

奥运会后,许多城市的房价确实在一段时间内呈下跌态势,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但2009年二季度开始,房价出现全面回升,部分业内人士随即表现出了对未来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担忧。年末,《福布斯》将中国房地产评为当时第二大金融泡沫,仅次于价格连创历史新高的黄金,理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的虚高。房价的涨跌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2009年

2009年,热播的电视剧《蜗居》一度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该剧讲述了在房价飙升的背景下,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都市中生活、打拼、受挫的一系列经历。该剧的主创团队曾表示,房子只是一个符号,代表了物质方面的诱惑,它的背后是在大都市打拼的人想要改变生活的决心。各个阶层、各个年代的人都可以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蜗居”一词也形象地描述了很多都市年轻人的居住状态。

2010年 限购

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台的“国十条实施细则”规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这是全国首次提出的家庭购房套数“限购令”。此后,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陆续发布限购政策。在此背景下,部分购房者选择以“假离婚”为手段规避限购令。

总体来看,限购令对抑制国内炒房过热现象有显著的成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全年平均涨幅约为13.67%,在四月份时达到17.3%的高点,在年末回落至8.5%,全年呈现先升后落的态势。

2011年 一房一价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有关规定,2011年5月1日起,开发商必须“明码标价”,在售楼处张贴每套房产的价格等相关信息,包括基准价、浮动幅度、综合差价(楼层、朝向、环境等)、销售单价、总价等具体情况,公示后不得擅自上调;且新房的销售价格不经物价部门核准不得销售。商品房销售价格明码标价后,可以自行降价,打折销售,但涨价必须重新申报备案。

尽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房一价”的效果或多或少被打了折扣,但新政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将价格公开化,为购房者了解市场情况提供便利。

2012年、2013年 刚需

2012至2013年间,“刚需”一词在房地产市场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因受到政策的调控,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遭到抑制,刚性购房需求得以逐步释放。从持币观望到蜂拥入场,购房者在开发商愈演愈烈的降价攻势下重拾热情。

从市场角度来看,刚需不仅对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回笼资金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市场需求的整体变化趋势。在需求释放的影响下,全国多地房地产市场自2012年起开始出现回暖。

2014年

限购松绑

自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来,“限购令”已在房地产市场执行了4年之久。在抑制成交量从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限购令”也在部分地区造成了存量加大的问题。适时进行双向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市场调节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市场环境更趋理性,“限购令”也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除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之外的30多个限购城市,均出现了松绑限购政策的现象。

2015年 学区房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24个重点大城市当年的中小学招生工作做出明确要求,要求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

划片入学的推行在房地产市场衍生出“学区房”这一概念。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卖点,学区房反映了部分家长希望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诉求。对此,教育部办公厅提出,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

2016年 房住不炒

2016年前9个月,国内一二线城市因去库存导致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促使楼市调控再度升级。继9月30日20多个热点城市陆续启动新一轮楼市调控后,全国多地再度推出楼市新政“升级版”。调控形式层层加码,购房者也因此更加审慎。

同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等。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

2017年 共有产权

共有产权住房是指地方政府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然后以较低的价格配售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家庭;配售时,保障对象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约定双方的产权份额以及保障房将来上市交易的条件和所得价款的分配份额。早在2014年,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就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淮安、黄石6个城市推进,从而使购房者以较低的价格解决住房问题。

2018年 限竞房入市

自2016年下半年起,为防止地价过高催生的房价上涨,北京开始在土地出让过程中采用“限地价、限房价”的方式,对宗地出让价格上限、宗地中商品房销售均价和最高价进行限制。伴随着2018年6月首批限竞房入市,北京新房市场逐渐步入限竞房时代。面对不断入市的限竞房产品,购房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开发商也不得不采用各类销售手段以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购房者的青睐。

六个钱包买房

在2018年4月播出的一档节目中,有经济学家建议:如果家庭财力允许,年轻人在准备结婚时可以用双方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共六个钱包合起来支付房子首付。“六个钱包买房论”随即引发热议。事实上,“六个钱包”引发的讨论不单单是针对年轻人买房这一问题,其背后承载的是年轻一代对家庭、婚姻、都市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思考。

2019年 智能住宅

2019年随着居住理念的提升,智能化逐步成为购房者特别是年轻购房者对于居所的新要求。节能、绿色、便利,这些都是科技住宅的代名词。智能家居系统、新风系统、净水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住宅保持舒适的居住环境,也能让居者享受更健康的生活。目前,许多开发商在研发智能住宅的同时,也在用科技赋能整个社区,使社区环境更安全,服务更便捷。

长租公寓爆雷

2019年下半年,乐伽公寓、悦如公园、喔客公寓等多家长租公寓服务商先后被爆出拖欠房东租金或资金链问题,租客维权事件频发。有专家指出,前期缺乏对市场和产品的深入调研,年底到期退租多,融资难,行业监管加强都是导致长租公寓领域频频“爆雷”的因素。在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融资环境不断收紧的当下,长租公寓领域或将面临洗牌。不管是从租客的角度还是从服务商的角度,都要对市场持有更加审慎的态度。

租购同权

除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外,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而支撑租购并举的重大政策调整则是“租购同权”。

实际上,租购同权是一种对租房者的“确权”,让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社会公共服务权益。尽管在热点城市实现租购同权尚有难度,但整体来看房屋租赁市场确实在向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特04-特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赵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