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政客,拜登又岂会不知决定明年中期选举结果和2024年总统大选结果的是大量中间选民,但他无奈的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回头了。
本月19日,美国维斯康星基诺沙县巡回法庭做出判决:在去年8月基诺沙骚乱中开枪打死两人,打伤一人的17岁白人枪手凯尔·里滕豪斯,其行为属正当防卫,里滕豪斯被无罪释放。
年仅17岁的里滕豪斯喜极而泣,但一场惊涛骇浪却在全美酝酿。
美国总统拜登与前总统特朗普都对里滕豪斯事件作出表态,只不过二人态度完全相反:
拜登称:他和许多美国人一样,对于判决结果表示担忧和愤怒,但是陪审团作出判决的法律效应毋庸置疑。
特朗普则对里滕豪斯表示祝贺,并称:如果这不叫正当防卫,那就没有正当防卫了。
里滕豪斯被释放后,美国多地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部分游行演变为骚乱,多人在骚乱中死伤。
极端左派组织“安提法”、“黑命贵”等称里滕豪斯是一个极端种族主义者,法西斯主义者,甚至威胁将对做出判决的相关人员进行报复。
而极端右派组织“骄傲男孩”等则称里滕豪斯是保卫家园的勇敢“义警”,甚至将其描述为一个美国队长式英雄。
里滕豪斯事件将那个撕裂的美国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该事件中,枪手里滕豪斯是白人,被他打死的两人和打伤的一人也是白人,但这件事的起因却与黑人有关。
但是,“黑白”对立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是“左右”对立。
人的政治倾向有左右之分,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在两极分化、阶级固化、身份对立、政治正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综合作用下,美国的左右两派中,能够持续在社会上发声的都是些极端的声音,而作为美国这个国家的压舱石的中间派选民,他们的声音正逐渐消失。
黑白对立:“黑人的命也是命”与“警察的命也是命”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去年的黑人青年弗洛伊德之死说起。
去年6月,美国明尼苏达州,白人警察肖万在抓捕黑人青年弗洛伊德时将膝盖压在后者的脖子上数分钟,最终导致弗洛伊德死亡。
弗洛伊德死前曾乞求警察挪开膝盖,他表示:我不能呼吸。
弗洛伊德的死在美国社会引发巨大轰动,大批同情弗洛伊德的人走上街头,高喊:黑人的命也是命。
部分游行示威又毫无疑问的演变为骚乱。
由于恰逢大选年,当时的民主党针对此事对共和党和总统特朗普进行了全方位批评,包括拜登和众议长佩洛西在内的一众民主党大佬甚至用当众下跪的方式表示自己对弗洛伊德和黑人群体的同情。
而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对骚乱提出批评,他表示,敢借游行示威进行抢劫、纵火、伤人等行为者一律要受到严惩。
然而,在遍地的“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口号声中,其实还有另一种声音:“警察的命也是命”。
在黑人群体呼吁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美国警察也同时表达出了维护自身安全的述求,但是警察这一群体的数量远远无法与黑人及其支持者的规模相比,而当时又恰逢大选年,警察群体的声音被急于获得选票的政客们忽略,而这为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悲剧埋下伏笔。
2020年8月,又一起悲剧发生在威斯康星州,当时一名黑人男子正走向自己的车,几名警察上前盘问,这一过程中双方发生冲突,警察在该男子身后连开七枪。
中枪男子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却落下了终身残疾,更糟的是,这一切都被在车中的该男子的三个孩子看在眼里。
而这个悲剧只是一个序幕,在随后的一个火光冲天的夜晚,更大的悲剧正在酝酿。
骚乱之夜
该说说此时事件的主人公里滕豪斯了。
里滕豪斯家住伊利诺伊州安提阿,这里与威斯康星州接壤,距离事发地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路程,所以事发当晚,里滕豪斯能够跨州充当武装民兵。
里滕豪斯成绩不好,没考上大学,但喜欢舞枪弄棒,梦想是日后当警察,有这样梦想的里滕豪斯在“黑人的命也是命”与“警察的命也是命”的对抗中,毫无疑问会支持后者。
去年8月25日,为了抗议警察暴力执法,大批示威人群来到基诺沙,示威很快演变成骚乱,大批示威者开始打砸商店,抢劫,纵火。
当地商户在网上表示:他们遭到暴徒抢劫,请各地武装民兵为他们提供保护。
里滕豪斯拿起自己的AR15步枪前往基诺沙,充当武装民兵,保护当地商户。
而当天的基诺沙,局面完全处于失控的状态,持枪保护当地商户的里滕豪斯很快成为了众矢之的,一名白人男子发现了他,不断向他靠近,该男子向里滕豪斯扔一个东西(似乎只是个塑料袋),没有打中后者,那名男子随后走到里滕豪斯跟前,二人产生肢体冲突,随后,枪响了,那名男子应声倒地。
此时的里滕豪斯显得十分惊慌,他想上去给受伤男子做急救,但是他显然缺乏相关经验,与此同时,他对他的朋友惊呼:“我杀人了”。
很快枪声引起了示威人群的注意,有人高喊:“他开枪了”,然后一群人向里滕豪斯走来,里滕豪斯一边用枪威胁人不要靠近,一边自己后退。
但在后退过程中,里滕豪斯被什么东西绊倒了,那群人对摔倒在地的里滕豪斯进行围殴,一个人不断踹他,一个人拿着滑板从背后打他,那名“滑板男”似乎还要抢里滕豪斯的枪,这时的里滕豪斯再度扣动了扳机。
“滑板男”被当场打死,另有一人被打伤(被打伤者似乎持有手枪)。
一时间周围枪声大作,后来视频显示:当时一共有16声枪响,突然出现的乱局让里滕豪斯不知所措。
一会之后,里滕豪斯站起身,向路边的警察走去想要自首,但是警察却示意他赶紧回家,里滕豪斯于是离开威斯康星州,回到家中。
两天之后,他于家中被警方逮捕。
意义非凡的审判
凯尔·里滕豪斯的案件很快进入了起诉阶段。
里滕豪斯被控有:一级鲁莽杀人罪;一级轻率危害安全罪;一级故意杀人罪;一级故意杀人罪未遂;一级鲁莽危害安全罪,当然,在每一项罪名后面都有一条:使用危险武器。
如果上述罪名成立,里滕豪斯很有可能被判处终身监禁。
法庭之外,这场诉讼也早已演变成了价值观之争。
左派认为他是杀人犯,刽子手,法西斯;右派则认为他是保卫家园者,他的行为是毫无疑问的正当防卫。
美国虽有司法独立,但是社会舆论对于起诉与判决结果仍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跪杀”弗洛伊德的警察肖万原本被控三级谋杀罪,后改为二级谋杀罪,虽然检方表示这一切完全是基于事实,与社会舆论无关,但是若真实如此,这一切未免太过凑巧。
后来,弗洛伊德家属获赔2700万美元,警察肖万被判刑22.5年。
在这之前,警察失手(甚至有时就是故意)打死黑人的情况也不少见,很多时候,当事警察所作所为比肖万恶劣得多得多,但没见哪个警察获如此重罪,也没见哪个黑人家属获得如此之高的赔偿。
弗洛伊德家属获得巨额赔偿的时间是今年初,那时拜登政府刚刚上台执政,拜登推翻了特朗普时代的诸多举措,大有“拨乱反正”之势,拜登又在多个场合进行其“先进性”表演。
而拜登执政之初一度让人产生了一种表现不错的错觉,通过接种疫苗,美国新冠感染人数直线下滑,通过发放救济,美国经济似乎得到拯救,通过加强与盟友之前的联系,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似乎又回到了原来水平。
这样的背景下,弗洛伊德家属获赔2700万,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谁也说不清。但这至少可以证明:美国的司法系统不是完全绝缘于政治风向之外的。
但谁也没有想到,拜登政府的支持率会在半年内急转直下,德尔塔毒株的出现让美国新冠感染人数再度快速回升;丢人的阿富汗撤军让美国在国际上颜面扫地;而那份拜登用来“拯救”穷人的救济却因为用力过猛,导致美国大量职工辞职,并进一步推高了美国的通胀和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
执政不到1年,拜登的支持率已经降到了可怜的41%,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凯尔·里滕豪斯案迎来宣判。
凯尔无罪
凯尔·里滕豪斯案的庭审与宣判过程一波三折,法庭内与法庭外的对抗从未停止过。
一方面,三名保守派知名律师宣传要为里滕豪斯免费辩护,分文不取;而另一边,那位被里滕豪斯杀死的“滑板男”在网上募集丧葬费,数天时间就获得了几十万美元的捐款。
显然,里滕豪斯案已经不仅仅是一个17岁少年到底是故意杀人还是正当防卫的问题,而是两种价值观的对立。
与本案相关的另外两名重要人物是基诺沙当地检察官麦克,民主党人;负责审判的法官布鲁斯,之前曾是民主党人,后来退出民主党。
民主党拜登的执政一度让“白左”群体夺回了最高话语权,而与本案有关的检察官和法官一个是民主党人,一个曾经是民主党人,如此看来,被“白左”群体描述为法西斯、白人至上主义者的里滕豪斯似乎凶多吉少。
但是,10月25日最后一场听证会上,风向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法官要求在庭审期间,不能称在枪击事件中死亡的两人为受害者,因为这样可能会产生误导,而两名死者可以被描述为抢劫者或纵火者。
这一称呼上的变化似乎已经预示着庭审的结果。
从11月1日起,控辩双方充分展示各自的证据,而按照美国法律,最终将由陪审团作出是否有罪的判决。
11月19日,12组成的大陪审团最终给出判决:里滕豪斯被控所有罪名均不成立,其行为属正当防卫,无罪释放。
“黑白”之争与“左右”之争
虽然本案的枪手里滕豪斯与两名死者和一名伤者都是白人,但此事是由黑人遭到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而起,所以认为这件事与种族有关并无问题,但称这件事为“黑白”之称则有些不妥,因为白人中有人同情黑人,有人则反对甚至歧视黑人。
与其说是“黑白”之争,不如说是“左右”之争更准确。
支持里滕豪斯者偏于保守,属右派,他们强调传统,强调秩序,强调规则,他们有着较重的国家观念,他们强调过程公平,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黑人不应该得到特殊照顾。
而“黑命贵”们则偏于激进,他们强调多元价值观,他们的国家观念淡薄,认为人权大于主权,强调结果公平,他们认为黑人群体长期以来受到系统性歧视,所以应该给予一定的照顾来平抑黑人群体因受到歧视而带来的损失。
这两个群体构成了美国的左派与右派,二者相互攻伐,互不相让,但是左派中间与右派中间同样存在不同。
左派中的权贵阶层是金融资本家与科技和互联网新贵,他们支持全球化,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手中的资本和技术就能更加高效的收割全球,这远比只收割美国要好得多,这些人几乎全部支持民主党,是民主党的最大金主,他们支持民主党的大多数方针,甚至连加税他们都不太在意,因为他们知道,即便加税,民主党政府的扶持项目也都在他们手中,钱转一圈还会回到他们手中。
右派的权贵阶层是本土及跨国制造业资本家,他们最初强烈反对全球化,因为外来产品抢了他们的市场份额,但是当他们发现全球化之后,他们在其他国家投资办厂甚至可能赚更多的钱,就不那么反对全球化了,共和党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如果共和党政府增加关税,他们其实也不太怕,因为为了扶持本土制造业,共和党政府会给予各种补贴,而这些补贴会让他们受益。
美国左派与右派,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建制派之间的斗争较为和缓,都在传统的政治框架中进行,而且彼此之间也有很多共同利益。
左派的中层是在新技术相关行业或文化产业中从业的中产阶级,他们的产品或多或少都要推向全球,他们自然而然地认同多元价值观,思想也比较“进步”。
右派的中间层是有一定技术的美国本土劳动者,他们通过服务美国本土的各项劳动,可以获得还算不错的收入,这份收入可以保证他们过上还算不错的生活,他们思维比较保守,仍然坚持这美国的国家认同。
中间层左右派之争更多是价值观之争,他们相互瞧不起,左派认为右派老土,右派觉得左派脑子有病,他们共同构成了美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二者之间的斗争也总体可控。
而左派的最底层是靠福利过活的黑人等少数族裔,和被多元价值观洗脑后,身无一技之长又深陷债务,药物等困局中的白人,他们基本丧失自食其力的能力,只能靠社会救济过活,他们没有社会地位,只能在多元价值观中寻求肯定和慰藉。
而右派的最底层是在全球化中失业的制造业从业者,他们曾经可以靠自己工作过上还算不错的生活,但是全球化让他们失去工作,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所以他们痛恨移民,痛恨全球化,他们有的只剩下“美国人”这一身份认同,所以更趋于保守,有较明显的国家主义。
最底层的左派和右派恰恰是斗争最激烈的,他们的价值观不完整而极端,常常因理念不同而大打出手,他们各自捍卫自己的价值观,不愿做任何妥协,他们之间的斗争形势最为暴烈,互相视彼此为仇寇,但事实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美国穷人。
消失的温和派
极端左派与极端右派的思维几乎已经固定,很难更改,真正左右大选结果的是那些可能出现摇摆的温和派。
去年,大多数美国选民因政府在疫情应对上的无能而厌倦了特朗普政府,这些中间派选民将拜登送上了总统宝座。
而如今,拜登正面临同样的局面,糟糕的表现让拜登失去大量中间选民的支持,但面临这样的困局,拜登却不能发表温和言论来挽回温和派的选票,因为当前美国的舆论高地已经完全被极端派占领,拜登如果发出相对温和的言论,立刻就会被所谓进步人士生吞活剥。
而极端派能够占领舆论高地的经济动因是中产阶级的大规模塌陷,随着产业空心化的不断加深,美国呈现出富人愈富,穷人更穷,中产阶级在多重盘剥下不断向新穷人滑落的局面。
当一个国家有大量中产阶级时,左派与右派尚能和解,而当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都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人之时,左派与右派之间将逐渐变得不可调和。
里滕豪斯被释放后,美国多地再次上演了枪击、骚乱、“零元购”的“好戏”,但面对这些,作为总统的拜登不能谴责,也不敢谴责。
这就是拜登所面临的困局:明明知道滑向极端会遭致中间选民的反感,却也不得不一条路走到黑。
如果这样的局面得不到改变,拜登与民主党大规律会输掉2024年的大选,而共和党那边推举出的也一定是一个特朗普式的极右分子,然后类似的剧情再次上演。
这样循环往复的轮回是否真的有意义?已经严重撕裂的美国社会是否还有办法和解?
前路漫漫,只能等待时间去给出一个或好或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