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共百年华诞)我们的家园——甘肃酒泉
2017年,满载的货运卡车在京新高速酒泉段疾驰。 中新社发 蔡增乐 摄
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区。 中新社发 汪江波 摄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汤洪波准备奔赴发射场。当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成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首批“入住人员”。 中新社发 宿东 摄
2019年,以“让祖国见证幸福”为主题的专场集体婚礼举行,新人们在酒泉东风航天城前集体合影。 中新社发 汪江波 摄
2020年,农民在酒泉市肃州区东洞镇的温室大棚内忙碌。 中新社记者 魏建军 摄
2015年,世界首个戈壁赛道超级马拉松在酒泉开跑。 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 摄
2015年,敦煌研究院壁画修复工作者在莫高窟“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救护国宝。 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 摄
2018年,甘肃酒泉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现雪色沙海。(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 摄
2016年,全球第三座、亚洲第一座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在甘肃酒泉敦煌并网发电。(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 摄
2016年,甘肃酒泉境内的胡杨林色彩绚丽。 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 摄
酒泉,这座位于甘肃的戈壁小城,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坐落着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在一次次飞天壮举的同时,近年来,酒泉持续发展戈壁生态农业、能源产业及文化旅游产业,“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已成过去。当地高端农业逐步形成,多种特色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成为当地主导产业;能源产业迅速崛起,全球第三座、亚洲第一座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在酒泉境内并网发电;经过千年积淀形成的敦煌文化、航天文化、丝路文化、边塞文化等在这座丝路重镇交相辉映,当地依此着力放大敦煌文化效应,近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保持高位增长。在一代代人民的不懈奋斗下,如今的酒泉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戈壁渐成今日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