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庆市的十大文化符号之一,大足石刻可以说是名扬天下。历史悠久的大足石刻不仅是世界上的八大石窟之一,同样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组照片,来详细了解一下重庆大足石刻。
始建于唐、五代时期的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根据历史资料考证,大足石刻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后来到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大足石刻的造像石窟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刻造像的总称,相对比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又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
大足石刻的不凡之处在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从艺术水平上来说,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这样的评价已经非常高来。
并且,大足石刻还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而且,大足石刻还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大足石刻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当时的评价是这样的: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我们可以看出来,大足石刻是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对大足石刻宠爱倍加。
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可以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生活画卷,它从各个侧面浓缩地反映了公元九至十三世纪间(晚唐、五代和两宋时期)中国社会生活,使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此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